• 歡樂
    歡樂
    03-10
    生于高密縣農村一個貧困家庭的青年——永樂,像千千萬萬個農村孩子一樣,希望通過高考,跳出農門,擺脫貧窮與落后???次高考,5次敗北。希望化為泡影,努力成為烏有。他煩悶、壓抑、痛苦、無助……老母的拳拳之心,生活重壓下哥哥和無奈、嫂子及眾人的蔑視,未來的無望……一切一切壓迫著他,萬般無奈,只好逃出家門,踏上“歡樂”的不歸之路。歡樂即快樂,是人的一種情緒。
  • 紅高粱
    紅高粱
    03-10
    《紅高粱》是一部由鄭曉龍執(zhí)導,趙冬苓、莫言編劇,周迅、朱亞文、黃軒、秦海璐、于榮光、徐光宇、解惠清、曹征、韓童生等主演的劇情電視劇。該電視劇共60集,于2014年10月27日登陸北京衛(wèi)視、山東衛(wèi)視、浙江衛(wèi)視、東方衛(wèi)視四大衛(wèi)視黃金檔首播。[2]《紅高粱》改編自中國首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紅高粱家族》,講述了在20世紀30年代初,九兒在充滿生命力的山東高密大地上,用生命譜寫的一段關于愛與恨、征服與被征服,充滿生命力的近代傳奇史詩巨制。2017年2月,該劇獲得第十一屆電視制片業(yè)“電視劇優(yōu)秀作品”獎。[3]
  • 曾鎮(zhèn)南
    曾鎮(zhèn)南
    03-10
    曾鎮(zhèn)南,1946年3月出生,漢族。福建漳浦人。中共黨員,研究員。
  • 雷達
    雷達
    03-10
    雷達,原名雷達學,1943年生,甘肅天水人。1965年畢業(yè)于蘭州大學中文系。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創(chuàng)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F任中國小說學會會長、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論批評委員會副主任、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1]
  • 李陀
    李陀
    03-10
    李陀,原名孟克勤,達斡爾族,內蒙莫力達瓦旗人。1958年畢業(yè)于北京第101中學高中。歷任北京重型機械廠工人,北京作家協會專業(yè)作家,《北京文學》副主編。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短篇小說《自由落體》、《七奶奶》、《重擔》、《光明在前》、《帶五線譜的花環(huán)》、《不眠的春夜》、《雪花靜靜地飄》,評劇劇本《紅鳳》等。短篇小說《愿你聽到這支歌》獲全國首屆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電影文學劇本《李四光》、《沙鷗》(合作,已拍攝發(fā)行)分別獲1979年、1981年文化部優(yōu)秀電影獎。
  • 史鐵生
    史鐵生
    03-10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男,中國作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7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來又患腎病并發(fā)展到尿毒癥,靠著每周3次透析維持生命。后自稱職業(yè)是生病,業(yè)余在寫作。2018年1月《史鐵生全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發(fā)行。10月18日根據史鐵生小說《關于詹牧師的報告文學》改編的話劇《酗酒者莫非》在北京上演,該劇由波蘭戲劇導演克里斯蒂安·
  • 汪曾祺
    汪曾祺
    03-10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男,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1935年秋,初中畢業(yè)考入江陰縣南菁中學讀高中。1939年夏,從上海經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聯主辦的《北京文藝》編輯。1961年冬,用毛筆寫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發(fā)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異秉》在《雨花》發(fā)表。1996年12月,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推選為顧問。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
  • 透明的紅蘿卜
    透明的紅蘿卜
    03-10
    《透明的紅蘿卜》是莫言的成名作。1985年在《中國作家》第二期發(fā)表的中篇小說。這里是指他以這篇小說命名的一部作品集?!锻该鞯募t蘿卜》講述的是一個頂著大腦袋的黑孩 ,從小受繼母虐待, 因為沉默寡言,經常對著事物發(fā)呆 ,并對大自然有著超強的觸覺、聽覺等奇異功能的故事。
  • 內務部街
    內務部街
    03-10
    內務部街位于北京市東城區(qū)東南部,東起朝內南小街,西至東四南大街,南鄰史家胡同,北有支巷通本司胡同,屬朝陽門街道辦事處管轄。因北洋政府內務部在此得名。
  • 三十三年落花夢
    三十三年落花夢
    03-10
    《三十三年落花夢》是日本宮崎寅藏所作的一部紀實性作品,作者宮崎寅藏(一八八○——一九二二),又名宮崎滔天,號白浪庵,是日本之改革家,也是中國革命的忠實朋友。
  • 公平正義
    公平正義
    03-10
    公平正義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是衡量一個國家或社會文明發(fā)展的標準。社會和諧、人際和睦,無疑以公平正義為重要條件。而公平正義的創(chuàng)造和維持離不開公共權威,離不開公共行政。如果以政府為核心的公共組織及其公共行政不能倡導公平正義、不能奉行公平正義、不能主持公平正義,國家和社會就不會有公平正義。公平是指按照一定的社會標準、正當的秩序合理地待人處事,是制度、系統(tǒng)、大型活動的重要道德品質。公平包含公民參與經濟、政治和社會其他生活的機會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分配公平。正義包括社會正義、政治正義和法律正義等。公平正義是每一個
  •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
    03-10
    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通過辛勤勞動和相互幫助最終達到豐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兩極分化和貧窮基礎上的普遍富裕。是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人多地廣,共同富裕不是同時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qū)先富起來,先富的幫助后富的,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規(guī)定和奮斗目標,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fā)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qū)的意見》發(fā)布,共同富裕示范區(qū)落地浙江。[8]
  • 按勞分配
    按勞分配
    03-10
    按勞分配(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one's performance),分配個人消費品的社會主義原則。即在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的社會扣除以后,按照個人提供給社會的勞動的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在社會主義社會,由于社會生產力發(fā)展還沒有能夠達到產品極大豐富的程度,工農之間、城鄉(xiāng)之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還存在著差別,勞動還未成為人們生活第一需要等原因,只能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分配從來是實踐問題,重在歷史探索和現實考
  • 艱辛
    艱辛
    03-10
    艱辛,漢語詞匯,拼音 jiān xīn,釋義:艱苦
  • 黨風
    黨風
    03-10
    黨的作風即黨風,讀作dǎng fēng。黨風是黨的無產階級性質和世界觀在黨的工作與活動中的表現,是全黨包括黨的各級組織和黨員個人在政治、思想、組織、工作、生活等方面體現黨性原則的一貫的態(tài)度和行為。
  • 國民教育
    國民教育
    03-10
    國民教育亦稱“公共教育”。國家為本國國民(或公民)實施的學校教育。一般為國家規(guī)定的每個公民必須接受的基礎教育,即小學和初中教育,有的國家還包括幼兒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國在1915年把初等小學改為國民學校,實施國民教育。1922年仍改為初等小學。1940年又將初等小學改為保國民學校。各鄉(xiāng)將完小改稱中心國民學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不再沿用國民教育名稱。
  • 堅持不懈
    堅持不懈
    03-10
    堅持不懈,漢語成語,拼音是jiān chí bù xiè,意思是形容做事持之以恒,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出自《清史稿·劉體重傳》。
  • 腦力勞動
    腦力勞動
    03-10
    腦力勞動(mental labour),與“體力勞動”相對。以腦力消耗為主的勞動。其特征在于勞動者在生產中運用的是智力、科學文化知識和生產技能,故亦稱“智力勞動”。是質量較高的復雜勞動。勞動中體力受腦力的支配,腦力以體力為基礎,勞動是二者的結合。體力和智力是勞動力素質的兩個不同方面。腦力勞動主要體現于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知識、生產技能和經驗。智力具有無限的廣延性和創(chuàng)造性,容量極大,具有明顯的歷史繼承性和積累性。腦力勞動作為一種生產勞動,很早就已發(fā)生。但是,當社會生產是以手工勞動為基礎的小規(guī)模生產時、生產過程依
  • 勞動者
    勞動者
    03-10
    名詞。字面意義為“勞動的人”,是對從事勞作活動一類人的統(tǒng)稱。勞動者是一個涵義非常廣泛的概念,凡是具有勞動能力,以從事勞動獲取合法收入作為生活資料來源的公民都可稱為勞動者。不同的學科對于勞動者這一概念具有不同的界定,而且在不同的社會制度和社會體制下,關于勞動者概念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 經濟成分
    經濟成分
    03-10
    經濟成分是指以不同所有制為基礎的構成某一社會經濟關系體系的不同經濟關系類型。現階段,在我國的經濟“百花園”里,各種經濟成分爭奇斗艷,主要有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和混合所有制經濟等。某一社會包含何種經濟成分,取決于這一社會的生產力狀況及其發(fā)展要求。自原始社會末期以來,各社會形態(tài)所包含的經濟成分都不是單一的。在奴隸社會,奴隸主所有制經濟居主導地位,還存在平民的個體所有制與殘余的原始公有制經濟等。在封建社會,地主所有制經濟居主導地位,還存在自耕農、半自耕農、小工商業(yè)者的個體所有制與殘
  • 三座大山
    三座大山
    03-10
    三座大山喻指中國民主革命時期壓迫中國人民的三大敵人,即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
  • 東亞病夫
    東亞病夫
    03-10
    “東亞病夫”(Sick man of East Asia),一詞最早名為“東方病夫”,出自上海《字林西報》(英國人主辦的英文報紙)于1896年10月17日登載的一篇文章,作者為英國人。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中國申報了近三十個參賽項目,派出了69名的代表團。在所有的參賽項目中除撐桿跳高選手進入復賽外,其他人都在初賽中即遭淘汰,最終全軍覆沒。中國代表團回國途經新加坡時,當地報刊上發(fā)表了一幅外國漫畫諷刺中國人并題為“東亞病夫”。此外,“東亞病夫”也是中國清末民初小說家曾樸的筆名之一。1972年,李小龍主演原創(chuàng)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03-10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江澤民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提出并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闡述。報告指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以馬列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fā)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敝袊厣鐣髁x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它淵源于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它反映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對經濟和政治的發(fā)展起巨
  • “十一五”計劃
    “十一五”計劃
    03-10
    制定“十一五”規(guī)劃,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堅持發(fā)展是硬道理,堅持抓好發(fā)展這個黨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用發(fā)展和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發(fā)展必須是科學發(fā)展,要堅持以人為本,轉變發(fā)展觀念、創(chuàng)新發(fā)展模式、提高發(fā)展質量,落實“五個統(tǒng)籌”,把經濟社會發(fā)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軌道。制定“十一五”規(guī)劃,要堅持以下原則:必須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提高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必須促進城鄉(xiāng)區(qū)域協調發(fā)展,必須加強和諧社會建設,必
  • 思想道德建設
    思想道德建設
    03-10
    思想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建設包含的一個方面,中國公民道德建設服從和服務于黨的路線、綱領,從意識形態(tài)方面,從理論指導上講,就是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指導地位。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絕不能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這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思想道德建設必須始終堅持的一個基本立場。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要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yǎng),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