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標本子實體表面絨毛狀,具柄;具子實層部分頭狀,稍扁,6.5×3-4.5 mm;側(cè)絲線形,頂端稍膨大 ,多明顯彎曲,少數(shù)直,頂部寬5-7μm。

中文名

云南毛舌菌

拉丁學名

Trichoglossum yunnanense

真菌界

真菌門(Eumycota),有資料歸為子囊菌門(Ascomycota)

亞門

子囊菌亞門(Ascomycotina),有資料歸為盤菌亞門。

子囊菌綱

蠟釘菌目

地舌科

形態(tài)特征

干標本子實體表面絨毛狀,具柄;具子實層部分頭狀,稍扁,6.5×3-4.5?mm;柄近圓柱形,?37-55×1-1.5mm;新鮮材料子實體高3.5-7.5?cm,黑褐色;剛毛頂端尖,壁厚,暗褐色,寬7-10μm;盤下層為交錯絲組織,菌絲薄壁,淺褐色,寬2-6μm;子實層厚?280-290μm;子囊棒狀,具4個子囊孢子,孔口在碘液中呈藍色,236-267×20-23μm;子囊孢子近圓柱形,上端稍窄,下端比上端窄,褐色,在子囊中成束排列,絕大多數(shù)具15個分隔,偶有?14個分隔,140-175×6-7.5μm;側(cè)絲線形,頂端稍膨大?,多明顯彎曲,少數(shù)直,頂部寬5-7μm.

生境

林中地上生。發(fā)生于九月.

中國分布

云南雞足山(HMAS?1393主模式).

討論

該種與毛舌菌長孢變種?Trichoglossum?hirsutum?var.?longisporum(F.L.Tai)?Mains的子囊孢子形狀相似,大小接近,但略短,區(qū)別在于前者子囊具4個子囊孢子,而后者具8個孢子。我國現(xiàn)存僅一份標本,該種的等模式保存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植物病理標本館。

Mains(1954)將richoglossum?yunnanense?Tai處理為四孢毛舌菌Trichoglossum?tetrasporum?Sindon?&?Fitzp.的一個變種,認為兩者子囊都具有4個15分隔的子囊孢子,前者子囊孢子長些。作者觀察了兩個種的標本后認為,它們應(yīng)在種的等級上予以區(qū)分,前者子囊孢子近圓柱棒狀,長140-175μm;后者孢子長梭棒狀,115-155μm長;子囊的大小也有相應(yīng)的變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