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生觀音座蓮生長林下陡坡的沙土上。

中文名

邊生觀音座蓮

亞綱

厚囊蕨亞綱

拉丁學(xué)名

Angiopteris neglecta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亞門

真蕨亞門

合囊蕨綱

外文名

Angiopteris neglecta Ching et C. H. Wang

合囊蕨目

觀音座蓮科

觀音座蓮屬

邊生觀音座蓮

命名者及年代

Ching et Chu H. Wang

分布區(qū)域

海南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邊生觀音座蓮

種拉丁名:Angiopteris?neglecta?Ching?et?C.?H.?Wang

科中文名:蓮座蕨科

科拉丁名:Angiopteridaceae

屬中文名:觀音座蓮屬

屬拉丁名:Angiopteris[1]

形態(tài)特征

植株高達(dá)2-3米。葉柄粗大,直徑約3厘米,半木質(zhì)。葉為二回羽狀;羽片呈長圓形,長40-50厘米,寬18-20厘米,兩端不變狹或稍狹,柄長5厘米;小羽片線形,11對,幾為互生,有寬缺刻,長10-11厘米,寬約1.2厘米,中部略較寬,先端漸尖,基部圓截形至近圓形,兩側(cè)幾對稱,并為全緣,邊緣有淺鈍齒,無柄或幾無柄,相距約2.5厘米,幾平展,下部的小羽片不縮短或稍縮短,頂生羽片和側(cè)生羽片同形同大,有長約1.5厘米的柄。葉為草質(zhì),上面光滑,下面沿中肋密被褐色鱗片,干后上面呈綠褐色,下面呈暗灰色,羽軸下面為禾稈色。葉脈兩面均明顯,纖細(xì),單一或近基部分叉,幾平展,相距約0.5毫米,倒行假脈長于孢子囊羣,達(dá)到由葉緣向中肋的1/4處。孢子囊羣長圓形,長約1毫米,有孢子囊10-12個,緊貼葉緣而幾無不育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