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整理: 秦嶺云橫是一個位于秦嶺山脈中的景點,建有一個韓文公祠。這里的山峰曲折,巖壑清幽,不時會有云氣遮擋掩映,景象迷離不清。在秦嶺云橫這個地方,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壯美和神秘。
秦嶺云橫 秦嶺州西百里,上建文公洞。峰回路轉,巖壑清幽,時有云氣離迷掩映。 昌黎 云橫之句,洵非誣也。文公:即唐代文學家韓愈,謚號“文公”,郡望昌黎, 秦嶺 上建有 韓文公祠 。離迷:迷離,云氣遮蔽,分解不清。昌黎女措之句:指韓愈《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詩中“云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藍關 馬不前”一聯。此景在今商州市地處秦嶺上的 牧護關鎮(zhèn) 境內。
社區(qū)網站 云橫秦嶺,社區(qū)網站名稱,又名“云橫秦嶺娛樂分享社區(qū)”。是一個為身在異鄉(xiāng)的陜西游子建立的娛樂交流平臺,該平臺成立于2009年七月,會員數量在不斷的上升中。
詩句 岹峣秦嶺入高空,
嶺上橫云萬古同。
怪底低徊留不去,
當年風雪走文公。
[清]王時敘
文公,是韓愈(768-824)逝世后朝廷給他的謚號。他是唐代著名的 文學家和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孟縣南)人。自謂郡望昌黎,故世又稱其為韓昌黎。 元和 十四年(819)正月,他因諫阻 唐憲宗 迎取 佛骨 ,被貶為潮州刺史。行經 藍關 時,恰值他的侄孫 韓湘 趕來相送,于是便在途中寫下了那首著名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詩。其中“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二句,后來成為詩壇之千古絕唱。 韓愈當年行經的藍關,亦稱藍田關,即楚、漢爭斗時聞名天下的 峣關 。據《 讀史方輿紀要 》記載:峣山所在的秦嶺“即南山別出之嶺,凡入 商洛 者必越秦嶺而后達。”唐開元年間,藍田關是全國有名的六上關之一。詩人 皮日休 在《藍關銘》中對它的雄峻形勢和控扼秦楚的軍事作用,曾做了極其形象、準確的表達。 藍田關故址在今陜西商州西北,自古為關中平原通往南陽盆地的交通要隘。 北周 武成元年(公元559年),將該關移置于 藍田 城南的青泥故城,遂之更名為青泥關。 建德 二年(573)又改稱藍田關。隋大業(yè)元年(605)又徙回商州西北原先舊址,即峣山之上。所以說韓文公所行經的藍關即在今 商州 境內。 自韓文公行經后,“云橫秦嶺”漸成商州八景之一。商州老百姓為了紀念這位 文起八代之衰 的 文壇泰斗 ,特地在秦嶺上為他建造了祠堂。其祠所在的秦嶺,“峰回路轉,巖壑清幽,時有云氣離迷,層巒罨靄”(王廷伊《續(xù)修商志》)。世人至此,方信文公“云橫秦嶺”之句,絕非假語村言也! 岹峣(tiao yao條堯):山高峻險。怪底:怪不得;難怪。底,猶言的,結構助詞。秦嶺也是我國在地理與氣候區(qū)域劃分上的一個重要界限。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干旱與半干旱氣候的交接線。許多的氣候溫度都是以這條線為一句劃分的。秦嶺是 淮南 和 淮北 的氣候分界線,是縱橫中國東西的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