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尾鸚嘴魚
    截尾鸚嘴魚
    03-05
    開始型雌魚,體淡棕紅色,腹部色淡。腹部具2條綠色縱紋。頰部為鮭魚紅色。
  • 瓜氏鸚哥魚
    瓜氏鸚哥魚
    03-05
    瓜氏鸚哥魚是鸚哥魚科的一種,主要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區(qū)、臺(tái)灣等
  • 帶尾鸚嘴魚
    帶尾鸚嘴魚
    03-05
    帶尾鸚嘴魚是海洋暖水性珊瑚礁小型魚類。常在礁盤內(nèi)活動(dòng)。數(shù)量不多。分布于中國(guó)南海;國(guó)外見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熱帶海域。
  • 棕吻鸚哥魚
    棕吻鸚哥魚
    03-05
    棕吻鸚嘴魚,又名鸚嘴鸚哥魚,俗名鸚哥、青衫(雄)、蠔魚(雌),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
  • 綠頜鸚哥魚
    綠頜鸚哥魚
    03-05
    綠頜鸚哥魚(學(xué)名:Scarus prasiognathos)為鸚嘴魚科鸚嘴魚屬的魚類,俗名緣頜鸚嘴魚。分布于西太平洋、臺(tái)灣島等。該物種的模式產(chǎn)地在新愛爾蘭島。
  • 卵頭鸚哥魚
    卵頭鸚哥魚
    03-05
    卵頭鸚哥魚是棲息于沿岸水域的巖石區(qū)。形成小群魚群。主要捕獲的漁法是延繩釣、一支釣、流刺網(wǎng)及籠具等,而本種魚亦是潛水鏢魚的對(duì)象以及水族館展示魚種。
  • 突額鸚嘴魚
    突額鸚嘴魚
    03-05
    突額鸚嘴魚(學(xué)名:Scarus ovifrons)為鸚嘴魚科鸚嘴魚屬的魚類,俗名卵頭鸚哥魚、哭頭鸚哥魚。分布于臺(tái)灣島等。該物種的模式產(chǎn)地在日本。
  • 姬鸚哥魚
    姬鸚哥魚
    03-05
    姬鸚哥魚,又名黃鞍鸚嘴魚,俗名鸚哥、青衫(雄)、蠔魚(雌) ,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
  • 黃鞍鸚嘴魚
    黃鞍鸚嘴魚
    03-05
    黃鞍鸚嘴魚,又名姬鸚哥魚,俗名鸚哥、青衫(雄)、蠔魚(雌) ,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
  • 黑鸚嘴魚
    黑鸚嘴魚
    03-05
    黑鸚嘴魚,Scarus niger (Forssk?l, 1775),又名頸斑鸚哥魚,俗名鸚哥、青衫(雄)、蠔魚(雌)、青蠔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嘴魚科鸚嘴魚屬的一種魚類。
  • 爪哇鸚哥魚
    爪哇鸚哥魚
    03-05
    爪哇鸚哥魚俗名爪哇鸚嘴魚,分布于臺(tái)灣島等。該物種的模式產(chǎn)地在爪哇。
  • 虹彩鸚嘴魚
    虹彩鸚嘴魚
    03-05
    虹彩鸚嘴魚,為硬骨魚綱輻鰭亞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于西大西洋區(qū),從美國(guó)佛羅里達(dá)州至阿根廷海域,棲息深度3-25米,體長(zhǎng)可達(dá)120厘米,重量超過20公斤,棲息在珊瑚礁海域。食草性魚類,以珊瑚表面的藻類為食。具性轉(zhuǎn)變。
  • 黑斑鸚嘴魚
    黑斑鸚嘴魚
    03-05
    黑斑鸚嘴魚,又名蟲紋鸚哥魚,俗名鸚哥、青衫(雄)、蠔魚(雌)、臭腥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背鰭前有鱗片5-6個(gè);頰部有鱗片3行。尾柄和尾鰭顏色不顯著變淡。齒板白色。頭部無線紋也不形成蟲紋狀紋。背鰭第3-4鰭棘部具1卵圓形黑斑。體側(cè)有若干綠色小點(diǎn)。尾鰭后緣凹入。珊瑚礁魚類之一,棲息于礁盤水域附近。體長(zhǎng)200毫米左右,數(shù)量不多。
  • 青點(diǎn)鸚嘴魚
    青點(diǎn)鸚嘴魚
    03-05
    青點(diǎn)鸚嘴魚,Scarus ghobban (Forssk?l, 1775),俗稱鸚哥魚,鸚哥魚科鸚嘴魚屬的一種魚類。幼魚和雌魚全身棕色,體側(cè)有5~6條藍(lán)色橫帶。雄魚全身青色,鱗片前緣淡棕色。背鰭、臀鰭和尾鰭皆具藍(lán)色條紋。尾截形。體長(zhǎng)可達(dá)80厘米。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熱帶海域。成魚大部分獨(dú)游于接近珊瑚礁的沙地。幼魚大都成群在珊瑚礁和海藻叢中覓食。
  • 灰尾鸚嘴魚
    灰尾鸚嘴魚
    03-05
    灰尾鸚嘴魚,體延長(zhǎng)而略側(cè)扁。初期頭部輪廓呈平滑的弧型,隨著成長(zhǎng)其吻部增長(zhǎng),使吻之背側(cè)呈平直狀。分布于西太平洋區(qū),包括臺(tái)灣、琉球群島、菲律賓與關(guān)島海域。
  • 黃鸚哥魚
    黃鸚哥魚
    03-05
    黃鸚哥魚是鸚哥魚科的一種,主要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臺(tái)灣等。
  • 網(wǎng)紋鸚嘴魚
    網(wǎng)紋鸚嘴魚
    03-05
    網(wǎng)紋鸚嘴魚一種生物,中文門名為脊椎動(dòng)物門,珊瑚礁魚類之一,多在礁盤內(nèi)活動(dòng)。體長(zhǎng)190~260毫米,數(shù)量不多。體色在尾柄和尾鰭顏色顯著變淡。雄魚頭、體具網(wǎng)紋或蟲紋,雌魚體具5~6條暗色縱帶。尾鰭后緣微凹入。
  • 福氏鸚哥魚
    福氏鸚哥魚
    03-05
    福氏鸚哥魚所屬鱸形目,分布于印度-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臺(tái)灣南部、東北部及蘭嶼、綠島、澎湖海域。
  • 綠唇鸚嘴魚
    綠唇鸚嘴魚
    03-05
    綠唇鸚嘴魚(學(xué)名:Scarus forsteri)為鸚嘴魚科鸚嘴魚屬的魚類。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海至太平洋夏威夷群島、臺(tái)灣島以及西沙群島等,多生活于珊瑚礁以及一般活動(dòng)于礁盤內(nèi)。背鰭前有鱗4個(gè);頰部有鱗片2行。唇寬,包被齒板的絕大部分。
  • 黃鰭鸚嘴魚
    黃鰭鸚嘴魚
    03-05
    黃鰭鸚嘴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于中西太平洋區(qū),澳洲、印尼、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帛琉、紐埃、菲律賓、索羅門群島、東加、越南等海域,體長(zhǎng)可達(dá)40公分,棲息在珊瑚礁、?湖,以藻類為食,可做為觀賞魚。
  • 新月鸚嘴魚
    新月鸚嘴魚
    03-05
    新月鸚嘴魚(學(xué)名:Scarus lunula)為鸚嘴魚科鸚嘴魚屬的魚類。分布于印度洋非洲東岸至太平洋波利尼西亞、北達(dá)琉球群島以及西沙群島等,屬于珊瑚礁魚類。其多棲息于礁盤及其邊緣。
  • 銹色鸚嘴魚
    銹色鸚嘴魚
    03-05
    銹色鸚嘴魚,為硬骨魚綱輻鰭亞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于西印度洋的紅海及亞丁灣海域,棲息深度1-60米,體長(zhǎng)可達(dá)41厘米,棲息在臨海礁坡,以藻類為食。
  • 新月鸚哥魚
    新月鸚哥魚
    03-05
    新月鸚哥魚,體側(cè)扁,鱗片大不易脫落。初始型雌魚(IP期)呈黃色,背部具4條深色寬橫帶;生活于1~12公尺海域,棲息于珊瑚茂盛的地區(qū),啃食附生在死珊瑚上的皮狀藻類,屬草食性;分布于太平洋中西部熱帶海域,包括臺(tái)灣南部及蘭嶼、綠島海域。
  • 弧帶鸚嘴魚
    弧帶鸚嘴魚
    03-05
    弧帶鸚嘴魚(學(xué)名:Scarus dimidiatus)為鸚嘴魚科鸚嘴魚屬的魚類,俗名新月鸚嘴魚、新月鸚哥魚。分布于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至太平洋中部湯加群島、薩摩亞群島和所羅門群島、北達(dá)日本琉球群島、臺(tái)灣島以及南海諸島等,常見于熱帶珊瑚礁。該物種的模式產(chǎn)地在Dreh、新幾內(nèi)亞?;W嘴魚主要捕獲的漁法是延繩釣、一支釣、流刺網(wǎng)及籠具等,而本種魚亦是潛水鏢魚的對(duì)象以及水族館展示魚種。
  • 藍(lán)臀鸚嘴魚
    藍(lán)臀鸚嘴魚
    03-05
    體延長(zhǎng)而略側(cè)扁。頭部輪廓呈平滑的弧型,隨著成長(zhǎng),眼上方之頭背部溦隆起。后鼻孔并不明顯的大于前鼻孔。齒板之外表面平滑,上齒板幾被上唇所覆蓋;大成魚之齒板具一或二犬齒;每一上咽骨具1列臼齒狀之咽頭齒。背鰭前中線鱗約4;頰鱗3列,上列為5-6鱗;中列為6鱗;下列為1-3鱗。胸鰭具14軟條;尾鰭為微凹或半月形。稚魚(大約 8 公分以內(nèi))體呈黑褐色,體側(cè)有數(shù)條白色縱紋。初期階段(IP, Initial phase)的雌魚體色一致呈褐色,腹面較淡;背鰭橘褐色,具橄欖綠色緣;尾鰭裸露區(qū)黃褐色。終期階段(TP,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