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納森·利特爾(Jonathan Littell),1967年10月10日出生于紐約,美國猶太裔作家。2006年11月6日,利特爾憑小說《善良者》 (又譯《仁人善士》)(Les Bienveillantes)獲得法國最大的文學獎龔古爾獎及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

中文名

喬納森·利特爾

外文名

Jonathan Littell

性別

出生日期

1967-10-10

國籍

美國猶太裔

出生地

紐約

職業(yè)

美國猶太裔作家

主要成就

法國最大的文學獎龔古爾獎

代表作品

善良者

人物簡介

喬納森·利特爾

喬納森·利特爾的父親羅伯特·利特爾是一位偵探小說作家,當過新聞記者,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遷居法國。利特爾三歲遷居法國,13歲回到美國,接受教育。1992年,利特爾輾轉(zhuǎn)來到波斯尼亞,在那里他投身非營利性“反饑餓”組織,積極參加國際人道主義救援運動?!渡屏颊摺肥菃碳{森·利特爾的處女作,這部用法語寫作的長達80萬字的長篇巨著創(chuàng)下了法國文壇的多項奇跡

寫作風格

喬納森·利特爾

利特爾站在一個貌似公正的立場上,他的筆鋒并沒有針砭和原諒之意,而是在冷靜的敘述和回憶中,記錄了每個人的道路和時代的變遷。他就像一個解剖醫(yī)師,用鋒利的刀刃來剖析戰(zhàn)爭這個動物,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小說以納粹分子作為主人公,曾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獲獎作品

喬納森·利特爾

《善良者》寫的是一個前納粹軍官的懺悔,利特爾以第一人稱的角度回憶了納粹的種種令人發(fā)指的罪行和發(fā)生在集中營里的悲慘往事。小說的主人公叫瑪克斯·奧,他從俄國前線到柏林后方,從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到達豪集中營,目睹甚至參與了對猶太人的屠殺,見證了在亂世中掙扎求生的普通百姓的命運。戰(zhàn)后,他由于身份錯位,被納入法國國籍,逃脫了軍事法庭的審判。小說詳細而生動地再現(xiàn)了戰(zhàn)爭的恐怖,分析了人性的弱點。

利特爾精通多國語言,他之所以用法語來寫作《善良者》,是因為他崇拜的文豪都是用法語寫作的作家。該書的寫作僅用了四個月,但利特爾說他準備了五年,做了大量的調(diào)查工作。

寫作《善良者》的念頭,正是起源于利特爾在車臣和波黑與一些非政府組織人員一起工作的經(jīng)歷。2006年11月6日,利特爾憑小說《善良者》(Les Bienveillantes)獲得法國最大的文學獎龔古爾獎,而該書剛剛獲得了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

社會貢獻

喬納森·利特爾

《善良者》是會兩門語言利特爾首度嘗試法語寫作,書名取自希臘神話,人們因懼怕復仇女神而稱呼他們“仁慈女神”,故事背景發(fā)生在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通過一個毫無悔意的前納粹高級軍官的敘述,用他個人的視角記錄了納粹在東線戰(zhàn)場清洗反抗者和猶太人的暴行。軍官和書中出現(xiàn)的其他數(shù)百個人物大多是虛構的,但軍官敘述的暴行取材于真實的歷史事件。故事主角人格復雜,學識涵養(yǎng)豐富,曾接受法官訓練,又終其一生受到與妹妹亂倫的經(jīng)驗、以及自身抗拒的同性戀性傾向的精神糾纏。利特爾為重現(xiàn)納粹屠殺的歷史背景,花兩年時間研究文字、影音記錄以及歷史資料,至少閱讀了200本納粹德國時代的相關書籍,并到東歐、俄羅斯等地實地勘查。軍官在回憶錄的開頭這樣寫道:“我所做的一切,我做的時候都已經(jīng)知道后果。不管讓人多么難受,多么痛苦,我的義務就是服從和執(zhí)行?!痹谠缦冉邮懿稍L時,利特爾曾說:“讓我感興趣的是,究竟什么原因?qū)е乱粋€人成為施虐者?!?p>小說在伽利瑪出版社接受付印前,曾遭其它出版社退稿,不過,8月底上市后,迅即引爆法國文壇,不僅成為文學界熱烈討論的作品,銷量已突破25萬冊,并被譯成英文、德文等語言,在英國、美國以及世界其他國家發(fā)行,而各大出版商對于《善良者》版權積極爭奪,不少業(yè)界人士分析,這本書的大賣,已讓利特爾成為迅速致富的百萬富翁。在今年的法蘭克福書展上,這本書就成為最受關注的焦點,也早早被看好是本屆龔古爾獎的熱門。10月26日,《善良者》率先獲得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

它不但暢銷歐美,在法蘭克福書展以天價賣出了多語種的版權,還先后入圍法國六大文學獎,并一舉奪得兩個大獎,這在法國當代文學史上是極為罕見的。

社會評價

喬納森·利特爾

龔古爾獎評委會主席夏爾-魯說:“面對這樣的巨著,我們不能無動于衷。盡管爭論激烈,但評選得很好?!泵貢L迪迪?!さ聨彀矂t在投票后說:“我只有一句話:這是一本非常非常偉大?!?p>盡管這本書在法國熱銷,成為近年來罕見的現(xiàn)象,但法國文學界對此書卻充滿爭議。有書評認為,利特爾用第一人稱冷靜地展現(xiàn)暴行本身以及人們對暴行的漠然,從而強有力地揭示了歷史浩劫所包含的“惡的日?;币约叭祟愃鶓袚牡赖仑熑?,甚至有評論認為該書堪比俄羅斯一代文豪托爾斯泰的史詩巨作《戰(zhàn)爭與和平》。 《費加羅日報》評論文章稱:“它不僅僅是一部小說,而是一個事件?!倍硎井愖h的評論也有不少,有述評如此嘲弄稱:“小說描寫了一個柏拉圖式精神戀愛的主人公、一個有教養(yǎng)的同性戀者,喜好法國文學的文化青年,貪求同胞妹妹,最終又殺死母親,一切看起來是那么虛假又陳詞濫調(diào)?!边€有一些批評文章認為,利特爾的小說表現(xiàn)了作家是個低級的偷窺狂,書中充滿了死亡、淫穢和低俗的描寫,并未真正挖掘出納粹反英雄的動機。

龔古爾獎的評審表示,39歲的利特爾雖然是新人新作,但在最終10位評委投票中,還是以7票優(yōu)勢成為今年的大獎得主。居住在西班牙巴塞羅那的利特爾并未現(xiàn)身頒獎現(xiàn)場,只是委托出版《善良者》的法國伽利瑪出版社編輯向主辦方表示,“很高興能有幸獲得這個獎項,缺席頒獎儀式,絕非傲慢不敬,只是自己更愿意遠離聚光燈”。伽利瑪出版社的代表說:“利特爾沒有公開露面,部分原因是他很害羞,更重要的是,他認為文學不是娛樂活動,大家關心的重點是小說本身,而不是他個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