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神》是普拉克西特列斯(Praxiteles)約公元前385年創(chuàng)作的雕塑。

中文名

牧羊神

外文名

薩提洛斯(Satyre

現(xiàn)藏地
時間

原作于約公元前385年

規(guī)格

高170厘米

別名

薩提洛斯(Satyre)

作者

普拉克西特列斯

材質(zhì)

大理石

雕像簡介

據(jù)記載,在普拉克西特列斯的作品中,有三分之二是群像和世俗性人物雕塑,即使是表現(xiàn)神話人物的作品,也洋溢著人間的生活情趣,這尊《牧羊神》就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據(jù)說是作者自認為他作品中最好的一個。

牧羊神

作品內(nèi)容

這個作品中,作者把他塑造成了一個富有個性的、美貌英俊的青年牧羊神,完全沒有了羊的特征。很顯然,作者是在借用神話人物來刻劃現(xiàn)實生活中生動活潑的青年人形象。牧羊神斜倚在一棵樹樁上,手持自制的笛子,左腿微曲,顯得精力充沛,富有彈性,使人感覺到他仿佛隨時可以跳起來,輕歌曼舞。他面容安詳,充滿了青春的愉快和歡樂,微微斜吊的眼睛,上挑的嘴角,透露出聰明狡黠的神態(tài)。那厚厚的如羊毛般卷曲的長發(fā),大概暗示著羊的特征,帶有獸頭裝飾的披肩,表明了他山林之神的身份。

創(chuàng)作背景

薩提洛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一個山林之神,傳說是半人半羊的形象,生性活潑,熱愛大自然,酷愛優(yōu)美的音樂和活潑的舞蹈。

作品賞析

那厚厚的如羊毛般卷曲的長發(fā),大概暗示著羊的特征,帶有獸頭裝飾的披肩,表明了他山林之神的身份。雕像中的人體曲線很美,皮膚表面處理得簡潔光滑,有著豐富的陰影變化,起到了很好的裝飾作用。普拉克西特列斯的這個作品非常成功地刻劃了一個具有外在青春美和內(nèi)在活潑性格青年人的形象,也體現(xiàn)了當時希臘社會崇尚柔和曲線人體美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