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賞析

賞析

暉上人的贈詩內(nèi)容不明,從此詩意推測應(yīng)是與秋夜禪坐有關(guān)。因此,這首回贈詩開頭從山林的幽靜寫起?!梆ò琢智铮⑽⒋渖届o”,秋夜的山林禪院充滿了幽寂的禪意。此詩中間兩聯(lián)寫景詠物。頷聯(lián)“禪居感物變,獨坐開軒屏”,住在這僧房里感到了景色的變化和季令的推移,由于心緒無比煩亂,不禁打開門扇,獨坐沉思幻想起來。這里點出了暉上人的禪悟境界。禪定使人心情平靜,從而智慧現(xiàn)前。頸聯(lián)“風(fēng)泉夜聲雜,月露宵光冷”,描繪出一片清幽冷寂的境界,極具詩情畫意,也頗具禪意。最后“多謝忘機人,塵憂未能整”二句,感嘆世人不能如暉上人般忘卻機心,飽受塵世煩擾,實在是無奈又可憐,表達了詩人對暉上人入景清明那種境界的追求。

此詩結(jié)構(gòu)極其精巧。起承轉(zhuǎn)合,自然從容。寫景寫人,渾融一體。陳子昂還有一首詩《同王員外雨后登開元寺南樓因酬暉上人獨坐山亭有贈》,內(nèi)容與此詩相關(guān),可以互相參照。[1]

點評

《瀛奎律髓》:盛唐人詩,多以起句十字為題目,中二聯(lián)寫景詠物,結(jié)句十字撇開,卻說別意,此一大機括也。

《唐詩歸》:鐘云:景中禪,似右丞。譚云:“多謝”妙。

《匯編唐詩十集》:唐云:通篇高古,俱是《文選》中來。

《瀛奎律髓匯評》:馮舒:首二句出題,千古常規(guī)也。大歷后結(jié)句必緊收,已前則不必,而自妙貼,自開創(chuàng)。無名氏:一般景物入初唐之手,便爾高迥,此時代之別也。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是為酬答暉上人的贈詩而作,當作于陳子昂中進士之前,陳子昂中進士的時間是唐高宗開耀二年(682年)。[2]

作者簡介

陳子昂(659年——700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唐代文學(xué)家、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與司馬承禎、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gòu)、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稱為仙宗十友。

青少年時輕財好施,慷慨任俠,文明初(684年)舉進士,以上書論政得到女皇武則天重視,授麟臺正字。后升右拾遺,直言敢諫,曾因“逆黨”反對武后而株連下獄。曾兩度從軍邊塞,對邊防事務(wù)頗有遠見。

圣歷元年(698年),因父老解官回鄉(xiāng),不久父死。陳子昂居喪期間,權(quán)臣武三思指使射洪縣令羅織罪名,加以迫害,最終冤死獄中。

陳子昂存詩共100多首,其詩風(fēng)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登幽州臺歌》《登澤州城北樓宴》和組詩《感遇詩三十八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等。1960年中華書局出版《陳子昂集校注》。

查看更多

參考資料

[1] 《酬暉上人秋夜山亭有贈》 · 古詩文網(wǎng)[引用日期2019-12-19][2] 酬暉上人秋夜山亭有贈 · 古詩文網(wǎng)[引用日期202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