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尖莎草為莎草科草本植物。有須根,稈是三棱形,果實為長圓狀倒卵形或長圓形。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四川省等地區(qū)。國外也有廣泛分布。

中文名

長尖莎草

莎草目(Cyperales)或禾本目(Poales)

植物界

莎草族(Cypereae)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單子葉植物綱(Monocotyledoneae)

亞綱

鴨跖草亞綱(Commelinidae)

拉丁學名

Cyperus cuspidatus

莎草科(Cyperaceae)

亞科

藨草亞科

苔草屬(Carex)

亞屬

密穗莎草亞屬

長尖莎草

命名者及年代

Kunth

分布區(qū)域

福建,浙江,廣東,云南,四川

形態(tài)特征

長尖莎草

一年生草本,具須根。稈叢生,細弱,高1.5-15厘米,三棱形,平滑。葉少,短于稈,寬1-2毫米,常向內(nèi)折合。

苞片2-3枚,線形,長于花序;筒單長側(cè)枝聚轍花序具2-5個輻射枝,輻射枝最長達2厘米;小穗5至多數(shù)排捌呈折扇狀,線形,長4-12毫米,寬約1.5毫米,具8-26朵花。

鱗片較松的復瓦狀排列,長圓形,長1-1.5毫米,頂端截形,背面具龍骨狀突起,綠色,且延伸出頂端呈較長而向外彎的芒(芒約為鱗片長的2/3),兩側(cè)紫紅色或褐色,具3條明顯的脈;雄蕊3,花約短,橢圓形;花柱長,桂頭3[1]。

小堅果長圓狀倒卵形或長圓形,三陵形,長約為鱗片的1/2,深褐色,具許多疣狀小突起?;ü?—9月。

生長環(huán)境

多生長于河邊沙地上。

分布范圍

長尖莎草

產(chǎn)于中國浙江、禍建、廣東、云南、四川等?。环植加谟《?、菲律賓、馬來亞、印度尼西亞,喜馬拉雅山區(qū)以及澳洲、非洲、北美洲。

主要價值

Cyperus

cuspidatus Kunth.

【藥 名】:長尖莎草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莎草科植物長尖莎草的全草。

【功 效】:清熱止咳。

【主 治】:用于咳嗽、咳痰,發(fā)熱等證。

【性味歸經(jīng)】:辛,涼。肺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一9克。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廣東、四川、云南等。

【考 證】: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