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金,男,1966年5月出生,黑龍江人。天津大學物理電子學博士,深圳大學科學研究處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千百十”人才省級培養(yǎng)對象,香港科技大學訪問學者。深圳市傳感器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

現(xiàn)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協(xié)理副校長兼科研處處長。

性別

出生日期

1966年5月

籍貫

黑龍江

民族

國籍

中國

研究領域

光纖傳感器和非線性光學。

學術兼職

《傳感技術學報》編委;教育部全國高校傳感器技術研究會理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微納器件與系統(tǒng)技術學會理事。廣東省光學學會理事;深圳市博士后聯(lián)誼會理事。深圳市南山區(qū)LED產(chǎn)業(yè)聯(lián)盟常務副理事長。

科研情況

在長期從事光纖傳感器的研究工作,已經(jīng)發(fā)表論文40余篇,其中16篇被SCI/EI收錄。

專利情況

獲得授權專利2項,申請中的發(fā)明專利4項。

出版著作

主編出版教材一部。

項目情況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各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和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主持深圳市級科研項目3項。

教學情況

主講過的課程有《數(shù)字電路》,《電子技術》,《傳感器技術》,《傳感器實驗》,《固體電子器件》, 《普通物理實驗》, 《大學物理實驗》等。

個人榮譽

李學金教授

“珀爾帖效應演示儀”獲教育部工科物理課程指導委員會三等獎,“政府公共關系多媒體課件組合教學”獲廣東省“三等獎”(第二完成人)。2010廣東省科學技術“三等獎”一項;2009年獲得“深圳市創(chuàng)新獎”一項;2008年獲得全國信息光學與光子器件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二等獎一項;1998年獲教育部工科物理課程指導委員會三等獎一項;2000年獲深圳市科協(xié)論文表彰獎一項;1998年獲得“深圳市優(yōu)秀教師”稱號。2008年獲得“深圳市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稱號。

李學金被評為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管理工作先進工作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先進工作者等稱號。[1]

代表論文

李學金,

于永芹,洪學明,宋奎巖,朱莉. 基于液體填充的光子晶體光纖溫度傳感特性分析[J]. 中國激光, 2009, 36(5): 1140~1144.

李學金

, 宋奎巖, 洪學明, 于永芹. 雙芯光子晶體光纖溫度傳感特性研究[J]. 深圳大學學報。2010,27(1):28~32.

鄧元龍,

李學金,

柴金龍,徐剛. 寄生虛反射對外差干涉橢偏測量的影響[J]. 光學技術, 2009, 35(3):415~418.

鄧元龍,

李學金.

干涉橢偏測量系統(tǒng)中分光鏡引入的非線性誤差,中國激光,2008,Vol.35,suppl.137-142.

李學金,

謝盛輝,黃東興,龔賀,差動式光纖微彎應變傳感器,微納電子技術,2007,(7/8):198-199.

何俊男,采振祥,

李學金(通訊作者),

劉進,黃煥彬,單光纖壓力傳感器的研究,傳感技術學報,2007,20(6):1290-1293.

李學金,

謝盛輝,黃東興,龔賀,多模光纖微彎應變傳感器研究,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06,(3):1,42.

李學金,

張百鋼,姚建銓,胡居廣,一種光纖壓力傳感器的設計理論分析,傳感技術學報,2004,17(1):133-135.

李學金,

林文山,范平,湯皎寧,鋼筋腐蝕光纖傳感器的研究,測控技術,2001, 20(8):10-13.

李學金,

王衍勇,高增益低噪聲L波段摻入光纖放大器實驗研究,光通信技術(核心期刊),2005,79(7):8-10.

李學金,

姚建銓,光纖Raman放大器的偏振依賴性與解決方案,光纖通訊新產(chǎn)品,2004,(3):35-38.

李學金,

光纖位移傳感器的線性化處理方法研究,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00,(5):6~7.

李學金,

張懷宇,用雙互補光纖位移傳感器擴大測量范圍的電路設計,電測與儀表,1999,(1):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