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事歷史
應氏杯世界職業(yè)圍棋錦標賽(日文名稱:応昌期杯世界プロ囲碁選手権戦,英文簡稱:Ing Cup),是由臺灣企業(yè)家應昌期先生個人出資創(chuàng)辦的一項世界圍棋比賽。
1987年8月,應昌期先生宣布舉辦應氏杯世界職業(yè)圍棋錦標賽。圍棋泰斗吳清源(九段)說:“應昌期先生是創(chuàng)辦世界職業(yè)圍棋錦標賽的第一人。”應昌期去世后,他的獨子應明皓延續(xù)了這項比賽。
應氏杯效法奧林匹克運動會,四年舉辦一次,截至2013年已經(jīng)舉辦七屆。首屆參賽選手16名,第二屆起24名,選手代表所屬國家參賽。應氏杯是當今世界獎金最高的職業(yè)圍棋賽,冠軍獎金40萬美元,亞軍獎金10萬美元,被圍棋界稱為世界棋壇的“奧運會”。[1]
比賽獎金冠軍:400,000美金
亞軍:100,000美金
四強敗者(兩名):25,000美金
八強敗者(四名):15,000美金
十六強敗者(八名):5,000美金[1]
歷屆沿革第一屆
應氏基金會籌辦第一個世界圍棋大賽,冠軍獎金達40萬美元,為棋界最高。首屆比賽開始于1988年,結(jié)束于1989年,總共16人參賽。
冠軍是韓國的曹薰鉉。
第二屆
第二屆比賽開始于1992年,結(jié)束于1993年。參賽人數(shù)增加至24名,含上屆種子名額:日本8名、韓國6名、中國臺灣5名、中國3名(個人)、美洲、澳洲各一名。
冠軍是韓國的徐奉洙。
中國對參賽代表性有異議,集體罷賽,少數(shù)海外中國棋手以個人名義參賽。
第三屆
第三屆比賽開始于1996年,結(jié)束于1997年。爭議平息,中國再度參賽。參賽名額:上屆八強,中國5名、日本4名、韓國3名、中國臺灣2名、美洲、歐洲各一名,上屆前八名首輪輪空。
冠軍是韓國的劉昌赫。
第四屆
第四屆比賽開始于2000年,結(jié)束于2001年。參賽名額:上屆八強,中國5名、韓國4名、日本3名、中國臺灣2名、美洲、歐洲各一名。
冠軍是韓國的李昌鎬。
第五屆
第五屆比賽開始于2004年,結(jié)束于2005年。參賽名額分配不變。
冠軍是中國的常昊。
這是中國棋手首度將冠軍留在中國,完成了創(chuàng)辦人應昌期先生的遺愿。
第六屆
第六屆比賽開始于2008年,結(jié)束于2009年。中國臺灣代表首次由中國圍棋會和中國臺灣棋院共同選拔,由二位四冠王周俊勛和陳詩淵進行三番勝負。韓國棋院代表權(quán)由全額指派改為一半名額預選,依等級分中取四倍的預選名額,單敗淘汰產(chǎn)生。參賽名額:韓國由四名減為三名,中國由五名增為六名,其余不變。
冠軍是韓國的崔哲瀚。[2]
第七屆
第七屆應氏杯本賽于2012年5月22日在臺北開幕,2013年3月6日在上海閉幕。參賽人數(shù)24名,其中古力、樸文垚、江維杰、張栩、趙治勛、崔哲瀚、李昌鎬、李世石八位為種子選手,非種子選手中國隊7人(劉星、孔杰、陳耀燁、邱峻、檀嘯、謝赫、范廷鈺),日本隊3人(高尾紳路、羽根直樹、結(jié)城聰),韓國隊3人(樸廷桓、元晟溱、金志錫),中華臺北隊1人(王元均),北美1人(楊慧人),歐洲1人(卡塔林)。[3]
冠軍是中國的范廷鈺。[4]
第八屆
第八屆應氏杯本賽于2016年4月20日在上海開戰(zhàn)。4月20日開始28強戰(zhàn)預選賽。4月22日進行16強戰(zhàn),4月24日進行八強戰(zhàn)。最終的冠軍,將在8月以及10月的決賽五番棋大戰(zhàn)中決出。[5]
本屆應氏杯賽較以往有兩點改革舉措,一是比賽規(guī)模擴大,由上屆的24名棋手增至30名;二是基本時限和延時罰點次數(shù)有所減少,由原來的3小時30分縮短為3小時、延時罰點由35分鐘3次改為20分鐘2次。
中國隊參賽棋手包括上屆冠軍范廷鈺,憑借積分入選的柯潔、時越、陳耀燁、古力、連笑、邱峻、唐韋星、柁嘉熹、黃云嵩,選拔出線的羋昱廷。韓國方面也是盡遣主力,上屆亞軍樸廷桓依然擁有十分強勁的實力,李世石、樸永訓、姜東潤、金志錫是目前韓國國內(nèi)等級分排名第二到第五位的棋手。[5]
冠軍是中國的唐韋星。[6]
第九屆
2020年9月8日,第九屆應氏杯世界職業(yè)圍棋錦標賽正式開賽。由于疫情影響,本屆比賽前三輪通過網(wǎng)絡進行,半決賽和決賽都將采用三番棋,具體比賽時間地點尚未確定。
2020年9月12日,第九屆應氏杯世界職業(yè)圍棋錦標賽于11日產(chǎn)生四強。中國圍棋等級分第一人柯潔不敵小將謝科,無緣半決賽。其余三個晉級名額分別被中國棋手趙晨宇、韓國棋手申真谞和日本棋手一力遼獲得。
賽事規(guī)則
賽制:單敗淘汰制,半決賽三番棋,決賽五番棋。
用時:三小時三十分鐘,不讀秒,每逾時35分鐘罰兩點,最多罰三次。
對局一律分先猜子,猜中者得任選黑白。
黑方貼還8點,平局黑勝。
應氏杯世界職業(yè)圍棋錦標賽判斷勝負時采用應氏計點制圍棋規(guī)則。應昌期先生從小愛下圍棋,一生嗜棋如命。1973年起,應昌期先生為了圍棋規(guī)則的統(tǒng)一,開始了對圍棋規(guī)則孜孜不倦的研究,并創(chuàng)立了一套獨特的《應氏棋規(guī)》。
應氏規(guī)則中使用的填滿計點,雙方需要使用特制的棋具,黑白雙方各180個棋子,下完后把己方的死子填入己方空內(nèi),棋盒內(nèi)所剩棋子也填入己方空內(nèi)。如果空填滿了還有子,就填入對方空內(nèi)。填不滿的一方為贏,空內(nèi)一個對方的子算2點,一個空格算1點。若有3個對方的子和一個空格,就算贏7點。
賽事數(shù)據(jù)
屆數(shù) | 年份 | 冠軍 | 亞軍 | 比分 |
1 | 1988 | 曹薰鉉 | 聶衛(wèi)平 | 3:2 |
2 | 1992 | 徐奉洙 | 大竹英雄 | 3:2 |
3 | 1996 | 劉昌赫 | 依田紀基 | 3:1 |
4 | 2000 | 李昌鎬 | 常昊 | 3:1 |
5 | 2004 | 常昊 | 崔哲瀚 | 3:1 |
展開表格(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