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母暗沙
    曾母暗沙
    03-11
    曾母暗沙,狹義上的曾母暗沙就是一座位于中國南海的暗沙,為南沙群島的一部分;廣義上的曾母群沙是由曾母礁丘、八仙暗沙和立地暗沙組成的一組群礁,是中國領土的最南端區(qū)域。主礁曾母礁的地理坐標(3°58′20″N,112°16′53″E),由礁核和礁翼兩部分組成。根據(jù)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實驗3號船1985~1986年調查最淺處水深為17.5米,形如紡錘,礁丘脊部呈北西走向,面積2.12km2。立地暗沙面積0.31km2、最淺點為23.8米。八仙暗沙水深最淺處達34.7米。曾母暗沙是中國固有領土,戰(zhàn)略地位極為重要
  • 漠河
    漠河
    03-11
    漠河,黑龍江支流。在今黑龍江省漠河縣西北。原名“木河”,又名“末河”、“謀河”、“墨河”,當?shù)赜腥朔Q“磨河”,河流曲折如旋磨之意。發(fā)源于元寶山之西,匯入無名三小河,曲折南流,后折東北流,在漠河林場東側穿過,流入黑龍江,河長31千米。
  • 中國地理
    中國地理
    03-11
    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領土遼闊廣大,陸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山地、高原面積廣大。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氣溫降水的組合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省級行政單位總共34個,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qū)。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shù)大,人口增長快,民族眾多。資源豐富,但人均資源占有量相對較少。中國可分為北方地區(qū)、南方地區(qū)、西北地區(qū)、
  • 獨立自主
    獨立自主
    03-11
    獨立自主,讀音dú lì zì zhǔ ,是一個漢語成語,出自茅盾《子夜》十六:“最初是買辦,然后是獨立自主的老板,然后又是買辦?!倍嘀竾一蛘h維護主權,不受別人的控制或支配。在句子中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不依賴別人。[3]
  • 薩爾瓦多
    薩爾瓦多
    03-11
    薩爾瓦多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 El Salvador;英語:The Republic of El Salvador),簡稱薩爾瓦多。是一個位于中美洲北部的沿海國家,也是中美洲人口最密集的國家。薩爾瓦多毗鄰太平洋,國土面積20720平方千米,下設14個省。該國總人口637.8萬(2017年)。薩爾瓦多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1524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9月15日宣布獨立,1822年被強制并入墨西哥第一帝國;1823年帝國崩潰后加入中美洲聯(lián)邦;1838年聯(lián)邦解體;1841年2月18
  • 巴拿馬共和國
    巴拿馬共和國
    03-11
    巴拿馬共和國(西班牙語:La República de Panamá;英語:The Republic of Panama),簡稱巴拿馬。是中美洲最南部的國家,總面積為 7.55萬平方公里,首都巴拿馬城。東連哥倫比亞,南瀕太平洋,西接哥斯達黎加,北臨加勒比海。巴拿馬運河從北至南連通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岸線全長2988公里。地近赤道,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3~27℃。全年分旱(1至4月)、雨(5至12月)兩季,年均降水量1500~2500毫米。[4]1501年,巴拿馬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12月2
  • 圣盧西亞
    圣盧西亞
    03-11
    圣盧西亞(英語:SaintLucia),位于東加勒比海向風群島中部,北鄰馬提尼克島,西南鄰圣文森特島,是小安地列斯群島的一部分。圣盧西亞是座火山島,國土面積為616平方公里。
  •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
    03-11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是政府間組織,成立于1976年11月,由21名成員組成,負責《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公約》的實施。委員會每年召開一次會議,主要決定哪些遺產(chǎn)可以錄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對已列入名錄的世界遺產(chǎn)的保護工作進行監(jiān)督指導。委員會成員每屆任期6年,每兩年改選其中的三分之一。委員會內由7名成員構成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主席團,主席團每年舉行兩次會議,籌備委員會的工作。1972年11月16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第17屆會議在巴黎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公約》。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由180個《保護世界
  • 鼓浪嶼
    鼓浪嶼
    03-11
    鼓浪嶼(英文:Kulangsu)隸屬于廈門市思明區(qū)鼓浪嶼街道,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南宋時期名“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鼓浪嶼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是廈門最大的一個嶼,與廈門島上的廈門世茂海峽大廈、廈門大學等隔海相望。鼓浪嶼全島的綠地覆蓋率超過40%,植物種群豐富,各種喬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余科,1000余種。代表景點有: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毓園、鼓浪石、鼓浪
  • 土司遺址
    土司遺址
    03-11
    土司遺址(Tusi Sites)分布于南方多民族聚居的湘鄂黔三省交界的武陵山區(qū),現(xiàn)存的主要遺址類型包括土司城遺址、土司軍事城址、土司官寨、土司衙署建筑群、土司莊園、土司家族墓葬群等。13世紀至20世紀初,中國元、明、清朝中央政權在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推行“土司制度”,中央委任當?shù)厥最I擔任“土司”,世襲統(tǒng)治當?shù)厝嗣?。留存至今的土司城寨及官署建筑遺存曾是“土司”的行政和生活中心。
  • 楚河州
    楚河州
    03-11
    楚河州成立于1990年12月,它包括原先直屬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的9個行政區(qū)以及卡拉一巴勒塔市和托克馬克市。州首府設在比什凱克市。1939---1959年期間,這一地區(qū)屬于伏龍芝州,1959年該州撤銷。
  • 江布爾州
    江布爾州
    03-11
    哈薩克斯坦的江布爾州建立于1939年10月14日,面積為14.4萬平方公里,人口109萬人(2014年11月)。該州設10個區(qū)、4個市、10個鎮(zhèn)。州府位于塔拉茲市。江布爾州居民主要為哈薩克族,還有俄羅斯族、烏茲別克族、東干族等,哈薩克族占該州總人口的73%。該州人口中45.6%居住在城市。
  • 新疆天山
    新疆天山
    03-11
    新疆天山,即天山山脈的東段,也是天山山脈的主體部分,世界自然遺產(chǎn)。天山屬全球七大山系之一,是世界溫帶干旱地區(qū)最大的山脈鏈,也是全球最大的東西走向的獨立山脈。
  • 澄江
    澄江
    03-11
    澄江市,由云南省直轄,玉溪市代管。位于昆明市東南,東沿南盤江與宜良縣為界,南與江川區(qū)、華寧縣為鄰,西與呈貢區(qū)、晉寧區(qū)接壤,北含陽宗海與呈貢區(qū)、宜良縣毗連。距昆明東站52千米,距玉溪市紅塔區(qū)93千米??h境南北長47.6千米,東西寬26千米,總面積755.95平方千米。介于北緯24°29'—24°55',東經(jīng)102°47'—103°04'之間。澄江歷史上為郡、路、府、縣治地,有“文風不讓中原盛,民俗還如太古淳”的美譽。澄江屬中亞熱帶高原季風型氣候,地處滇中城市經(jīng)濟圈、三
  • 習水縣
    習水縣
    03-11
    習水,貴州省遵義市下轄縣,位于貴州北部,地處川黔渝結合部的樞紐地帶,東連貴州桐梓縣、重慶綦江區(qū),西接貴州赤水市,南近貴州仁懷市、四川古藺縣,屬大婁山系和長江流域,總面積3128平方公里,下轄4個街道、20個鎮(zhèn)、2個鄉(xiāng)。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習水縣常住人口為584947人[10]。2020年,經(jīng)遵義市統(tǒng)計局初步核算,全縣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208.85億元,同比增長9.2%。2022年1月,遵義市各縣區(qū)2021年1-12月GDP榜單出爐,習水2021年實現(xiàn)GDP238.49億元。2018年6月,同意申報撤銷
  • 貴溪
    貴溪
    03-11
    貴溪,江西省轄縣級市,由鷹潭市代管,位于江西省東北部、信江中游,東界弋陽縣、鉛山縣,南鄰資溪縣、福建省光澤縣,西連金溪縣、余江區(qū)、月湖區(qū),北毗萬年縣、弋陽縣。全市面積2480平方千米,轄3個街道、16個鎮(zhèn)、4個鄉(xiāng)(其中1個民族鄉(xiāng))。2019年末,貴溪市常住人口58.52萬人。2020年末常住人口54.05萬。貴溪自唐永泰元年(765年)建縣,1996年撤縣設市。境內有滬昆鐵路、皖贛鐵路、鷹廈鐵路、滬昆高速鐵路等四條鐵路,以及320國道、206國道和滬昆高速公路、濟廣高速公路。2021年,貴溪市實現(xiàn)地區(qū)生產(chǎn)
  • 仁化縣
    仁化縣
    03-11
    仁化縣,廣東省韶關市轄縣,仁化縣位于粵、湘、贛三省交接地,是廣東“北大門”,東接江西省崇義、大余縣,北鄰湖南省汝城縣,南毗韶關市區(qū),西與樂昌毗鄰。全縣總面積2223平方公里[20]。根據(jù)第七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仁化縣常住人口為186009人[21]。秦末漢初,南越王趙佗就在仁化北端隘口筑有“古秦城”。南朝齊年間(479-502),始建仁化縣,距今1500多年,是唐代詩人名相張九齡、開國中將譚甫仁等名人故里。目前仁化縣轄10個鎮(zhèn)和1個街道辦事處,125個村(居)。[20]仁化縣礦產(chǎn)
  • 中國丹霞
    中國丹霞
    03-11
    中國丹霞是一個由陡峭的懸崖、紅色的山塊、密集深切的峽谷、壯觀的瀑布及碧綠的河溪構成的景觀系統(tǒng),是中國和世界上丹霞景觀的例證,是世界自然遺產(chǎn)。中國的丹霞地貌廣泛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濕潤區(qū),溫帶濕潤-半濕潤區(qū),半干旱-干旱區(qū)和青藏高原高寒區(qū)。
  • 登封
    登封
    03-11
    登封(Dengfeng),隸屬河南省鄭州市,古稱陽城、嵩陽,位于中原腹地,中岳嵩山南麓,轄9個鎮(zhèn)、3個鄉(xiāng)、3個街道,299個行政村、44個城市社區(qū),總人口73萬人??。登封歷史厚重、文化燦爛。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定都陽城,即今登封告成,“登封”、“告成”則因公元696年武則天“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而得名,頒布詔書改嵩陽縣為登封縣,改陽城縣為告成縣。金代將兩縣合并為登封縣。1994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登封縣撤縣設市。登封市境內的少林寺是中國功夫的發(fā)源地和佛教禪宗祖庭,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中岳廟是五
  • 五臺縣
    五臺縣
    03-11
    五臺縣位于山西省境東北部,隸屬于山西省忻州市,屬土石山區(qū),東與河北省以太行山脊為界,面積2865平方公里,216178人(2020年),轄5鎮(zhèn)、11鄉(xiāng)、1個駝梁景區(qū),495個行政村。五臺縣境內的五臺山,山巒重疊,地形復雜,東,由東、西、中、南、北、五臺組成,號稱“華北屋脊”。位居全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臺縣位置偏北,地勢又高,氣候寒冷,素有“華北小興安嶺”之稱。年均氣溫5℃,一月零下11℃,七月21℃。年降雨量500毫米,無霜期90—150天。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2
  • 武隆區(qū)
    武隆區(qū)
    03-11
    武隆區(qū)屬重慶市轄區(qū),位于重慶市東南部,東經(jīng)107°14'~108°05',北緯29°02'~29°40',地處重慶市東南部烏江下游,武陵山和大婁山峽谷地帶。境內有“世界自然遺產(chǎn)”喀斯特芙蓉洞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天生三橋。截至2020年4月,武隆區(qū)幅員面積2901.3平方公里,轄4個街道、10個鎮(zhèn)、12個鄉(xiāng)。有漢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13個民族。根據(jù)第七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武隆區(qū)常住人口35.67萬人。2016年,武隆被聯(lián)合國授予“中
  • 中國南方喀斯特
    中國南方喀斯特
    03-11
    中國南方喀斯特是世界上最壯觀的濕熱帶-亞熱帶喀斯特景觀之一。它包含了最重要的巖溶地貌類型,包括塔狀巖溶,尖頂巖溶和錐形巖溶地層,以及其他壯觀的特征,如天然橋梁、峽谷和大型洞穴系統(tǒng)。中國南方喀斯特一期由中國云南石林喀斯特、貴州荔波喀斯特、重慶武隆喀斯特共同組成。于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上被評選為世界自然遺產(chǎn)并入選世界遺產(chǎn)名錄。廣西桂林、貴州施秉、重慶金佛山和廣西環(huán)江組成“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項目,于2014年6月23日在第38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中通過審議入選世界自然遺產(chǎn),作為對“中國南方喀斯
  •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03-11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省轄自治州。阿壩州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四川省西北部[11]。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峽谷為主。東南部為高山峽谷區(qū),中部為山原區(qū),西北部為高原區(qū)。復雜的地形地貌,多樣的氣候。氣溫自東南向西北并隨海拔由低到高而相應降低,氣候從亞熱帶到溫帶、寒溫帶、寒帶,呈明顯的垂直性差異。[10]阿壩州轄馬爾康1個市,金川、小金、阿壩、若爾蓋、紅原、壤塘、汶川、理縣、茂縣、松潘、九寨溝、黑水12個縣。有54個鎮(zhèn)、165個鄉(xiāng)?(其中民族鄉(xiāng)2個)?,56個居民委員會和1?354個村民委員會。[11]壩州是長江、黃
  •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03-11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由世界第一只大熊貓發(fā)現(xiàn)地寶興縣及中國四川省境內的臥龍自然保護區(qū)等7處自然保護區(qū),包括臥龍、四姑娘山、夾金山脈,和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名勝區(qū)等9處風景名勝區(qū)組成,涵蓋成都、雅安、阿壩和甘孜共4市州的12個縣,面積9245平方公里。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保存的野生大熊貓占全世界30%以上,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是全球所有溫帶區(qū)域(除熱帶雨林以外)中植物最豐富的區(qū)域,被保護國際選定為全球25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qū)之一,被世界自然基金會(簡稱:WWF)確定為全球200個生態(tài)區(qū)之一。2006年7
  • 澳門歷史城區(qū)
    澳門歷史城區(qū)
    03-11
    澳門歷史城區(qū)以澳門舊城為中心,通過相鄰的廣場和街道,串連起逾20個歷史建筑。歷史城區(qū)的范圍東起東望洋山,西至新馬路靠內港碼頭,南起媽閣山,北至白鴿巢公園。是中國境內現(xiàn)存最古老、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中西特色建筑共存的歷史城區(qū),是400多年來中西文化交流、多元共存的結晶。2021年7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4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審議并順利通過澳門歷史城區(qū)等6項世界文化遺產(chǎn)保護狀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