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鼓浪嶼就已出現。
公元8世紀前后,來自中原的陳、薛等家族先后遷居島上開發(fā)與生產,鼓浪嶼島遂有“新城”、“嘉禾里”之地名。“嘉禾”,意思是稻谷,古人多以“嘉禾”為祥瑞之物,與甘露醴泉并稱。如班固《漢書·公孫弘傳》云:“甘露降,風雨時,嘉禾興”。



共3張中國最美城區(qū)960年~1368年,島上人煙漸繁,閩國龍啟年間時置同安縣。
909年,王審知為閩王,立閩國,都福州,大同場為其轄地。
949年,南唐升泉州為清源軍(轄今泉州、莆田、廈門、漳州)
963年,宋名義改清源軍為平海軍,以陳洪進為節(jié)度使,同安縣屬平海軍。
978年,陳洪進納土于宋,同安縣始隨平海軍納入宋土。同年,宋復平海軍為泉州。宋屬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屬福建泉州府。
1260年-1279年,首次在島上設立“嘉禾千戶所”。
1655年,置思明州。
1680年,思明州廢。清沿明制,清代,屬于興泉道。
1841年8月2日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激烈的炮戰(zhàn)中,金門鎮(zhèn)總兵江繼蕓和部下官兵堅守陣地,同敵人血戰(zhàn)到底,最后全部壯烈殉國。廈門和鼓浪嶼同時陷入敵手。
1840年~1860年,外國列強勢力對廈門和鼓浪嶼的侵略已全面展開,且迅速地擴展和深化。
康熙九年四月,公元1670年復置興泉道,領興化、泉州二府(《圣祖實錄》卷三十三、乾隆《福建通志》卷二十),清代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海防同知改駐廈門,雍正五年,西元1727年,徙興泉道道治于泉州府屬同安縣廈門(《世宗實錄》卷五十三)??滴醵辏?684年)從興泉道管轄下設臺廈兵備道。雍正十二年,西元1734年6月升泉州府屬永春縣為永春州來道屬,改道名為興泉永道(《世宗實錄》卷一四三)。至清末,興泉永道領府二一州:興化、泉州、永春州,清代雍正五年(1727年)屬于興泉永道(興泉永道,轄今泉州、莆田、廈門,永春州),道臺自清朝初期先在莆田(興化府駐地),雍正中期從莆田縣移駐泉州府晉江縣,再自泉州府晉江縣移駐廈門。



共3張鼓浪嶼民國元年(1912年),興泉永道改名南路道,民國3年改名廈門道,仍然管轄廈門、莆田、泉州和大田縣。
1844年,倫敦差會在鼓浪嶼成立教會。
1850年,大英長老會也于在鼓浪嶼扎住腳跟。
1848年,美國歸正教會的“中華第一圣堂”建造在廈門新街仔。15年后,英國教會也在鼓浪嶼建造了專供外國人祈禱的“協(xié)和禮拜堂”(在今第一醫(yī)院內)。一批培養(yǎng)中國牧師、傳道士的“圣道學教”,宣傳宗教的教會學校在廈門,特別是在鼓浪嶼,如雨后春筍般地冒了出來。為了進一步掌握東南門戶一一廈門的經濟命脈,控制廈門海關和港口管理大權被視為關鍵的措施。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惟鼓浪嶼保已淪為“公共租界“。



共3張鼓浪嶼[廈門著名景區(qū)、世界文化遺產]1912年,析同安縣綏德鄉(xiāng)嘉禾里和大、小金門等島嶼置思明縣,4月28日,思明縣政府正式成立,隸屬福建軍政府,9月升思明府,旋廢。
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市,廈門市成立,旋改特別市,同安縣和廈門市隸屬興泉省,興泉省轄今泉州、莆田、廈門,翌年1月“閩變”失敗后,廈門特別市政府和興泉省撤銷,廈門島內恢復思明縣建制,與同安縣均屬福建省政府直轄。



共3張鼓浪嶼早期圖像1935年4月,國民政府福建政府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復設廈門市,撤銷思明縣設禾山特種區(qū),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qū)(駐同安,轄今泉州、莆田、廈門)。
1938年5月~1945年9月,廈門島淪陷,同安縣隸屬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區(qū),民國32年開始,1943年國民政府福建省政府下令撤區(qū)建鄉(xiāng)設保,進行鄉(xiāng)鎮(zhèn)并編。
1941年12月7日,日軍獨占鼓浪嶼,直至我國抗戰(zhàn)勝利。
1949年9月初,隸屬于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泉州、莆田、廈門,后改隸于廈門市至今。



共3張鼓浪嶼[廈門著名景區(qū)、世界文化遺產]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福建,9月攻入廈門,后金門戰(zhàn)役、金門炮戰(zhàn),參見金門戰(zhàn)役、金門炮戰(zhàn)等相關文章和詞條。
1949年10月17日,鼓浪嶼地區(qū)解放。
1958年,金門炮戰(zhàn)爆發(fā)。
1979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徐向前發(fā)表了《停止炮擊大、小金門等島嶼的聲明》,歷時21年的金門炮擊,劃上了句號。
2003年4月26日起,將原鼓浪嶼區(qū)、開元區(qū)、思明區(qū)合并成立新的思明區(qū)。同時,廈門市鼓浪嶼區(qū)撤銷行政區(qū)后,以其行政區(qū)域設立鼓浪嶼街道辦事處。
2005年1月31日,廈門市政府出臺了《廈門市鼓浪嶼風景名勝區(qū)管理辦法》。
2006年7月13日,鼓浪嶼上的歷史風貌建筑將變成酒吧、咖啡廳、書店等。有關部門將把產權已明晰的部分歷史風貌建筑推出招商。[1]
2007年5月8日,廈門市鼓浪嶼風景名勝區(qū)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鼓浪嶼被國家地理雜志評選為“中國最美五大城區(qū)之首”。
2007年,鼓浪嶼一共擁有10處13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規(guī)劃》共列出19處28幢建筑,建議作為增補考慮對象。這個增補名單還未最后確定,有關專家對其中某些增補對象有異議,比如觀海別墅,就有專家提出應改為李武芳別墅,并新增廈門二中(含西歐小筑)、楊家園、番婆樓和田尾女學等建筑。
2012年,鼓浪嶼接待游客1136萬人次,其中10月2日,鼓浪嶼單天接待游客超過12萬人次,創(chuàng)歷史新高。游客的激增帶來了巨大的商機,也帶來了大量占道擺攤、野導假導橫行、家庭旅館無序擴張等問題,導致島上用電、用水、環(huán)衛(wèi)等資源高度緊張。
2012年5月~2013年4月,由廈門市公安局、工商局、鼓浪嶼街道辦、鼓浪嶼管委會等14個執(zhí)法部門的骨干力量進駐鼓浪嶼,組成“鼓浪嶼協(xié)同管理聯(lián)合執(zhí)法綜合整治小組”,針對島上亂象根源之一的“商業(yè)亂”展開整治。
2013年1月1日起,鼓浪嶼島將實行游客總量控制,限制上島游客數量。
2013年6月,鼓浪嶼常住居民約為6000人,而這一數字在幾年前是2萬多人。隨著大量常住人口的流失,島上優(yōu)質的醫(yī)院、學校也陸續(xù)搬離,鼓浪嶼的社區(qū)功能正在逐步退化。
2013年6月15日,來自鼓浪嶼管委會的消息,以后上鼓浪嶼要全面安檢:人要安檢,貨物和行李也要安檢。據悉。
2013年10月前這些設施完工。鼓浪嶼管委會將加強與輪渡公司的合作,加大安檢、抽檢的力度,對不完善的輸送帶、安檢門做進一步的補充完善,一定要解決死角問題。
2014年11月29日,廈門市對鼓浪嶼實施“全島博物館”計劃,將重點歷史建筑、多國領事館納入公共開放的無圍墻生態(tài)博物館系統(tǒng),變成活化歷史的重要資源。鼓浪嶼管委會副主任葉細致介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鼓浪嶼近代建筑群”共有20處。
2014年,已完成美國領事館舊址、匯豐銀行公館舊址、天主堂、安獻樓、廈門海關稅務司公館舊址等13處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的文物修繕設計方案,爭取在3年內完成修繕工作。接下來,廈門要活化老建筑,建立“鼓浪嶼全息影像”,著手梳理鼓浪嶼建筑、歷史、人文、藝術等各領域的內容,鼓勵創(chuàng)作鼓浪嶼專題的電影、書籍,以及數字虛擬互動產品等視覺藝術作品。鼓浪嶼持續(xù)舉辦以音樂文化為代表的節(jié)慶活動,重新推廣鼓浪嶼上瀕臨消失的家庭音樂會。
2014年11月29日,從廈門市《鼓浪嶼整治提升2014年~2015年工作方案》中,記者看到發(fā)展文創(chuàng)產業(yè)、優(yōu)化環(huán)境、整合港航資源、讓居民生活更便利等內容,其中發(fā)展文創(chuàng)產業(yè)的措施引人注目。根據方案,鼓浪嶼在積極穩(wěn)妥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前提下,將注重文化、生活和業(yè)態(tài)的內涵提升,用文化創(chuàng)意處理好遺產、旅游、社區(qū)三者的關系,把鼓浪嶼打造成世界知名的國際藝術島。廈門聘請了15位鼓浪嶼整治提升監(jiān)督員。監(jiān)督員由包括舒婷在內的社會賢達、專家學者、行業(yè)組織和鼓浪嶼居民代表等社會各界人士組成。
2014年6月27日,鼓浪嶼整治提升以來,結合“申遺”進行的島上風貌建筑修繕工作,正在扎實推進。
2014年6月27日是以“讓文化遺產活起來”為主題的第九個中國文化遺產日,島上十三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筑修繕設計方案在協(xié)和禮拜堂前廣場一一亮相,首次向公眾展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鼓浪嶼近代建筑群”共有20處,14年已完成以下1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修繕設計方案。2014年,修繕設計方案的文本已經提交福建省文物局進行審批,年內將遞交國家文物局,一旦國家文物局審批下來了,修繕也就可以正式開始方案也在不斷征求意見,如果有建設性意見,可以向鼓浪嶼管委會規(guī)劃部門提出。
2014年11月28日,修繕設計方案分別從人文歷史,藝術,科學和社會價值四個維度,對建筑進行了評估?;謴蜌v史原狀,做到外立面復原,建筑形制特征分析,是方案的一大重點。方案中的修繕工程可歸納為兩個層面:外立面復原、室外環(huán)境綜合整治。建筑所有室內外的修繕都從文物特色角度把握,講求總體協(xié)調性。圖紙中做了大量的現場測繪工作,得出結論:海關稅務公館建筑整體外立面基本保存完好,主要的變動在于原大量整體落地門已調整為窗,而幾乎所有原始木窗都已經調整為鋁合金窗。這處建筑的修繕重點也隨之得出:立面門窗的復原。延展設計工藝,增加避雷防水措施,鼓浪嶼管委會規(guī)劃處相關負責人王先生告訴記者,此次修繕都盡量保留原始風貌,材料上也依據歷史材料進行選擇,部分無法判斷歷史材料的進行微調,設計工藝上進行了延展性設計。同樣以海關稅務司公館為例。由于該建筑在修繕后將開放使用,因此對外窗和建筑外立面落水管都進行了復原處理,還增加了泛光照明概念、避雷措施、屋面防水保溫處理。
2015年1月22日下午,“網絡名人看廈門”走進鼓浪嶼。鼓浪嶼管委會副主任葉細致表示:“網絡名人看廈門活動來到鼓浪嶼,將對鼓浪嶼的現狀及整治提升有一個真實的報道,對鼓浪嶼申遺將起到正面宣傳的作用。”葉細致副主任還表示,鼓浪嶼申遺是一種保護手段而不是一個目標。針對接下來申遺的相關工作,2017年以前將完成鼓浪嶼上53處核心要素的保護工作。[2]
2015年12月31日,廈門市政府網站發(fā)布消息,《廈門市鼓浪嶼家庭旅館管理辦法》已經市政府第93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消息同時列出了法規(guī)的正文。根據正文內容,《辦法》旨在適應我市旅游業(yè)發(fā)展的需要,規(guī)范鼓浪嶼家庭旅館的經營和管理,保障旅游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營造優(yōu)良的旅游環(huán)境,滿足游客度假休閑的需求,在此宗旨上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的規(guī)定,并結合鼓浪嶼實際制定?!掇k法》對“鼓浪嶼家庭旅館”給出了定義:在鼓浪嶼島范圍內,以合法取得使用權的單幢民宅或獨立式建筑的空置房為基本接待單元,結合鼓浪嶼自然人文景觀,經批準設立的為游客提供體驗式住宿服務的經營性接待設施。[3]



共3張“西洋文化與鼓浪嶼——古蛋白照片精選展”2016年1月28日,由鼓浪嶼管委會、鼓浪嶼申遺辦主辦的“西洋文化與鼓浪嶼——古蛋白照片精選展”,在鼓浪嶼中華路5號(原荷蘭領事館)拉開帷幕。本次展覽對所有市民、游客開放,預計持續(xù)半年。
2016年2月14日,廈門召開鼓浪嶼整治提升及申遺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回顧總結相關工作進展,研究部署下階段工作。[4]
2017年7月2日至12日,第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在波蘭歷史文化名城克拉科夫舉辦,包括中國鼓浪嶼在內的各國申遺項目將在大會上審議。
2017年7月8日,“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qū)”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5]。
2021年1月,鼓浪嶼街道于近日獲評第三批福建省僑鄉(xiāng)文化名鎮(zhèn)名村,并被授予牌匾。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全島的綠地覆蓋率超過40%,植物種群豐富,各種喬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余科,1000余種。亞熱帶區(qū)常見的白玉蘭、香樟、南洋杉、鳳凰木、蒲桃、榕樹、桉樹、棕櫚、椰林、竹叢或孤植于房前屋后,或列置于坡前路邊,或群植于庭院綠野。
地理環(huán)境
地形地貌鼓浪嶼形狀不規(guī)則;周長2.85英里,長1.1英里,寬0.72英里;值得注意的是一大堆花崗巖石散布其上,其中島之中部偏南的那塊巖石最高,海拔有302英尺。以形態(tài)豐富的岸線、水域為邊界,以日光巖、筆架山、升旗山等由自然地貌變化而形成的岡巒起伏的山地景觀為主體的自然形態(tài),融匯了不同類型的建筑、園林等人工形態(tài)的景觀綜合體。建筑或兀立于臺地。或依山而筑,或憑水而建。
地理位置鼓浪嶼隸屬于福建省廈門市,北緯N24°26′55.25″東經E118°03′43.55″。位于廈門半島西南隅,與廈門島隔海相望,只隔一條寬600米的鷺江(實為深海),輪渡4.5分鐘可達。(現環(huán)島一周,約40分鐘)面積1.91平方千米,2萬多人,現為廈門思明區(qū)所轄。
氣候特點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光熱條件優(yōu)越。四季季相變化頗有規(guī)律:春季季風由東北轉偏南,由冷轉暖,雨水增多;夏季有臺風和雷雨的調劑,給熱天帶來涼意,時有臺風;秋季少雨多晴;冬季有東北季風,冷而不寒。海陸風極為明顯,往往半夜起至中午吹西至西北風,午后起至半夜前吹南至東南風。夏季風一般為東南至西南風,平均只有2~3級。雷暴5~8月份最多,12月至來年2月為無雷期,雷暴的產生常造成暴雨。海霧從十一月份至來年的六月份產生,以三月份最多。濃霧一般產生于午夜及早晨,連續(xù)最長3天,最短1小時。[6]
廈門年平均溫度為21.2℃。年平均最高溫度為24.5℃,年平均最低溫度為18.7℃,年極端最高溫度38.4℃,年極端最低溫度2℃。最冷月平均溫度在13℃以上,全年無霜。海水表層年最低溫度為10℃,最高為31.5℃,年平均溫度為20.7~21.6℃。
廈門的海陸風極為明顯,往往半夜起至中午吹西至西北風(一般1至2級,最大4級),午后起至半夜前吹南至東南風(一般3~4級,最大6級)。夏季風一般為東南至西南風,從六月份開始,七月份盛行,八月份次之。平均只有2~3級。九月份下旬開始至來年的四月上旬為冬季風。風速以十一月份最大,一般為東北至東北東風。
海霧從十一月份至來年的六月份產生,以三月份最多,月最多次數8次,次之為6次,7~10月份為純霧期,如有霧,能見度在1公里以內,3~5月能見度較差,7~10月能見度最好,濃霧一般產生于午夜及早晨,連續(xù)最長3天,最短1小時。
行政區(qū)劃
鼓浪嶼街道下轄2個社區(qū):龍頭社區(qū)(東部)、內厝社區(qū)(西部)。
交通
島上觀光車路線景區(qū)交通:鼓浪嶼已修好一條環(huán)島路,全長6公里,由道路、隧道、曲橋組成,以電瓶車代步。[7]
環(huán)島路線:
路線1:環(huán)島路以輪渡碼頭為起點,向東往皓月園-大德記浴場-觀海園-菽莊花園-港仔后浴場-英雄山隧道-鼓浪石-鼓浪別墅-華僑亞熱帶植物引種園-工藝美術學校-內厝澳-燕尾山-三丘田旅游碼頭-海底世界-輪渡碼頭;向西反之亦然。
路線2:輪渡碼頭-三丘田碼頭-沙灘球場、工藝美術學院-鼓浪別墅-菽莊花園-輪渡碼頭。
路線3:輪渡碼頭-菽莊花園。
公交線路1、廈門市民乘2、3、4、8、10、19A、19B、25、29、30、31、32、51、71、97、107、116、118、127、139、655、841、946、950等路線,到達輪渡郵局站、輪渡站下車,即可從廈門輪渡碼頭乘坐輪渡,約5分鐘即可到達鼓浪嶼鋼琴碼頭。
序號 | 線路 | 起訖點 | 首末班時間 | 備注 |
輪渡公交場站【終點站】 |
1 | 廈門10路 | 烏石浦油畫村總站←→輪渡公交場站 | 烏石浦油畫村總站首班06:10末班22:50輪渡公交場站首班05:45末班23:10 | |
2 | 廈門11路 | 火炬園←→輪渡公交場站 | 火炬園首班05:40末班22:30輪渡公交場站首班06:20末班23:10 | |
3 | 廈門30路 | 會展北公交場站←→輪渡公交場站 | 會展北公交場站首班06:00末班01:00輪渡公交場站首班06:45末班01:00 | |
展開表格2、外地游客乘11、22、51、59、84、87、107、655、841、842、847、856、858、946、954、955等公交車到郵輪中心站、東渡狐尾山站下車,之后從東渡郵輪中心擺渡上島。
3、外地游客乘805、818、827、842、846、850、898公交車到嵩嶼公交場站(嵩嶼碼頭站)下車,即可在海滄嵩嶼碼頭乘輪渡前往鼓浪嶼。
過度航線
鼓浪嶼
自2014年10月20日起,廈鼓輪渡航線將進行調整,鷺江道輪渡碼頭只保留居民專線、旅游客運夜航航班;開通兩條新的客運航線,即東渡郵輪碼頭至鼓浪嶼三丘田碼頭和東渡郵輪碼頭至鼓浪嶼內厝澳碼頭航線。調整后,廈鼓輪渡航線將執(zhí)行新的航班時刻表。外地游客將由原來的輪渡碼頭改從東渡郵輪碼頭和海滄嵩嶼碼頭乘輪渡前往鼓浪嶼。[8]2015年01月01日起,部分與鼓浪嶼居民日常生活、學習等密切關聯(lián)的非廈門市居民,也可8元上鼓浪嶼,已有近700人通過了相關申請。鷺江道輪渡碼頭往鼓浪嶼運送游客的任務調整到東渡郵輪碼頭和海滄嵩嶼碼頭。鷺江道輪渡碼頭只保留居民專線、旅游客運夜航航班和異常天氣及特殊情況應急疏運。

鼓浪嶼
提醒:游客若是白天登島,夜航時間離島,無需補票。此外15:00~18:30為鼓浪嶼返程出島高峰,排隊檢票候船時間較長,請游客提前安排好行程。
近代建筑群
建筑歷史鴉片戰(zhàn)爭以前,鼓浪嶼曾長期是一座人煙稀少的荒島。直至宋元時期,才有“圓沙洲”的名稱,明時始用“鼓浪嶼”名稱。島上多為半漁半農經濟,最初的房屋也多是十分簡陋的民房。閩南三角區(qū)的原始民居形式,自然影響鼓浪嶼的民房形式。因而,在外國人進入鼓浪嶼以前,島上的房屋與大陸本土——閩南沿海金三角(廈門、漳州、泉州)的房屋形式沒有差別。這種形式,在一些保留完好的村莊中依然可見。即使在現代化的鼓浪嶼島上,也還有二進、四進的古老民居建筑群存在。[9]
1843~1902年西方建筑的涌現。明末清初直至鴉片戰(zhàn)爭,鼓浪嶼的建筑開始發(fā)生變化。在廈門成為通商口岸之后,外國殖民主義者紛紛來鼓浪嶼定居或暫居。鼓浪嶼成了他們擇地發(fā)展的首選地點。鼓浪嶼有優(yōu)越的地理、氣候和風景條件,非常適宜居住,因而,直至目前為止,鼓浪嶼建筑的90%都是居住建筑。外國人染指鼓浪嶼,先是租用民房,行使管理教堂、學校、醫(yī)院等權力,至實力發(fā)展、能站穩(wěn)腳跟以后,才陸續(xù)建造教會學校、教會醫(yī)院、教堂、圣教書局、領事館。當然,最大量建造的還是公館、別墅等居住建筑。大量早期出國謀生的華僑在事業(yè)有成之后也紛紛回到閩南祖籍,選中了鼓浪嶼為最佳的落腳點,紛紛投資鼓浪嶼,興建了很多離宮別館。有很多建筑的規(guī)模是十分巨大的,超出了外國人,耗資也是十分昂貴的,往往選擇最為上等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術。在鼓浪嶼島上,這些規(guī)模宏大的離宮別館許多已由政府改作公共性建筑使用。[9]
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和鼓浪嶼區(qū)政府接管了部分大型建筑,經過改造、裝修,部分公共性場所已煥然一新。例如,原來巨大無比的“白宮式”建筑——林鶴壽的“八卦樓”改為鼓浪嶼風琴博物館。很多較大型公館、別墅的不經意創(chuàng)造出來的造型經過幾次經意的裝修、改造,已經改作合其造型、功能的建筑物并且成為鼓浪嶼上有意義、有標志性的建筑。[9]

歐陸建筑
在鼓浪嶼島上有70%左右是21世紀初至二三十年代建造的。除外國人及華僑建筑外,本地軍民也紛紛造屋蓋房。有些本地的名人、富戶,往往請外國的設計師設計圖紙,或者套用現成的圖紙,或者模仿周圍的房屋形式,建造的住宅往往規(guī)模宏大,裝修艷麗,做工亦很講究。除居住建筑外,一些華僑也投資興建了很多公用事業(yè)類建筑,創(chuàng)辦了建筑公司,組建了一些施工隊伍,開發(fā)建設了很多道路街區(qū)和店面。比較著名的華僑實業(yè)家黃奕住、李清泉、黃仲訓等人,在鼓浪嶼投以巨款,發(fā)展房地產業(yè),建設開發(fā)出售住宅,創(chuàng)辦電話、電報公司及自來水廠、碼頭等公共事業(yè)??箲?zhàn)前,鼓浪嶼樓房錯落有致、造型迥異??箲?zhàn)時期與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一些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毀壞。[9]島上建筑海天堂構
鼓浪嶼福音堂
與上述名勝景點不同,這些老房子今大多為私人住宅,少部分為營業(yè)酒店,并不接受游客參觀。
林氏府(八角樓):位于鹿礁路11-19號。原主人板橋林家林爾嘉。林氏府副樓已于2006年5月倒塌。
英國領事館位于鹿礁路14號。
日本領事館:位于鹿礁路26號。
天主堂:位于鹿礁路34號,建于1916年。為哥特式建筑。
美國領事館:位于三明路26號?,F為酒店。
番婆樓:位于安海路36號,建于1927年。原主人旅菲華僑許經權。
楊家園:跨安海路4號至鼓新路27~29號。建于1913年。
八卦樓:位于鼓新路43號。建于1907年。是鼓浪嶼標志建筑。原主人為林爾嘉的堂弟林鶴壽。是廈門市博物館、管風琴博物館。
船樓:位于鼓新路48號。原主人醫(yī)生黃大辟。
匯豐銀行經理公館:位于鼓新路57號。建于1876年。
林屋:位于泉州路82號。原主人林振勛。
金瓜樓:位于泉州路99號。原主人菲律賓華僑黃賜敏。
觀海別墅:位于田尾路17號。建于1918年。原為丹麥大北電報局公司經理公寓。
三一堂:位于筆山洞口。建于1934年。
怡園:位于福建路24號。原主人為詩人林鶴年。
黃榮遠堂:位于福建路32號。原主人菲律賓華僑施光、黃仲訓。建于1920年?,F為廈門演藝職業(yè)學院。
海天堂構:位于福建路42號。建于上世紀20年代。原主人菲律賓華僑黃秀烺和他的同鄉(xiāng)黃念憶。
白家別墅:位于復興路,原主人白登弼。
廖家別墅:位于漳州路44號,原主人廖翠鳳。1919年8月,林語堂和該樓主人家的小姐廖翠鳳在此結婚。
瞰青別墅:位于永春路71號。建于1918年。原主人黃仲訓。1949年,瞰青別墅作為蔣介石的“行轅”裝修一新。后因局勢變化太快,蔣介石只于7月23日在此逗留一晚。1962年,郭沫若曾在此寫《鄭成功》劇本。此樓現為鄭成功紀念館的藏書資料室。
西林別墅:位于永春路73號,建于1926年。現為鄭成功紀念館。
圃庵:位于雞山路16號,原主人鋼琴家殷承宗。
容(榕)谷:位于旗山路7號,原主人李清泉。
黃家花園:位于晃巖路25號,建于1918年至1923年間,原主人華僑巨商、“印尼糖王”黃亦住。五十年代,這里為廈門政府的“國賓館”,接待過鄧小平、尼克松、李光耀等國家政要。
公審會堂:位于筆山路1-3號。
林文慶別墅:筆山路5號。原主人新加坡華僑林文慶。
觀彩樓:位于筆山路6號。
亦足山莊:位于筆山路9號,原主人越南華僑許澗,建于20世紀20年代。
春草堂:位于筆山路17號,原主人廈門建筑公會會長許春草。
歷史文化
文化遺產
我愛我的鼓浪嶼
自鼓浪嶼被評為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qū)后,鼓浪嶼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已經被提上議程。相關部門將著手啟動鼓浪嶼申報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申遺主題確定為:社會變革中的歷史見證。2011年05月13日上午,鼓浪嶼—萬石山風景名勝區(qū)管委會負責人介紹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相關情況表示,鼓浪嶼申遺,保護永遠是第一位的。2016年2月1日,中國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處函告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正式推薦“福建鼓浪嶼”作為2017年文化遺產項目。
2017年7月2日至12日,第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在波蘭歷史文化名城克拉科夫舉辦,包括中國鼓浪嶼在內的各國申遺項目,將在大會上審議。
2017年7月8日,“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qū)”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5]。
2021年7月22日,省政府日前正式批復同意《鼓浪嶼歷史文化街區(qū)保護規(guī)劃》:鼓浪嶼歷史文化街區(qū)保護范圍總面積為1202.2公頃。其中,核心保護范圍與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地的遺產區(qū)范圍一致,面積為316.2公頃;建設控制地帶與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地的緩沖區(qū)范圍一致,面積為886.0公頃。
文化傳播從19世紀中葉起,伴隨著基督教的傳播,西方音樂開始涌進鼓浪嶼,與鼓浪嶼優(yōu)雅的人居環(huán)境相融合,造就了鼓浪嶼今日的音樂傳統(tǒng),培養(yǎng)出周淑安、林俊卿、殷承宗、陳佐煌、許斐平等一大批杰出的音樂家。如今,鼓浪嶼的人均鋼琴擁有率為全國第一,島上有100多個音樂世家,2002年鼓浪嶼被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命名為“音樂之島”。有國內僅有、國際一流的鋼琴博物館,常年舉辦鼓浪嶼鋼琴節(jié)暨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美國音樂周等重大音樂活動。
2013年12月28日,在鼓浪嶼音樂廳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我愛我的鼓浪嶼——歲月回響》——2014年新年音樂會。音樂會由鼓浪嶼街道辦事處主辦,廈門二中校友會和鼓浪嶼音樂廳協(xié)辦,鼓浪語音樂沙龍承辦。
2020年6月,參加天貓618,把當地街區(qū)特色美食打包送往全國,為所在城市新添一張數字化文化名片。[13]
博餅文化中秋博餅是每年中秋節(jié)廈門要舉行的傳統(tǒng)活動。
據說在300多年前鄭成功據廈抗清,鄭的部將洪旭為了寬釋士兵愁緒,激勵鼓舞士氣,利于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于是與當年駐扎在今洪本部33~44號的后部衙堂屬員,經過一番推敲,巧妙設計中秋會餅,讓全體將士在涼爽的中秋夜晚歡快拼搏。
戲餅以“會”計算,一般一“會”以四五人為宜。“會”餅模仿科舉制,設狀元餅(最大的)一個、對堂(榜眼)餅二個、三紅(探花)餅四個、四進(進士)餅八個、二舉(舉人)餅16個、一秀(秀才)餅32個。這是象征古代四級科舉考試。古代府級考試及第的童生稱秀才;鄉(xiāng)試(省級)考中者稱舉人;在京師禮部會度及第者稱貢生;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度及第者稱進士,其中又分三甲:一甲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俗稱三鼎甲或三及第;二甲名額較多,三甲就更多了。古代皇帝點狀元,既看才,又看貌,還要推敲,考究姓氏和名字,如1424年,甲辰科殿試,狀元為孫曰恭,明成祖覺得曰恭合在一起是“暴”字,不吉利,將他降為第三名,將第三名的邢寬易改為狀元。這說明狀元不一定是“才高八斗,貌若潘安”之輩,而第三名是有真才實學,所以廈門會餅中的“三紅”質量特別好,寓意在此。一套會餅共63塊,是根據“三多九如”而來的,三和九是我國民間的吉利數。
源于廈門的“博餅”,隨鄭成功收復臺灣,300年多來臺灣也很盛行。
主要景觀
景區(qū)活動2021年7月8日是鼓浪嶼申遺成功四周年,“百年建筑魅力世遺——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圖片展”在廈門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大學路182號曾呈奎樓中庭)開展,慶祝申遺成功四周年。展覽將持續(xù)至2021年7月30日。
風景名勝鼓浪嶼代表景點有: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毓園、鼓浪石、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廈門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等。融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于一體,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福建“十佳”風景區(qū)之首。著名詩人王心鑒的《鼓浪行》一詩,寫到“世外有鷺嶼,巉巖鎮(zhèn)海門。碧波連碧空,白帆載白云。片瓦曰古寺,只榕若重林。撫琴思國士,竹影拭劍痕?!奔凑f明了鼓浪嶼的厚重歷史和秀美風景。隨著廈門的發(fā)展,鼓浪嶼成為觀光、度假、旅游、購物、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的海島風景文化旅游區(qū)。2007年05月08日被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被國家地理雜志評選為“中國最美五大城區(qū)之首”。[9]
簡介 | 圖片 |
日光巖: 俗稱“巖仔山”,別名“晃巖”,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到晃巖,看到這里的景色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之為“日光巖”。日光巖游覽區(qū)由日光巖和琴園兩個部分組成。日光巖聳峙于鼓浪嶼中部偏南,是由兩塊巨石一豎一橫相倚而立,成為龍頭山的頂峰,海拔92.7米,為鼓浪嶼最高峰。日光巖寺,俗稱“一片瓦”,實際是一個天然石洞,以一巨石為頂,后依山形地勢建起寺廟的,具體時間是明朝正德年間萬歷十四年。日光巖寺屢毀屢建,清同治年間,建圓明殿,祀彌勒,并在廟前建一八角亭,上掛“日光寺”匾。解放后,圓明殿改為念佛堂,大雄寶殿是1917年建的。 | 
合并圖冊 |
菽莊花園: 坐落在鼓浪嶼港仔后,建于1913年,主人林永嘉,又名叔臧,園名即以他的名字諧音而命名。1894年甲午戰(zhàn)爭清廷失敗,翌年割臺灣給日本,林維源及其子叔臧不愿當亡國奴,遷到鼓浪嶼居住。其后,叔臧建了這座花園。菽莊花園總面積20328平方米,其中水域3352平方米,建筑物2451平方米。 | |
皓月園: 位于鼓浪嶼東部的覆鼎巖海濱,占地3萬平方米,沿鷺江之濱鋪開,這是以海濱沙灘、巖石、綠樹、亭閣展布的庭園。始建于1985年,園以《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寢不寐,皓月透素幃”詩句取名“皓月園”。園內有長13.7米、高4.7米、耗銅18噸的一座鄭成功及其部將巨型銅雕像。這座巨型銅雕,除鄭成功及其分立左右的部將陳澤、陳廣、陳永華、楊朝棟比真實體量略大外,其余各路兵馬都朝兩側延伸。 | 
皓月園 |
古避暑洞兩旁石壁支起從天而降的花崗巖巨石,給人泰山壓頂之感,十分險峻。上面“古避暑洞”四個字是清末臺灣文人施士潔題寫的。石洞明亮干燥、通風清爽。穿過古避暑洞,向左拐,有一座窈窕小亭,撐起細細腰骨,把巖石當作涼臺,名叫“傘亭”可供游客遮陽避雨。 | 
古避暑洞 |
龍頭山寨: 日光巖又稱龍頭山,與廈門的虎頭山隔海相望,一龍一虎把守廈門港,叫“龍虎守江”。這里原有一座“旭亭”早已毀坦。臺灣石國球寫一篇《旭亭記》。這個寨門是鄭成功當年屯兵鼓浪嶼的“龍頭山寨”的寨門,巖石上的圓孔是士兵搭架帳篷開鑿的,前國民黨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將軍見景生情,命筆寫下了七絕:“心存只手補天工,八閩屯兵今古同;當年古壘依然在,日光巖下憶英雄?!睂︵嵆晒澝喇惓!2淘嘞壬灿幸皇灼呓^:“叱咤天風鎮(zhèn)海濤,指揮若定陣云高。蟲沙猿鶴有時盡,正氣觥觥不可淘?!逼渲校跋x沙猿鶴”指從軍征戰(zhàn)者。 | 
合并圖冊 |
展開表格代表人物
簡介 | 圖片 |
胡友義: 1936年出生,自青年時代去比利時布魯塞爾某學院學習音樂,并多年在國外從事音樂研究?,F定居澳大利亞,所居別墅起名為“胡氏山莊”?,F經常往返于廈門、澳大利亞。 | 
鼓浪嶼 |
許興艾: 出生于1976年11月22日,3歲隨父親許斐星和母親劉錦媛學琴。4歲在鼓浪嶼三一堂做首次演出,并取得意外的成功。后師從其叔許斐平。 | 
許興艾 |
林巧稚 : (1901年12月23日~1983年04月22日),萬嬰之母,醫(yī)學家、中國婦產科學的主要開拓者之一。林巧稚終身未嫁 ,她是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第一位中國籍婦產科主任及首屆中國科學院唯一的女學部委員(院士)。 | 
林巧稚 |
鼓浪嶼音樂人才輩出,有鋼琴家殷承宗、許斐星、許斐平等。中國第一位女聲樂家、指揮家周淑安,聲樂家、歌唱家林俊卿,男低音歌唱家吳天球,指揮家陳佐湟,還有李嘉祿、卓一龍等。 |
旅游信息
輪渡線路及費用東渡郵輪中心碼頭提供兩條航線:
1.東渡郵輪中心碼頭至鼓浪嶼三丘田碼頭航線。每20分鐘一班,票價35元往返,東渡郵輪中心碼頭發(fā)船,首末班時間07:10~17:30(冬季)18:30(夏季)。
2.東渡郵輪中心碼頭至鼓浪嶼內厝澳碼頭航線。每20分鐘一班,往返票價包括35元(普通船)和50元(豪華船)兩種,其中每小時逢50分的航班為35元,東渡郵輪中心發(fā)船,首末班時間07:10~17:30(冬季)18:30(夏季)。
海滄嵩嶼碼頭提供一條往返航線:
海滄嵩嶼碼頭至鼓浪嶼內厝澳碼頭航班,逢30分和50分發(fā)船,票價30元往返,首班07:30,末班17:50(冬季)、18:50(夏季)。
不論游客是走哪條航線登島,出島都可選擇任意一條“反向”的旅游航線,無視差價,不需補票。
晚上前往鼓浪嶼游客就要改走鷺江道輪渡碼頭-鼓浪嶼三丘田碼頭
。請注意,在鷺江道輪渡碼頭,游客要走2號廳。廈鼓游客夜間航線航班(鷺江道輪渡碼頭-鼓浪嶼三丘田碼頭),票價也是35元往返,但使用豪華船,和白天一樣實行航班制船票。鷺江道輪渡碼頭2號廳發(fā)船,首班17:50(冬季)、18:50(夏季),在20:50之前都是每20分鐘一班,21:15~23:45為每半小時一班;鼓浪嶼三丘田碼頭發(fā)船,首班18:00(冬季)、19:00(夏季),19:00~21:00為每20分鐘一班,21:00~00:00為每半小時一班。游客通宵航線航班(鷺江道輪渡碼頭-鼓浪嶼三丘田碼頭)
:票價35元往返。鷺江道輪渡碼頭2號廳發(fā)船,00:15~6:15每小時一班,末班06:30;鼓浪嶼三丘田碼頭發(fā)船,00:30~06:30每小時一班,末班07:00。再次提醒游客朋友,若是白天登島,夜航時間離島,無需補票。此外15:00至18:30為鼓浪嶼返程出島高峰,排隊檢票、候船時間較長,請游客提前安排好行程。
廈門本地居民和在廈門工作、就學人士憑有效證件在各碼頭購票乘船往返鼓浪嶼均為8元/人。[10]
門票價格上島船票:外地游客35元,從東渡上島(晚上五點半后可從輪渡上島);本地游客憑身份證、暫住證、醫(yī)??ǖ扔行ёC伯仍從輪渡上島,票價8元。景區(qū)核心景點票務信息:日光巖:60元/人;菽莊花園(含鋼琴博物館):30元/人;皓月園:15元/人;風琴博物館:20元/人;國際刻字館:10元/人。鼓浪嶼核心景點套票(以上五景點聯(lián)票):100元/人。
日光巖60元,菽莊花園30元。皓月園30元。(三個地方的套票100元)海天堂60元。風琴博物館20元。[10]
從2018年10月1日起,廈門鼓浪嶼景區(qū)聯(lián)票價格由100元降為90元,其中日光巖由60元降為50元,皓月園由15元降為10元,風琴館由20元降為15元,刻字館由10元降為5元。[11]
優(yōu)惠信息全國醫(yī)護工作者(包括港澳臺)憑有效證件(醫(yī)師執(zhí)業(yè)證書或護士執(zhí)業(yè)證書)及其直系親屬(含隨行父母、配偶、子女,持戶口本、結婚證、出生證明等相關證明文件)均可享受此優(yōu)惠。
優(yōu)惠內容包括:
1、過渡免費。符合條件的優(yōu)惠對象可以免費乘坐鼓浪嶼過渡的相應航線,具體優(yōu)惠細則詳見廈門輪渡有限公司官網通知。
2、國有景點及特色景點免費。鼓浪嶼島上核心景點包括菽莊花園、日光巖、皓月園、八卦樓風琴博物館、刻字館,鼓浪嶼特色景點包括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海天堂構、中國唱片博物館對優(yōu)惠對象免費開放,憑有效證件及證明進入。
3、部分家庭旅館住宿免費。鼓浪嶼島上部分家庭旅館將對參加湖北防疫等醫(yī)護人員提供一定天數免費住宿,旅館名單及預訂辦法將陸續(xù)在鼓浪嶼管委會官方網站公布。其中,對醫(yī)護人員免費開放的,還將包括部分“網紅”家庭旅館!
獲得榮譽
2020年6月,全國5A級景區(qū)品牌100強發(fā)布,鼓浪嶼排名第20位。[12]
2020年11月4日,在杭州余杭良渚古城遺址召開的2020年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年會暨世界文化遺產城市市長論壇上,鼓浪嶼獲得四星等級。[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