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田驛,地處湖南省耒陽市,為湘南重要驛站之一,赴梅嶺至兩廣多取道于此。相傳,唐代大詩人杜甫就是在方田驛一帶死在驛站附近的江舟之中。清代更名為龍王廟,現(xiàn)叫龍市村,行政區(qū)屬湖南省耒陽市新市鎮(zhèn),自古以來便為重要的水陸碼頭集散地,保留有古色古樸的古街道。為紀(jì)念偉大詩人杜甫,現(xiàn)龍市村村民正著力在原龍王廟寺基礎(chǔ)上建設(shè)“望甫亭”和“杜工部驛館”。

外文名

fangtingyi

所在地

湖南省耒陽市

用途

水陸碼頭集散地

基本信息

方田驛

方田驛畫冊

方田驛,舊在耒陽縣(今湖南省耒陽市新市鎮(zhèn)龍市村)北,自古以來為湘南重要驛站之一,又因傍臨耒水,系重要的水陸交通要道。唐代以前,人們赴梅嶺至兩廣多取道于此(由長江而湘江再耒水,方田驛恰位耒水S形中部)。相傳唐代大詩人杜甫就是在方田驛一帶度過了他生命最后的日子,死在驛站附近的江舟之中。

杜甫晚年貧病交加,流離失所,輾轉(zhuǎn)于湖南湖北之間,趕上水災(zāi)?!杜f唐書》卷190載:“甫以其家避亂荊楚,扁舟下峽,未維舟而江陵亂,乃沂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陽,甫嘗游岳廟,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瘪珀柨h的聶縣令得知杜甫的境遇,親自駕船迎接杜甫。這一情節(jié)杜甫在其寫方田驛的五言古詩的標(biāo)題中有如下表述:“聶耒陽以仆阻水,書致酒肉,療饑荒江,詩得代懷,興盡本韻,至縣呈聶令,陸路去方田驛四十里,舟行一日,時屬江漲,泊于方田。這首五言詩實際上是為答謝聶縣令而作。后來,杜甫以舟為家,窮困潦倒,唐代宗大歷五年(770年)卒,享年59歲。

傳說典故

杜甫一生漂泊,晚年貧病交加。去世以后還曾“旅葬岳陽”,后遷墓于河南鞏縣家鄉(xiāng),一代詩圣終于魂歸故土。因此,在湖南岳陽平江縣和河南鞏縣都有杜甫墓。

關(guān)于杜甫之死,歷來說法不一。據(jù)2004年8月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湖南省社會科學(xué)院毛炳漢所著《文學(xué)思辨錄》最新考證成果,認(rèn)為杜甫病卒于潭(長沙)岳(岳陽)之間的平江縣。然而,不管怎樣,杜甫曾泊舟方田,有杜詩為證,也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