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蘇溝村坐落于一條東西走向的溝北岸,又因杜、蘇兩姓人家先居為村,故名。清道光年間曾以杜蘇堡為村名。有554戶,1712口人,1255畝耕地。

歷史文化

該村歷史古老悠久,平時人們在田野勞動,常有陶、罐、鼎、刀、劍、青銅器等文物出土。相傳隋唐時期,秦王李世民曾駐軍該村,留下“打滾場”、“較場”、“秀女溝”等傳說。

“打滾場”的傳說遠近聞名。有史以來,村人收割小麥前總要先備好打麥場,即在打麥場撒麥秸噴水碾壓,使場面土層堅實,打麥時不易起土。李世民率民到村后,其坐騎偶臥于該打麥場上打滾,過后人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此打麥場地而堅硬光滑,再不用灑水碾壓,年年如此?!按驖L場”軼事至今還在當?shù)亓鱾髦?/p>

村中的金代石碑銘刻有杜順修建菩薩廟的典故。

清代道光皇帝頒旨為任兩廣鹽督的“高門儒生”之母建造的張氏貞節(jié)牌坊現(xiàn)在還基本完好。

1945年10月,晉冀魯豫軍區(qū)四縱隊司令員陳賡率部進駐霍州,司令部就駐扎在該村,指揮解放霍縣的戰(zhàn)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