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心,漢語詞匯。 拼音:fù xīn 出自《詩·周南·兔罝》,意為“指心腹。左右親信”。 釋義:1. 肚腹與心臟,皆人體重要器官。亦比喻賢智策謀之臣。2. 指親信。3. 猶言至誠之心。4. 比喻近中心的重要地區(qū)。
腹心相關(guān)的文章
衛(wèi)隊,漢語詞語,拼音wèi duì,意思是執(zhí)行警衛(wèi)任務(wù)的部隊。舊時軍政機關(guān)和高級軍官用來保護自己的部隊或警衛(wèi)人員。出自《三人行》、《大林和小林》。
普法戰(zhàn)爭(英語:Franco-Prussian War),在法國稱1870年法德戰(zhàn)爭(法語:Guerre franco-allemande de 1870),在德國稱德法戰(zhàn)爭(德語:Deutsch-Franz?sischer Krieg),是普魯士王國為了統(tǒng)一德國,并與法蘭西第二帝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quán)
德黑蘭(波斯語:??????、Tehrān 英文:Tehran)是伊朗的首都,同時也是德黑蘭省省會,總?cè)丝谶_8,429,807人,是伊朗最大的城市,也是西亞地區(qū)最大的城市之一。
伯父是漢語中對父親的哥哥的稱呼,也可以指大伯子,即丈夫的哥哥。在英文中,伯父與叔父、舅父等統(tǒng)稱為Uncle。伯父妻子則稱為「伯姆」、「伯娘」或「伯母」。此外,「伯父」、「伯伯」、「阿伯」也可以作為對比自己父親年紀(jì)大的男性長輩的尊稱,如「世伯」。同時,「伯伯」、「阿伯」也是對一般中老年男性的稱呼。
李治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5個義項唐朝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649年7月15日-683年12月27日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母為文德順圣皇后長孫氏,皇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同母弟。貞觀二年(628年)六月,李治出生于東宮麗正殿。貞觀五年(631年)封晉王,后皇太子李承乾與次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于貞觀十七年(643年)被冊為皇太子

尚可名片
這家伙太懶了,什么都沒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