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韓信草,中藥名。為玄參科植物光葉蝴蝶草Torenia glabra Osbeck的全草。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散瘀之功效。用于熱咳,黃疸,瀉痢,血淋,疔毒,蛇傷,跌打損傷。

中文名

水韓信草

被子植物門

性狀

邊緣具帶短尖的圓鋸齒,基部突然收縮

藥品類別

中藥

適應

熱咳,黃疸,瀉痢,血淋,疔毒,蛇傷,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植物界

別名

藍花草

雙子葉植物綱

光葉蝴蝶草

玄參科

管狀花目

蝴蝶草屬

采集時間

夏、秋季采收

毒性

無毒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甘、微苦,性涼。

歸經(jīng)

歸肝、膽、肺經(jīng)。

功效

清熱利濕,解毒,散瘀。

主治

用于熱咳,黃疸,瀉痢,血淋,疔毒,蛇傷,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1、治風濕咳嗽:水韓信草30g,兔耳風15g。水煎服。

2、治黃疸:水韓信草60g,梔子12g。水煎服。

3、治血淋:水韓信草30g,車前草30g。水煎服。

4、治疔毒、蛇咬傷:水韓信草適量。搗敷患處。(1-4方出自《四川中藥志》1982年)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形態(tài)特性

水韓信草又名:光蝴蝶草、光葉翼萼、光葉藍豬草。匍匐或多少直立草本,節(jié)上生根;分枝多,長而纖細。葉具長2-8毫米之柄;葉片三角狀卵形、長卵形或卵圓形,長1.5-3.2厘米,寬1-2厘米,邊緣具帶短尖的圓鋸齒;基部突然收縮,多少截形或?qū)捫ㄐ危瑹o毛或疏被柔毛。花具長0.5-2厘米之梗,單朵腋生或頂生,抑或排列成傘形花序;萼具5枚寬略超過1毫米而多少下延之翅,長0.8-1.5厘米,果期長1.5-2厘米;萼齒2枚,長三角形,先端漸尖,果期開裂成5枚小尖齒;花冠長1.5-2.5厘米,其超出萼齒的部分長4-10毫米,紫紅色或藍紫色;前方一對花絲各具1枚長1-2毫米之線狀附屬物。花果期5月至次年1月。

生長環(huán)境

生于山谷,路旁及潮濕草地上。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地。

相關論述

《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清熱解毒,利濕,活血。用于疔瘡腫毒,蛇傷,熱咳,黃疸,血淋,跌打損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