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大閘蟹,泛指產(chǎn)自江西上饒鄱陽湖水系的大閘蟹,鄱陽湖大閘蟹以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為顯著特點,以其大、肥、鮮、甜而聞名于世。

中文名

鄱陽湖大閘蟹

外文名

Poyang lake hairy crabs

動物界

分布區(qū)域

江西上饒鄱陽湖水系

十足目

節(jié)肢動物門

軟甲綱

主要生產(chǎn)

江西鄱陽湖

生活環(huán)境

水生動物

歷史由來

中國已有近5000多年的吃蟹歷史。在長江三角洲,考古工作者在對上海青浦的淞澤文化、浙江余杭的良渚文化層的發(fā)掘時發(fā)現(xiàn),在我們的先民食用的廢棄物中,就有大量的河蟹蟹殼。這表明中國人吃蟹的歷史十分悠久,而西歐、北美的一些國家至今還不敢吃河蟹。

物種對比

對比維度

鄱陽湖大閘蟹陽澄湖大閘蟹
外觀

分布區(qū)域江西上饒鄱陽湖水系黃海、東海
十足目十足目

顯著特點

大閘蟹以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為顯著特點,因大、肥、鮮、甜而聞名于世,且歷史悠久,尤以九江地區(qū)鄱陽湖水域所產(chǎn)螃蟹極負盛名。唐代韓駒有《謝江州陸簽判寄糖蟹》詩二 首,到了宋代更有天臺徐似道游廬 山,吃鄱陽湖螃蟹,留下了傳世佳句: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亦知二者古難并,到得九江吾事足。廬山偃蹇坐吾前,螃蟹郭索來酒邊。持螯把酒與山對,世無此樂三百年。時人愛畫陶靖節(jié),菊繞樂籬手親折。何如更畫我持螯,共對廬山作三絕。九江產(chǎn)鄱陽螃蟹可以和廬山相提并論,宋代文人岳珂曰:九江霜蟹比他處墨,膏凝溢,名冠食譜,并留有《螃蟹》一詩,朱子弟子曹彥《望廬山》詩:暮年秋色戀江鄉(xiāng),酒熟魚肥蟹著黃。體現(xiàn)了老年的他對故鄉(xiāng)的山山水水及特產(chǎn)螃蟹的懷念之情。

飲食習(xí)俗

吃大閘蟹是一種季節(jié)性的享受,唐代詩人李白曾贊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饕客們怎可錯過這個大快朵頤的好時機,這不吃大閘蟹的季節(jié)又到了!俗語說:“秋風(fēng)起,蟹腳癢,九月圓臍十月尖?!本旁乱炒菩?,這時雌蟹黃滿肉厚;十月要吃雄蟹,這時雄蟹蟹臍呈尖形,膏足肉堅,有關(guān)大閘蟹的飲食文化又成為了大家的話題。

鄱陽湖大閘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