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堯寶(1892.11—1983.3)。又名李國富。福建泉州人。擅工藝。泉州市工藝美術公司綜合廠。1918年開始刻紙,歷任國營工藝美術廠刻紙車間主任、副廠長,福建泉州市工藝美術廠公司工藝美術家。出版有《李堯寶刻紙專集》,并制作各種工藝料絲燈等。

中文名

李堯寶

性別

出生日期

1892

去世日期

1983

出生地

福建泉州

職業(yè)

工藝美術家

代表作品

李堯寶刻紙專集

簡介

出生于泉州市鯉城區(qū)涂門街棋盤園,他能刻善畫,全面繼承了泉州刻紙技藝,而且汲取剪紙、堆塑、貼瓷、木刻、雕版、建筑、彩繪等藝術營養(yǎng),拓展題材,講究構圖、意象、線條和裝飾性,創(chuàng)造性綜合運用描、剪、刻、剔等手法,刀法遒勁細膩,線條極富韻律。他所創(chuàng)作的陰刻圖案,既是實用的油漆畫工具又是觀賞價值很高的刻紙藝術作品。20世紀20年代初,李堯寶應用刻紙技法鏤空刻制油漆畫樣稿的辦法創(chuàng)造出陰刻圖案,深受油漆畫同行的稱贊并采用,還被廣泛運用到了印花布、刺繡、木刻、石雕等行業(yè),當成工業(yè)紙模。1955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李堯寶刻紙集》,風行海內(nèi)外,一時洛陽紙貴。

刻紙殊榮

入選世界“非遺”

2009年與我國各地剪紙捆綁為“中國剪紙”項目入選世界“非遺”

早報訊(記者朱彩云)2009年,當人們熱烈慶祝泉州南音入選世界“非遺”名錄時,還有一門古老的泉州民間手藝在同一時間被列入世界“非遺”,那就是泉州刻紙!遺憾的是,到現(xiàn)今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這件事。

昨日,記者采訪了泉州刻紙大師李堯寶后人——黃麗鳳,她說,她也是這幾天才得到這一“遲來的喜訊”。文化部于2009年8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小禮堂舉行了“中國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項目頒證儀式”。隨后有消息傳來,2009年與泉州南音同時入選“非遺”名錄的“中國剪紙”這一項目,其中就涵蓋了泉州李堯寶刻紙!

福建文化部門透露,“中國剪紙”是以我國14個省、區(qū)、市剪紙“捆綁”在一起,聯(lián)合進行申報的。而福建的泉州李堯寶刻紙、寧德柘榮剪紙、漳浦剪紙這三項,都是“中國剪紙”中的一個子項。這或許就是為什么泉州李堯寶刻紙入選世界“非遺”,卻長時間鮮為人知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