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韓愈文集彙校箋注

作品類型

觸景生情

主題

抒懷

主題

感傷

寫景

月亮

植物

落葉

創(chuàng)作背景

《落葉一首送陳羽》當作于貞元七年(791年)。退之與陳羽貞元八年同科登進士第。此詩應是未登第時所作,故應為貞元七年秋所作。[2]

作品評價

朱彝尊《批韓詩》評曰:“此亦可謂拗律”。這首詩本為律詩,然音調拗折,格如古體,足見退之不循常格的藝術追求。詩中語言亦如古詩,且用疊字,使詩具樸拙韻味。正如蔣抱玄《評注韓昌黎詩集》所云:“不假斧鑿,自有風致?!?sup class="baike-reference">[2]

作者簡介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韓文公”。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登進士第,兩任節(jié)度推官,累官監(jiān)察御史,因論事被貶陽山。歷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其后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從祀孔廟。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一生著述頗豐,文學造詣極高,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在舊《廣東通志》中被稱為“廣東古八賢”之一。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后人寫作極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進學解》、《順宗實錄》等。

?

查看更多

參考資料

[1] (唐)韓愈著 . 韓昌黎全集 上 . 北京 :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9-01 . 56 .[2] 王軍選注 . 韓孟詩派選集 . 北京 : 北京師范學院出版社 ,1993-04 . 59 .[3] (唐)白居易等著;王一娟,傅紹良選注 . 白居易元稹韓愈柳宗元詩精選200首 . 太原 : 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5-10 . 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