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積木”是頭尾通過某種通用間接器相聯(lián)接的一串DNA。生物積木可以互相聯(lián)接而形成更高層次上的部件,甚至可以接入某一細胞的DNA之中,從而控制該細胞的活動。2010年5月,美國生物組織工程師們創(chuàng)造出一種組裝人造組織的新方法:利用“生物積木”——細胞磚塊進行堆砌,搭建人工器官構架。

外文名

BioBricks

概念

生物積木(BioBricks)

生物積木(BioBricks),也稱為“生物零件”,這個概念最早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實驗室湯姆·奈特教授提出的。

據(jù)說,湯姆·奈特關于生物積木的靈感,來自一種名叫“樂高”的游戲。這種發(fā)源于丹麥的塑料積木游戲,不同形狀和顏色的積木之間,可以通過凹凸接口連接起來。發(fā)揮兒童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才能,可以拼裝出各種各樣的造型,因此被稱為“魔術塑料積木”。

而所謂的“標準生物積木”,是一些簡單拼裝好了的,具有特定功能的DNA小片段——也可以看成具備某種性狀的積木單元。

研究歷史

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文特爾就開始和同事籌劃如何把生命分解到最基本的單元,然后重新拼裝出新的生命來。所謂的“最小化基因組工程”,就是其最著名的研究計劃之一??茖W家克萊格·文特爾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私營研究機構——位于華盛頓郊區(qū)的克萊格·文特爾生物技術研究所。

在此情況下,恩迪和奈特以及雷帝·賴特貝格、格納德·蘇斯曼在2003年共同創(chuàng)立了“國際合成生物學大賽(IGEM)”,用以鼓勵利用生物積木拼裝“智能”的生命系統(tǒng)。

2005年舉行的第一屆合成生物學大賽上,參賽選手利用生物積木創(chuàng)造出了很多令人稱奇的新鮮事物。包括人造血液,一種探測砷的生物傳感器,以及能夠在培養(yǎng)皿中像“有生命的計算機”那樣解開數(shù)學難題的細菌。

2006年,一隊本科生選手利用生物積木為大腸桿菌重新編程,讓它們在生長過程中聞起來像冬青樹,而成熟之后氣味如香蕉。他們把該拼裝成果命名為“香水菌”。

2008年,參賽者多達1000余名,來自2 1個國家。斯洛文尼亞的獲勝團隊利用生物積木重新拼裝,制造出了幽門螺桿菌的疫苗。幽門桿菌是一種寄生在胃部的細菌,它可以引起胃癌,現(xiàn)在還沒有找到適用于人類的此種疫苗。

截至2008年,文特爾和他的同事一起,已經(jīng)“拼接”出了無數(shù)的DNA片段——這是“生物積木”的最初原型。

2009年的盛況更是空前,最后的獲勝者是來自劍橋大學的設計團隊。他們發(fā)明了一種稱為“E.變色桿菌”的東西,這是通過大腸桿菌重新拼裝“生物積木”而得出的新生命體,它可以應激外界環(huán)境的不同毒素,呈現(xiàn)五種不同的色彩來。

原理

生物積木的拼裝誤差和計算機元件的組裝有所不同,前者是活的,具有生物進化的傾向,因此在繁殖的過程,其誤差是不可預測、不可控制。

打造方式

HST研究人員將細胞封裝在具備諸多醫(yī)學應用的聚合物聚乙二醇(PEG)中,打造出“生物積木”。他們采用的是液態(tài)形式、光照下變?yōu)槟z的聚合物,所以當涂敷聚乙二醇的細胞見光時,聚合物固化并將細胞包裹在其中,形成邊長100到500微米的立方體。

一旦細胞形成立方體形式,就可以用模板將其布置成特定形狀,模板由聚合物硅橡膠(PDMS)制成,該材料在多種醫(yī)療設備中均有應用。模板和細胞立方體一起再次涂敷聚乙二醇,隨著聚合物自身牢牢附著在模板表面,它就像膠水一樣將細胞立方體粘和在一起。

應用

搭建人工器官構架

由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健康科學與技術系打造的聚合物立方體的半球。

2010年5月15日,據(jù)麻省理工學院新聞報道,生物組織工程師們創(chuàng)造出一種組裝人造組織的新方法:利用‘生物積木’——細胞磚塊進行堆砌,搭建人工器官構架。

長久以來,生物組織工程學一直誓言要打造出新器官,以取代壞損肝臟、血管和其他身體部件。然而,如何使得細胞在實驗室培養(yǎng)皿中長成三維形狀而不是平層成為一個主要障礙。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健康科學與技術系(HST)的研究人員已經(jīng)提出了一個新方法來克服這一挑戰(zhàn):將活體細胞封裝在立方體內(nèi)然后布置成三維結構,就像孩子用積木搭建房屋那樣。

這項被稱為“微砌體(micromasonry)”的新技術采用一種類似混凝土的凝膠樣物質(zhì),使得細胞隨著它固化一同成為“磚塊”。這種微細胞磚具備打造人工組織或其他類型醫(yī)療設備的潛力。這項新技術則不需要任何特殊設備,可以在任何一間實驗室復制應用該技術。

用此方法可實現(xiàn)毛細血管功能的管狀組織,或有助于克服人造器官工程最持久的問題之一,即缺乏及時的血液供應。

其他

要使得這些人造組織得以臨床應用,短期內(nèi)的下一步就是要關注不同細胞類型和組織生長的可行性。研究人員現(xiàn)在正在這樣做,而且他們還探索了不同聚合物的應用,用以替代聚乙二醇并對細胞定位提供更多的控制。

擔憂

生物積木所面臨的一個困難是它所固有的生物進化傾向。一個電器部件,一旦設計完成,就可以在工廠中可靠地制造出來;而生物積木需要繁殖,而非制造,這個過程中可能產(chǎn)生一定范圍的誤差。同時,其他研究人員熱衷于同那些更為天然的“部件”打交道,盡管,他們采用不那么傳統(tǒng)的方式來組合這些天然部件。

此外,生物積木開放的形式,一旦落入黑客之手,制造出前所未有的超級細菌,給人類帶來的影響或許是毀滅性的。合成生物學以及其初級形式——轉基因技術,帶給人類的倫理爭議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