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具體來講,女丹分為七大派:第一,南岳魏夫人派。也叫存思派,以《黃庭經(jīng)》為宗。強(qiáng)調(diào)存思身神,積氣成真。第二,諶姆派。也叫外金丹派。由諶姆傳許遜、吳猛。奉許遜《石函記》、吳猛《銅符鐵券文》為經(jīng)典,傳天元神丹之燒煉服食,兼以符?修煉。第三,中條山老姆派。也叫劍術(shù)派。以劍術(shù)修煉成道,分“法劍”和“道劍”。第四,謝仙姑派。仙姑名謝自然,身為童女時(shí)即修道,所以又叫童女派。童女尚未行經(jīng),身中元?dú)庾匀怀錆M,可以不必筑基,可直接從辟谷、休糧、服氣、安神、靜坐入手,以清靜無為法得道,有《太清中黃真經(jīng)》專講此道。第五,曹真人派。曹真人即曹文逸,她以清心寡欲,神不外馳,專氣致柔,元和內(nèi)運(yùn)為宗旨,奉《靈源大道歌》為主經(jīng)。第六,元君派。也叫清靜派。元君為孫不二,也叫清靜散人。傳太陰煉形之法,從斬赤龍入手,有《孫不二元君法語》《坤道功夫次第詩》等專講此法。第七,女子雙修派。分上、中、下三乘,上乘有雙修雙成之訣,中乘有采陽補(bǔ)陰之術(shù),下乘有養(yǎng)陰駐顏之方。
由于女丹比較繁雜,加之長期的封建社會的思想束縛,婦女修煉比男子要困難得多,曾有許多有志于修煉的婦女誤入歧途,如“有籠統(tǒng)乾坤,不知與男丹有別者;有皈依玄門,以男子臍下一寸三分中之氣穴,誤指為女子玄關(guān)者;有不知女子修行,以斬赤龍為急務(wù)者;有自高自恃,不求明師口訣,妄斬赤龍者;有執(zhí)著玄關(guān),積氣成疾,反以致死者;有斬赤龍后不知男丹火候,功夫,次序者;有氣字未化,憂成包塊,尤想成仙者;有誤信三姑六婆,降仙,扛神,走陰,觀花,觀水之說,顛風(fēng)失性,或誘出淫室者;有暗引良女作人爐鼎,已作黃婆,因而自敗名節(jié)者;有良女為御女家所惑,甘作爐鼎,以求成仙,繼而敗名節(jié)者”見清賀龍?bào)J《女丹合編·序》??梢妺D女修煉與男子相比更需要極大的勇氣和堅(jiān)韌不拔的毅力。
目錄
女功全程一卷 陶秉福 撰
女丹合編九種十一卷 清 賀龍?bào)J 纂輯、清 彭瀚然 參訂、清 閻永和 校(據(jù)清光緒三十二年丙午(1906)重刊二仙庵藏版影印)
女丹合編通俗序一卷 清 賀龍?bào)J 撰
壺天性果女丹十則(又名女丹十則)一卷 清 清烈古佛 著
女金丹二卷 清 貞一子 撰
樵陽經(jīng)女工修煉一卷 清 傅金詮 述
女工煉己還丹圖說一卷 清 二峨山人 著
女丹要言一卷 清 傅金詮 輯
西池集一卷 清 圃春子 注、清 傅金詮 訂正
女丹詩集二卷
女丹詩集前編 清 傅金詮 輯
女丹詩集后編 清 積善堂 輯
女真丹訣一卷 清 陳永清 著
增演坤寧妙經(jīng)(全稱文昌宮群真增演真一坤寧妙經(jīng))二卷 清 倪受真 撰注(卷上第八節(jié)烈章、第十婦道章未刊)
坤鑒寶鏡一卷(民國八年己未(1919)初夏五畝園續(xù)輯)
卷上女金丹
清靜散人孫不二元君功夫次第 元 孫不二 撰
坤訣 元 孫不二 撰
丹陽真人馬祖女金丹詩十首 元 馬丹陽 撰
女丹歌 清 劉一明 撰
劉一明女丹法 清 劉一明 撰
丹陽真人馬祖諭女子修道淺說十一條 清 靈陽子 輯
坤元經(jīng)二種二卷(清光緒丙午三十二年(1906)刊本)
玄貞五皇姑女丹法言秘訣八章一卷
紫衣大道君斬龍淺說一卷
古書隱樓藏書二種二卷
女修正途十則(全稱西王母女修正途十則)一卷 唐 呂祖 題、元 孫不二 補(bǔ)述、清沈太虛 授、清 閔一得 注
泥丸李祖師女宗雙修寶筏一卷 清 沈太虛 述注、清 閔一得 重訂
女子道學(xué)小叢書
女功正法(原名增補(bǔ)金華直指女工正法)一卷 清 靈陽道人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