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隆慶青花瓷,即明代隆慶(公元1567—1572年,明穆宗朱載垕年號)時期產(chǎn)出的瓷器,款識為“大明隆慶年造”。

青花瓷和五彩瓷是隆慶官窯的主要產(chǎn)品,工藝制作精湛。青花完全承襲嘉靖風格,青花采用回青料,未署年款的青花瓷器,很難與嘉靖、萬歷朝的區(qū)別開來。這一時期已出現(xiàn)“官搭民燒”現(xiàn)象,刺激民窯發(fā)展,故隆慶民窯青花中的精品,已與官窯瓷相仿。

中文名

明隆慶青花瓷

年代

明隆慶

種類

陶瓷

款識

大明隆慶年造

特色

青花采用回青料

青料

故宮藏明隆慶青花龍鳳紋盒

隆慶青花以回青料為主。這時期的青料選料精細,煅燒技術(shù)純熟,在同樣使用回青的嘉靖、隆慶、萬歷三朝中,隆慶朝的青花發(fā)色藍中泛紫,濃重鮮艷,純正穩(wěn)定,回青料已被運用的爐火純青。

造型

隆慶青花與嘉靖朝相似,造型上比較有特點的有團龍紋提梁壺。主要器物有六方壺、花形盒、銀錠形盒、方勝形盒,多角形盒有四方、六方、八方形。文房用具有筆架、硯臺、水滴等。碗類有撇口、洗口、臥足、墩式和諸葛婉。其他還有盤、杯、缸、魚缸等。

官窯器傳世品很少,大器少見,多為盤碗之類。

民窯青花多小件器物。器形有所增多,如六方罐、瓜棱罐、鏤空古錢紋獅首紐蓋爐、多層套盒、各式蓋盒、蟋蟀蓋罐、方碟、軍持等,多承于嘉靖又有別于嘉靖。

紋飾

故宮藏明隆慶青花云龍紋蟋蟀罐

裝飾圖案基本沿襲前朝,但較其豪邁,畫意瀟灑,布局疏朗,繪畫技法主要采用單線平涂,填色工整,很少有溢出輪廓線外。還有用開光的形式來表現(xiàn)紋飾。

主體紋飾有團龍、云龍、雙龍戲珠、六龍、九龍、龍鳳、蟠螭、團螭、鴛鴦、玉兔、獅、虎、蜜蜂、梅花鹿、魚藻、鷺鷥、蓮荷、攀枝娃娃、仕女嬰戲、松下高士、瓜果、蕉葉、靈芝、松竹梅、雉雞牡丹、花枝盤壽等。隆慶朝創(chuàng)新和流行的圖案有行書詩句、垂枝花鳥、三鳳朝陽等。另外還出現(xiàn)了以馬、黃蜂、猴組成的紋飾,即寓意“馬上封侯”。

官窯器人物身材修長、神態(tài)飄逸。盤碗之類多用蟠螭紋作為邊飾。

民窯構(gòu)圖簡潔,多見山石蘭草、垂枝花鳥、玉兔月亮、松竹梅、蜂鹿、蟠螭等。

款識

“大明隆慶年造”款識

隆慶朝帶年款瓷器較少。官窯多書“大明隆慶年造”六字楷書款,有六字雙行雙圈款、六字雙行方欄款,大件器物口沿書六字橫行款和豎行款。也有少量的“隆慶年制”款和“隆慶年造”四字雙行方欄款。這也構(gòu)成了隆慶年號款的一個特色,“年造”多于“年制”,絕大多數(shù)位于器底。

民窯款、銘比嘉靖時更豐富,有年號款、寄托款、吉語款、頌贊款等。

隆慶款字中“隆”字右下部有的書“生”字,有的書“正”字。官窯款比劃粗重挺拔,頓挫有力,結(jié)構(gòu)嚴謹,藏鋒不露。色澤濃重鮮艷。民窯款書寫草率,字體密集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