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良功母節(jié)孝坊位于福建省金門縣金城鎮(zhèn)最繁華的街道上,是臺灣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牌坊,也是金門唯一的“國家”一級古跡,素有“臺閩第一坊”的美譽。

牌坊是清朝嘉慶十七年(1812年)時,因邱良功屢建奇功,獲得仁宗皇帝嘉許,除誥贈邱母一品夫人并欽準賜建節(jié)孝坊,建立牌坊的目的在表揚并流傳清朝浙江水師提督邱良功的母親許氏堅貞守節(jié)二十八年,撫育獨子成為國家棟梁,教子有功,可為鄉(xiāng)梓的楷模。

中文名

邱良功母節(jié)孝坊

外文名

Qiu Lian-gung's Mother Chastity Arch

地址

福建省金門縣金城鎮(zhèn)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投用時間

1812年(清朝嘉慶十七年)

文獻記載

金門縣志記載:「節(jié)孝坊:在后浦東門,嘉慶間,為贈提督邱志仁妻許氏立?,F(xiàn)列國家一級古跡?!?/p>

烈女傳記載:「許氏,后浦邱志仁妻,年未三十夫歿,遺孤良功,生才彌月,艱辛撫養(yǎng),守節(jié)三十馀年,嘉慶間,良功官浙江提督,奏請旌表,建坊,封一品夫人,祀節(jié)孝嗣?!?/p>

歷史由來

邱良功(金門后浦人,字玉韞,號琢齋,生于清朝乾隆三十四年,西元1769年,卒于嘉慶二十二年,西元1817年,享年四十九歲)出生三十五天,父親就與世長辭,全靠年齡未滿三十歲的母親許氏養(yǎng)育成人,長大后從軍報國,驍勇善戰(zhàn),被浙江提督李長庚提拔,在嘉慶十四年時升任浙江提督,并且在同一年剿滅海盜蔡牽,平定了東南海盜之亂,戰(zhàn)績顯赫。

而牌坊是清朝嘉慶十七年(1812年)時,因邱良功屢建奇功,獲得仁宗皇帝嘉許,除誥贈邱母一品夫人并欽準賜建節(jié)孝坊,當時邱良功母親許氏已守寡二十八年之久,而牌坊的建立目的在于表揚并流傳邱良功母親的節(jié)孝精神。

古跡形制

節(jié)孝坊的結(jié)構(gòu)形式為四柱三間三層,是以高級的泉州白花崗石和青斗石雕刻建筑而成,高度超過十公尺。四根柱子底下分別有四對雄、雌石獅作為夾柱石,牌坊頂端則有圣旨牌與石獅,牌坊的龍柱、云紋等雄偉樸實的雕刻,裝飾種類繁多,包含動、植物、器物、吉祥圖案,以及象徵邱良功功成名就後返家的精彩情節(jié)雕刻,皆是出自內(nèi)陸名師的巧手。牌坊的梁柱前後刻有四對楹聯(lián),分別記載頌揚許氏節(jié)孝事跡與美德。以邱良功母節(jié)孝坊的形式與裝飾來看,并就清朝前期的建筑技術(shù)來說,是需要花費相當?shù)娜肆εc物力才能達成的。

傳說故事

傳說當貞節(jié)牌坊立起來之后,最后要掛上皇帝頒發(fā)的圣旨牌,可是卻怎么也掛不上去。官員們覺得奇特,心想是否有什麼隱情呢?於是請邱良功母親許氏來詢問:「您在守節(jié)三十年中有沒有什麼遺漏或疏忽的地方?」許氏想了很久,才想到自己年幼時,有一個小販到家門口叫賣,當時買了一些針線,拿錢給他找,小販找錢時,沒有用盤子裝給自己,而是用手直接拿給許氏,在接過錢的時候,小販的手指在許氏手心碰了一下......。雖然已經(jīng)過了二、三十年,但是那小販仍然活在人世,官員便請小販來問話,確認此事,并詢問當時的舉動是有意或無心,小販整張臉漲紅,說不出話來,沒想到當場就遭五雷轟頂,被霹死了。在小販死去的同時,圣旨牌竟然自己飛了上去,不偏不倚的懸在牌坊上方,但稍稍下傾了一些。官員將公文呈報上去,不久皇帝的褒獎令下來,卻也將七尺白綾送到許氏家,許氏自縊而死。

乘車風向標

從沙美搭5路或山外搭1路公車在金城車站下車,步行約五分鐘可到達邱良功母節(jié)孝坊,班車間隔約三十分鐘。

地址

金門縣金城鎮(zhèn)東門里莒光路一段之觀音亭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