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裕田(1829年-1865年),本名侯管勝,太平天國森王,號六千歲。廣東嘉應州人,本為清兵,被俘后投降太平天國。戊午八年(1858年),封詳天燕。庚申十年(1860年),晉封詳天福。十二月二十九日,晉封詳天安。辛酉十一年(1861年)五月,晉封詳天義。十二月,晉封忠誠二百十三天將。后積功至森王。

中文名

侯裕田

別名

侯管勝

出生日期

1829

去世日期

1865

出生地

廣東嘉應州

概述

侯裕田,一作雨田,廣東嘉應州人,初從張嘉祥起兵,道光廿九年庚戌,嘉祥降于粵西甘塘,更名國梁,裕田從之,充標兵,列行伍。

生平

壬子二年五月,洪、楊兵行至湖南道州,國梁跟追,與戰(zhàn)不利,裕田為所獲,弗殺,編為圣兵。

裕田驍勇矯捷,猶善水戰(zhàn),又嘗充標兵,諳火器,軍中將佐輒喜而厚撫之,裕田感奮,遂以死報,攻金陵,下桐城,皆著勛勞,癸好三年十月,命守桐城

戊午八年,已封詳天燕,統(tǒng)水師炮船,守安徽寧江郡、太平關。是歲十月,英吉利公使額爾金乘艦五艘自上海西上,謀依與清人所立合約,溯江踏看商埠也。十一月十七日,至寧江,裕田致書其水師總領巴克,求借洋炮火門,巴克以中立辭,十九日,裕田復函,以英人同拜天父天兄,誼切同胞,情同手足,殷殷商借短洋槍一二、火藥、洋炮火嘴若干,函至,巴克復飾詞推諉,終無所得。

庚申十年,晉爵詳天福,從忠王、侍王等下江南。裕田雖降將,非金田勛宿,然諸王皆信重之,倚任一同粵西老兄弟。八月,克常熟,忠王委慷天燕錢桂仁守之,復以桂仁叵測,調(diào)裕田同守。

桂仁雖受爵天國,私好佛事,所至不毀佛像,惟以紅巾裹觀音首,號為太平觀音,信拜一如平日。嘗延僧卅余名,拜大悲懺焰口于興福破山寺,裕田聞知大怒,親引左右持械至,鳴槍亂逐僧人香客,盡毀壇口、佛像,于眾痛斥桂仁反草變妖,將奏上天王,主將苦求乃已。常熟當蘇福省東鄙,鄰上海,攬長江,所轄滸浦福山二鎮(zhèn),呃江路之吭,西洋人筑燈塔口外,素為兵家必爭之地,桂仁兄弟及部將駱國忠等積久生滑,皆藏異志,憚裕田,不敢發(fā)。

辛酉十一年七月,安慶陷,兩皖告急,壬戌十二年正月,天王調(diào)裕田西上,復守太平關,以其戍此七載,善水戰(zhàn),得物情故也。自其西去,駱國忠輩乃無所忌,未幾終釀常熟叛降之禍。

二月,湘軍陷東梁山,四月十六日,曾國荃將十五營自西梁山渡江,合彭玉麟、李朝斌、黃翼升、王明山水師環(huán)攻太平府、金柱關,府城先陷,裕田眾寡不敵,潰圍而東,旋詔守天京城外江東橋要隘。

江東橋襟江帶淮,形勢沖要,清湘軍、紅單船水師船堅炮利,天國水營舟只皆不敵,裕田不得已,督眾閉壘死守,癸開十三年,清人奄至,自夏至秋,環(huán)攻不輟,裕田憑壘發(fā)炮相距,清人死枕藉,久不下。八月十二日,力竭,壘陷,走天京。

是歲王爵已濫觴,裕田亦不知于何時封森王,號為千歲,然不過當偏裨任而已。旋奉命東,轉(zhuǎn)戰(zhàn)鎮(zhèn)江七濠口。

甲子十四年六月,天京陷,森王棄眾變服遁上海,旋乘舟往香港。

時天京雖陷,幼天王復蒙塵江西,而侍王、康王等方得志閩中,九月,克漳州,眾至十余萬,軍聲大振。然八閩地瘠民貧,軍裕在在缺乏,侍王知森王在香港,念念不忘復國,乃求接濟,森王慨然許之,設金成泰店港島上環(huán),購軍火糧草,源源解漳州,且廣布耳目,以探清師虛實。

事為清吏偵得,照會港英當局,乙好十五年,英人捕森王及毛王某,二人力辨無罪,英總督碼沙不聽,三月廿一日,以海盜罪遞解二人兩廣總督衙門。二人于堂上從容言復國之志,斥清政之苛,慷慨不為屈降,百姓環(huán)堵觀者甚眾,聞之有泣下者。廿五日,極刑死廣州市。

清吏郭嵩燾等飾詞邀功,竟以擒斬長毛水營逆首森王侯玉山、振王侯玉田、堯王侯觀勝三人入奏,英吉利人呤唎,故忠王麾下洋將,時已歸國,仍以身為天國將佐為榮,每著書,痛詆其國助清人、滅同教為非,聞碼沙遞解裕田,大忿,將有以斥之,患裕田名微,西洋知者寡,乃遍檄報館,曰其為故守蘇州抗戈登不屈者慕王譚紹光繼承人,由是森王之名,益為湮沒不著云。

同時者侯嚴威,太平天國將領。封烈王。具體事跡不詳。

侯賢提,太平天國將領。封心王。具體事跡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