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整理: 鹽沼是地表過濕或季節(jié)性積水、土壤鹽漬化并長有鹽生植物的地段,屬于廣義的沼澤范疇。其水質(zhì)呈堿性,土壤中鹽分含量較高,表層積累有可溶性鹽。
鹽沼 鹽沼是地表過濕或季節(jié)性積水、 土壤鹽漬化 并長有鹽生植物的地段。有人認為,鹽沼屬于廣義的沼澤范疇,但它在水質(zhì)、土壤、植被和動物各方面與其他沼澤類型都有明顯的差別。鹽沼地表水呈堿性、土壤中鹽分含量較高,表層積累有可溶性鹽,其上生長著鹽生植物,這是它的基本特性。
地理分布 鹽沼廣泛分布于海濱、河口或氣候干旱或半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帶的鹽湖邊或低濕地上。
歐洲西北部海濱分布的鹽沼,由鹽生植物湯森氏米草和許多一年生草本植物如 堿茅 等組成。在北美,鹽沼主要分布在東部海濱潮間帶內(nèi)。主要由細葉米草和互生花米草組成。 燈心草屬 植物也是常見成分,北部是杰勒德氏燈心草;南部是Juncusrosemarianus。 在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日本的海濱也有鹽沼分布。日本東京灣的渴湖分布有堿蓬群落。 北海道 東部海濱的 潟湖 ,如能取湖、風蓮湖和根室等湖灘,都分布有 肉質(zhì)植物 鹽角草 組成的鹽沼,秋季呈現(xiàn)一片紅色,每株鹽角草象 紅珊瑚 一般,十分美麗。 熱帶和亞熱帶的海濱,分布木本鹽生植物群落——紅樹林。如 亞馬孫河 、 剛果河 、 湄公河 等河口以及恒河三角洲、蘇門答臘、馬來半島和 佛羅里達半島 等地沿海都有面積大小不等的紅樹林。
鹽沼生物 鹽沼中的植物長期生活在多鹽的生理性干旱條件下,其形態(tài)結(jié)構具有旱生特性:根據(jù)鹽沼植物對多鹽環(huán)境的適應 方式,可以區(qū)分兩個生態(tài)型: ①鹽生植物:它們的耐鹽性強, 細胞液 的濃度高、滲透壓高,可達40氣壓以上,甚至最高達到100氣壓,因而能從含鹽量高的土壤中吸取水分。植物的莖和葉肉質(zhì)化,而且其肉質(zhì)性隨鹽分增高而增強。水分占植物體的92%以上,呈中性和弱堿性,因此植物在生理性干旱條件下得以維持正常生命活動。有的植物葉片退化、縮小,或與莖合生成筒狀,僅下表面與外界接觸,以減少水分 蒸騰 ,如鹽角草。這些鹽生植物灰分含量很高,中國柴達木盆地的鹽生植物有的灰分含量可達30%以上。 ② 泌鹽植物 :它們與鹽生植物不同,植物體內(nèi)不積累鹽分,而通過泌鹽方法,把體內(nèi)的鹽分排出體外。泌鹽植物的葉具有特殊的分泌腺,分泌的液體中含有 氯化鈉 。水蒸發(fā)后鹽類結(jié)晶遺留在葉表面,然后通過風吹、雨露淋洗,脫離開植物體;或在秋后隨脫落于地表的莖葉到達土壤。分布于中國西北內(nèi)陸和海濱的馬牙頭和紅樹林中的 白骨壤 ( 海欖雌 )以及米草類都屬于泌鹽植物。 鹽沼地表過濕,土壤中多鹽,不利于動物生活,故動物種類也十分貧乏。蛟蟲是主要動物群,而且避開 鹽水 ,在植物上部活動。 土壤動物 有蠕蟲。在海濱的鹽沼中常有蟹、貝類和軟體動物。 鹽沼的主要類型鹽沼生境不利于植物生長,故植物種類少,群落結(jié)構簡單;多為單層,類型也較少。世界廣泛分布的類型主要是鹽角草群落、堿蓬群落、蘆葦群落和米草群落。
中國的鹽沼以內(nèi)陸 鹽湖 灘發(fā)育的較為典型。常有 鹽爪爪 群落、鹽角草群落、堿蓬群落和蘆葦(矮生型)群落等。那里鹽沼常以湖水為中心,隨地下水位深度和土壤鹽漬化程度的不同,植物群落環(huán)湖呈帶狀有規(guī)律的分布。以柴達木盆地的鹽沼為例:湖水邊鹽漬化程度重,地表為白色鹽殼,寸草不生;其外圍季節(jié)性積水地段,土壤中的鹽分濃度高,分布著鹽角草群落和堿蓬群落;再外側(cè)地下水位稍低,土壤含鹽量較少,為蘆葦群落;盆地邊緣蘆葦?shù)耐鈧?cè),有時出現(xiàn)鹽沼向草甸過渡的類型,后兩帶中常生長有蘆葦、水麥冬、海乳草、 鹽地風毛菊 等。
典型群落 鹽角草群落 :中國的鹽角草群落的總蓋度可達90%,以鹽角草為單優(yōu)勢種,有時形成純?nèi)郝?。有時在邊緣伴生有矮生蘆葦和少數(shù)其他植物。如在 羅布泊 伴生翼花堿蓬,蔬勒河下游伴生有馬牙頭、 堿地風毛菊 和濱海藨草等。鹽沼的土壤表層有時為白色鹽殼,下層為極潮濕的黑色污泥。柴達木盆地中芒崖的土壤,其表層含鹽量竟達85.498%,其中氯化鈉占30.454%,硫酸鈉占24.24%,其次為重碳酸鈉(0.04%)、 碳酸鈉 (0.014%)等。 蘆葦群落:分布于鹽沼的蘆葦通常是矮生型,在中國海濱和內(nèi)陸湖濱都有分布。不論海濱或內(nèi)陸的蘆葦群落中,常伴生有堿茅,在內(nèi)陸湖灘鹽化程度輕的情況下,蘆葦長勢較好,高度可達1米,為單優(yōu)勢種,形成純?nèi)郝?。鹽漬性強的地方,蘆葦長勢不好,如柴達木盆地的鹽沼中的蘆葦,其分蘗節(jié)密集、簇生,呈蓮座叢狀,伴生有水麥冬、海乳草、鹽地風毛菊等肉質(zhì)鹽生植物。
米草群落 :分布于海灘,為海濱 先鋒植物 。中國的米草群落是人工栽培的,由 大米草 組成,為天然雜交種。比歐洲海岸米草及美洲互生花米草的植株高大,故稱為大米草,原產(chǎn)英國 南海岸,法國也有天然分布。目前在世界許多地方,如 愛爾蘭 、荷蘭、 聯(lián)邦德國 、丹麥、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美國都有栽培。中國于1963年從英國引進。從遼寧省錦西直到廣東省電白的沿海灘地,不少地方進行了引種栽培,生長很好。 大米草為叢生多年生泌鹽植物,喜水耐鹽,生長在其他植物不能生長的海灘中潮間帶。葉背面有鹽腺,分泌體內(nèi)鹽分。再生力強,為牲畜喜吃的牧草,成片的大米草群落可作為放牧場或刈草場。年鮮草產(chǎn)量為每公頃15~30噸最高每公頃37.5噸以上。大米草也為海鳥、天鵝、大雁等水禽所喜食。此外,大米草群落也是 海濱動物 的棲息場所, 海蟹 、貝類、軟體動物有時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