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妻四妾,是一漢語成語,讀音 sān qī sì qiè[7]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一回:“至如三妻四妾,買笑追歡的,又當(dāng)別論?!鼻濉だ顫O《風(fēng)箏誤·逼婚》:“你做狀元的人,三妻四妾,任憑再娶?!?sup class="baike-reference">[7]

三妻四妾,指妻妾眾多的意思。[7]

是聯(lián)合式成語;在句中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妻妾眾多。[7]

中文名

三妻四妾

外文名

polygynous

拼音

sān qī sì qiè

出處

《金瓶梅詞話》

釋義

妻妾眾多的意思

近義詞

妻妾成群

例句

褚氏道:“原來你是個呆子。那皇帝家有三宮六院,富貴家有~。日后正宮雖然沒分,我女兒偏宮是一定有的,你怎么說出這呆話?” 清·吳璿《飛龍全傳》第四

性質(zhì)

漢語成語

語法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妻妾眾

簡拼

sqsq

成語用法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妻妾眾

示例

褚氏道:“原來你是個呆子。那皇帝家有三宮六院,富貴家有~。日后正宮雖然沒分,我女兒偏宮是一定有的,你怎么說出這呆話?”清·吳璿《飛龍全傳》第四十五。

史籍記載

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jì)》:“堯乃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內(nèi),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舜居媯汭,內(nèi)行彌謹(jǐn)。堯二女不敢以貴驕?zhǔn)滤从H戚,甚有婦道?!?sup class="baike-reference">[2]

戴圣《禮記·昏義》:“古者天子后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以聽天下之 內(nèi)治,以明章婦順,故天下內(nèi)和而家理。”[3]

莊周《莊子·則陽》:“夫靈公有妻三人,同濫而浴,史蠙奉御而進(jìn)所,搏幣而扶翼,其慢若彼之甚也,見賢人若此其肅也,是其所以為靈公也?!?/p>

班固《漢書·霍光傳》:“皇帝問侍中君卿:使中御府令高昌奉黃金千斤,賜君卿取十妻?!?sup class="baike-reference">[4]

李延壽《北史·卷十六》:“古諸侯娶九女,士有一妻二妾?!稌x令》:諸王置妾八人;郡君、侯,妾六人。《官品令》:第一、第二品有四妾;第三、第四有三妾;第五、第六有二妾;第七、第八有一妾?!?/p>

董誥《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三》:“(劉汾)起微陋,致身榮顯,忝有九妻。曰鄭氏,贈信國夫人。曰鮑氏,曰宋氏,曰王氏,曰馬氏,亦贈夫人。曰張氏,曰郭氏,曰李氏,曰武氏,俱有淑行。”

周去非《嶺外代答·蠻俗門》:“(欽州)之小民,皆一夫而數(shù)妻。妻各自負(fù)販逐市,以贍一夫。徒得有夫之名,則人不謂之無所歸耳。為之夫者,終日抱子而游,無子則袖手安居。群婦各結(jié)茅散處,任夫往來,曾不之較。至于溪峒之首,例有十妻,生子莫辨嫡庶,至于讎殺云?!?/p>

張廷玉《明史·流賊列傳》:“宗敏還,殺其兩妻,謂自成曰:“吾死從君矣?!避娭袎咽柯勚?,亦多殺妻子愿從者?!?sup class="baike-reference">[5]

徐珂《清稗類鈔·譏諷類》:“一夫多妻,為數(shù)千年來之舊俗,其見于《禮記·昏義篇》者,則若周之天子有后一、夫人三、嬪九、世婦二十七、御妻八十一,可謂伙矣。而諸侯、大夫、士庶,亦莫不有妾?!?/p>

羅爾綱《太平天國史·卷二十五》:“今允東王、西王各十一妻,自南王至豫王等各六妻,高級官員三妻,中級官員二妻,低級官員以及其余人等各一妻。自高而低,依級遞減,上多下少,切莫妒忌?!?/p>

孫則鳴《藏山雷學(xué)·卷四》:“中國的古代社會是男尊女卑的秩序,一夫多妻制盛行,男子既使沒有三妻四妾,出外尋花問柳亦是常事?!?/p>

制度根源

三妻四妾[成語]

據(jù)近代社會學(xué)家所研究:人類男女之間,本來是沒有什么禁例的。其后社會漸有組織,依年齡的長幼,分別 輩行。當(dāng)此之時,同輩行之男女,可以為婚,異輩行則否。更進(jìn),乃于親族之間,加以限制。最初是施諸同母的兄弟姊妹的。后來漸次擴(kuò)充至凡同母系的兄弟姊妹,都不準(zhǔn)為婚,就成所謂氏族了。此時異氏族之間,男女仍是成群的,此一群之男,人人可為彼一群之女之夫;彼一群之女,人人可為此一群之男之妻;絕無所謂個別的夫婦。其后禁例愈繁,不許相婚之人愈多。于是一個男子,有一個正妻;一個女子,有一個正夫。然除此之外,尚非不許與其他的男女發(fā)生關(guān)系。而夫妻亦不必同居;其關(guān)系尚極疏松。更進(jìn),則夫妻必須同居,一夫一妻,或一夫多妻。關(guān)系更為永久,遂漸成后世的家庭了。所以人類的婚姻,是以全無禁例始,逐漸發(fā)生加繁其禁例,即縮小其通婚的范圍,而成為今日的形態(tài)的。以一夫一妻的家庭,為元始的男女關(guān)系,實屬錯誤。

多妻之原,起于男子的淫侈。生物界的事實,兩性的數(shù)目,常大略相等?;橐龆鵁o禁例,或雖有禁例而不嚴(yán)密則已,若既限定對于法定的配偶以外,不許發(fā)生性的關(guān)系,而又有若干人欲多占異性為己有,則有多占的人,即有無偶的人。所以古今中外,有夫婦之制的社會,必皆以一夫一妻為原則。但亦總有若干例外。古代貴族,妻以外發(fā)生性的關(guān)系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妻家?guī)淼模^之媵。一種是自己家里所固有的,謂之妾。后世媵之實消滅,故其名稱亦消滅,但以妾為配偶以外發(fā)生性的關(guān)系之人之總稱。媵之義為送,即妻家送女的人,并不限于女子,如伊尹為有莘氏媵臣是。與婿家跟著新郎去迎接新娘的御相同。媵御的原始,實猶今日結(jié)婚時之男女儐相,本無可發(fā)生性的關(guān)系的理由。后來有特權(quán)的男子,不止娶于一家,正妻以外的旁妻,無以名之,亦名之曰媵,媵遂有正妻以外之配偶之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