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太華是加拿大的首都,也是加拿大第四大城市,人口132.4萬,4715平方公里,位于安大略省東南部,渥太華河南岸,多倫多以東400公里,蒙特利爾以西190公里。

渥太華在1826年9月26日以“拜頓”之名建立,為愛爾蘭和法國的基督教鄉(xiāng)鎮(zhèn),1850年1月1日合并為一個城鎮(zhèn),并于1855年1月1日以“渥太華”之名合并取代,并不斷發(fā)展成為加拿大的政治和工業(yè)技術中心,現在已成為一個具有多元文化、高水準生活水平、低失業(yè)率的大城市。

“渥太華”這個名稱是來自亞岡昆語adawe,意思為“貿易”。渥太華常被華人簡稱為渥京。渥太華作為首都城市沒有被設為聯(lián)邦直轄的行政區(qū),但是渥太華的土地管理和城市規(guī)劃是由國家首都委員會負責。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102名。

別名

渥京

地理位置

安大略省東南部與魁北克省交界處

面積

4715平方公里

人口

人口132.4萬(2018年12)

方言
氣候類型

寒溫帶大陸性針葉林氣候

電話區(qū)號

(+1)613

下轄地區(qū)

市中心、拜沃德市場、金三角

機場

渥太華麥克唐納—卡蒂埃國際機場

火車站

渥太華火車站

著名景點

里多運河,加拿大總督府,加拿大國家美術博物館

行政類別

首都

所屬地區(qū)

安大略省

時區(qū)

美國東部時間(西五區(qū))

海拔

80米

所屬國家

加拿大

GDP

582億美元(2014年)

中文名稱

渥太華

外文名稱

Ottawa

氣候條件

寒溫帶大陸性針葉林氣候

名校

渥太華大學、卡爾頓大學

歷史沿革

麗都運河

17世紀以前,印第安人在這片平和寧靜的土地上狩獵捕魚,刀耕火種。

17世紀,歐洲人闖入北美大陸,他們砍伐渥太華附近的原始森林,并進行木材加工。這里很快就成為一個繁榮的木材城鎮(zhèn),因位于渥太華河畔而得名渥太華。英國移民住在安大略省以西的地方,法國移民住在魁北克省以東的地方。

1763年,渥太華以及加拿大淪為英國殖民地。

1800年3月7日,企業(yè)家菲利門·懷特在渥太華河北側,位于渥太華對面的魁北克加蒂諾赫爾區(qū)域建立了第一個歐洲人定居點。他們開始在渥太華河北岸伐木,該地逐漸發(fā)展為赫爾城。

渥太華河

1832年,約翰·拜上校主導的麗都運河工程竣工,將渥太華與京士頓和安大略湖連為一體,使之成為地區(qū)重鎮(zhèn)。

1857年12月31日,維多利亞女王選擇渥太華為加拿大省的首都(包括2011的安大略和魁北克)。

1867年,英國議會通過《不列顛北美法案》,成立加拿大自治領,才正式定為加拿大的首都。

1926年,加拿大獨立,渥太華成為首都。

2001年,渥太華與郊區(qū)和周邊地區(qū)小城鎮(zhèn)合并,成為規(guī)模較大的地區(qū)都市。

地理環(huán)境

地理位置

渥太華位于北緯45°25',西經 75°43' ,處于安大略省東南部與魁北克省交界處,面積4715平方公里。首都地區(qū)包括安大略省的渥太華市、魁北克省的加蒂諾市和其周圍城鎮(zhèn),稱為渥太華——加蒂諾地區(qū)。

地形地勢

渥太華處于低地,市區(qū)坐落于許多小山丘和河谷平原上,平均海拔約109米,周圍幾乎完全被加拿大地盾的巖石群所包圍。

水文狀況

渥太華地處北美大陸中部,緯度較高,蒸發(fā)小,氣候濕潤,河流的流量較大;流域范圍內生態(tài)環(huán)境較好,植被覆蓋率高河流含沙量??;河流沿岸有眾多湖泊的調節(jié)作用,流量較穩(wěn)定;緯度高,有結冰期;河流自低緯向高緯流動,初冬和初春有凌汛現象等。

氣候條件

渥太華

渥太華屬濕潤大陸性氣候。冬夏空氣濕度均較大,有海洋性氣候的特點。冬季由于北面沒有橫亙的山脈,來自北極的強冷氣流,可以毫無阻擋地橫掃渥太華大地,氣候寒冷多雪,1月平均氣溫為-11℃,是世界上最寒冷的首都之一,最低氣溫曾達-39℃。春天一來,整個城市布滿了郁金香,因此渥太華有“郁金香城”的美譽。據氣象部門統(tǒng)計,渥太華每年約有8個月夜晚溫度在零度以下,故有人稱其為“嚴寒之都”。
月份平均高溫°C平均低溫°C平均日照時間(每日)平均降雨天數平均降雪天數平均降雪量(cm)平均風速(km/h)
一月-6-153.34152114
二月-4-134.43112514
三月2-75.2682014
四月1116.3113214
五月1987.4130012
展開表格

自然資源

森林資源

渥太華處于大湖-圣勞倫斯林區(qū)——位于大湖和圣勞倫斯河流域盆地,是加拿大第二大林區(qū),約占全國森林面積6.5%。該林區(qū)以混交林為主,主要樹種有東方白松、紅松、東方鐵杉、黃樺、糖槭、紅槭和紅橡等,這里是加拿大木質人造板工業(yè)的發(fā)源地。

淡水資源

渥太華坐落在三條河流的交匯處,分別是渥太華河、加蒂諾河和里多河,因此該市水力資源較為豐富。渥太華河在市內由西向東湍流而過,將整個城市南北分開。而全長202公里的里多運河由北至南穿越渥太華市區(qū),延伸至京士頓,該運河包括47個石建水閘和53個水壩。

行政區(qū)劃

渥太華市區(qū)共分為11個部分
拜沃德市場市中心西市中心上城
格利布金三角勒布雷頓下城
東渥太華南渥太華桑迪山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12月,人口132.4萬。

政治

行政

市長是渥太華市的官方首腦及渥太華市政府的首席執(zhí)行官。市府下設警察、交通、財政、環(huán)境等40個廳、局、辦,官員由市長任命?,F任市長為Jim Watson(萬晉思)。

議會

市議員是渥太華市民與地方政府之間重要的民主紐帶。作為具有投票權的議會成員,議員代表并平衡選民的長遠利益以及渥太華市廣大社區(qū)的短期需求。議會由21名議員組成,代表渥太華市21個選區(qū),任期3年。

議員選舉時,候選人必須是加拿大籍,選舉日當天已滿18歲、到選舉日當天在所屬選區(qū)居住或在該區(qū)擁有產業(yè)或是該區(qū)居民的配偶,不具有法律禁止參選的問題。

友好城市

城市

國家

北京中國
開羅埃及
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

經濟

截至2014年,渥太華共實現地區(qū)生產總值582億美元,人均4.4萬美元,該市的經濟以輕工業(yè)為主,有造紙、木材加工、食品、機械制造等工業(yè)。第二大經濟來源是旅游業(yè)。

農業(yè)

渥太華所處的優(yōu)越地理位置為工業(yè)、農業(yè)、商業(yè)和金融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利的環(huán)境和條件。渥太華的主要農作物是小麥、大豆、玉米、甜菜、土豆和煙草,其農業(yè)全部實現了機械化、電氣化、水利化和化肥化,并在加強農業(yè)科研和成果推廣的基礎上實現了由“雨育農業(yè)”向“生態(tài)農業(yè)”的轉變。

工業(yè)

渥太華

在渥太華城區(qū)和近郊,傳統(tǒng)的皮革加工、木材加工、造紙、建筑材料等工業(yè)已不占重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電子、生物研究與開發(fā)、醫(yī)療器械、辦公設備、宇航與衛(wèi)星通訊設備、消防與環(huán)衛(wèi)設備等行業(yè)。

截至2013年,有100多家公司存在于渥太華的光學和光電子生態(tài)系統(tǒng),9000多名員工在業(yè)內工作,其中包括學術界人士、新畢業(yè)生以及受雇于相關企業(yè)和研究機構的員工。而且,74%全球光電通信市場由在渥太華設有公司的企業(yè)所占據,這些公司擁有超過3500萬加元的光電子研究領域公共研究基金。

服務業(yè)

該市第二大經濟來源是旅游業(yè),每年觀光客約250萬人,遠遠超過渥太華本市的人口總數。此外,商務觀業(yè)的興起,使渥太華成為加拿大第三大會議中心。以政府服務業(yè)這一“無煙工業(yè)”取代傳統(tǒng)的木材、紙漿業(yè),是加政府的成功之舉,它使渥太華成為加拿大最適宜居住的城市之一。

在除了旅游業(yè)的其他服務行業(yè)里,渥太華有著240多家企業(yè)從事清潔技術行業(yè)、400多家公司從事無線通信產業(yè)、300多家從事創(chuàng)意服務產業(yè)的公司。此外,渥太華還有140多家從事或間接從事生命科學產業(yè)的公司,共有8500多名生命科學產業(yè)人才,該行業(yè)每年給渥太華的10家醫(yī)院撥款1.56億加元作為科研資金。

文化

渥太華

渥太華是一個文化城市,處處充滿濃厚的文化氣息。市內有國家藝術中心、國家博物館、國家畫廊、國家人類博物館、國家自然博物館、國家科技博物館、國家集郵博物館、國家航空展覽館等30個博物館和50個堪稱世界一流的藝術館及劇院。每年夏季,渥太華還舉辦渥太華國際室內音樂節(jié)、渥太華國際爵士樂音樂節(jié)和渥太華思科藍調音爵士音樂節(jié)會,是名副其實的文化殿堂。

國家藝術中心

國家藝術中心擁有一個歌劇院和3個劇院。這里擁有世界知名的交響樂團,常年上演各類舞蹈、英法語戲劇、音樂和多種文藝節(jié)目。

國家畫廊

建于1913年的文化珍寶——國家畫廊里,收藏著許多古代、近代和現代藝術大師的繪畫、雕塑和木刻。

國家美術館

國家美術館是加拿大的文化瑰寶,是一座獨特的玻璃建筑,適合所有年齡的游客。它是加拿大藝術文化的珍藏庫,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藝術家和世界上一流藝術家的作品曾在此展出和珍藏。

國家自然博物館

已有百年歷史的加拿大自然博物館有著豐富館藏。博物館建筑原是典型的哥特式風格古堡,經過修整,原主體建筑前的石頭塔樓被改為全透明玻璃結構。館內各層以樓梯為“界”,對稱分布不同展廳,包括永久展廳和特展展廳。永久展館有海洋館、地球館、化石館、哺乳動物館、鳥類館和昆蟲館等,游客可以了解天文、地理、生物、歷史等豐富的知識。

國家科技博物館

國家科技博物館是為慶祝建國成立100周年而建造的,在這里,人們可以爬上19世紀古老的火車頭,進入阿波羅登月艙;可以對著天文望遠鏡,觀察宇宙的奧秘;也可以坐在電影廳里,觀看江河湖泊、風雨雷電的運動方式和日月星辰、春夏秋冬的演變規(guī)律。

國家文明博物館

文明博物館是加拿大游客最多的博物館,介紹了加拿大逾千年的歷史。館內有全球最大的室內圖騰展、土著居民第一民族大禮堂和立體寬銀幕(IMAX)電影院。此外,就在這座大博物館里,還有兩座小博物館:加拿大郵政博物館、加拿大兒童博物館。

國家戰(zhàn)爭博物館

戰(zhàn)爭博物館于2005年開放,是加拿大戰(zhàn)爭博物館是加拿大最主要的軍事博物館,展示加拿大參與的軍事及維和行動是如何塑造它的國家形象的。同時還展出了來自二次世界大戰(zhàn)和冷戰(zhàn)時期的展品。該館是世界上三個最重要的戰(zhàn)爭藝術收藏場館之一。

交通

航空

渥太華國際機場位于渥太華市中心南10公里處,有連通加拿大各地和國外的頻繁往返的各趟航線。從多倫多出發(fā)約一小時。從早7點到晚21點,1小時1~2趟班機。此外,從蒙特利爾出發(fā)30分鐘,魁北克出發(fā)1小時,從溫哥華出發(fā)有5小時20分的距離。

鐵路

加拿大維亞鐵路分鐘渥太華設站,鐵路連通蒙特利爾、魁北克和多倫多等地。從蒙特利爾至渥太華每日平均3~4趟班車運行,所需時間為2小時10分。從多倫多至渥太華每日平均2~4趟班車運行,所需時間為4小時20分。

公路

旅行巴士運行于多倫多、蒙特利爾、金斯敦和渥太華之間。多倫多出發(fā)約每日10次,所需時間為4小時30分。從早6點~23點與蒙特利爾之間的班車一小時大約發(fā)1次,所需時間2小時30分。

的士

渥太華公交系統(tǒng)發(fā)達,私人轎車普遍,出租車不多,通常在大型購物中心、機場、火車站、長途車站和酒店等地較常見。出租車費相對較高,超過4人搭乘或等候時還需加付10%左右的車費,并需付車費15%左右的小費。

公交

根據車行路線不同,公共汽車牌也以不同顏色區(qū)分。綠色代表開往卡納塔市和格洛斯特市等地的郊線公共汽車,市內線公共汽車為車身上橫畫一道藍線;而往赫爾的公共汽車則是一道紅線。

車票一般為1到2加元,投幣后取轉車票,可憑票在有效時間內無限次換乘同方向的公交。可在車站和商店等地提前購買數張車票較為劃算,還可使用日票或月票,普通轉車票限時1個半小時左右使用,日票轉車票不限時。[4]

社會

教育

渥太華大學、卡爾頓大學、亞崗昆學院是渥太華的最高學府。卡爾頓大學是一所單一的英語大學,渥太華大學和圣保羅大學都是通行英法兩種語言的大學。

渥太華大學

建立于1848年的渥太華大學,是北美歷史最古老、規(guī)模最大的英法雙語授課的大學,2013麥考林加拿大大學醫(yī)博類排名第10位。作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的國際一流大學,它為36000多名來自世界五大洲不同國家的學生設置雙語授課的多樣化課程。大學的10個學院設有不同的學位和專業(yè)課程,其中包括管理、藝術、教育、工程學、健康科學、法學(普通法和民法)、醫(yī)學、科學及社會科學。

因處加拿大首都的中心位置,渥太華大學的學生不僅可享用大學完善的校內設施,還可更便利地使用聯(lián)邦政府部門、機構、實驗室及圖書館的服務,通過設立在此的外國大使館和高級專員公署獲取更多國際社會資源。

卡爾頓大學

渥太華

卡爾頓大學建于1942年,是由安大略省的基督教青年會發(fā)起建立的,1957年正式成為大學,是加拿大著名的公立大學??栴D大學位于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市中心,校園占地62公頃,毗鄰政府機構,有實驗室和圖書館。它在公共事務與管理、高科技等領域中名列前茅。學校是安大略湖大學聯(lián)盟的成員,還是加拿大大學及學院委員會的成員,也是國際大學聯(lián)合會的成員。

亞崗昆學院

亞崗昆學院成立于1967年,作為加拿大最大的公立學院之一,亞崗昆在加拿大150多所學院中排名前5,全院共有175個專業(yè),學院經國家批準有權頒發(fā)研究生畢業(yè)證書,應用學士學位和大專文憑。

2013年亞崗昆學院在校學生有58000名,其中18000名為全日制注冊生,非全日制學生40000名,國際學生1200名,其中220名學生來自中國。全職及兼職教授和講師有2700余名。國家每年撥給辦公及研究經費高達1.7億加元以上。全院有130個多媒體電子教室,臺式及筆記本電腦5000臺,專供學生使用。學院從建院至今,40年來共培養(yǎng)了十幾萬名各行各業(yè)的專才,學生就業(yè)率高達90%以上(學生畢業(yè)6個月內即找到滿意的工作)。

科技

渥太華是加拿大的科學文化中心,國家級、市級和大企業(yè)公司級的科研機構遍布全市。最有影響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分別是加拿大國家自然科學研究院和加拿大北美學會。這兩大研究機構集中了全國最有影響的自然科學家和社會學者,每年有大量的學術成果問世。渥太華市區(qū)北部是高技術集中發(fā)展的地區(qū),被人們稱為“北硅谷”。幾百家大中小高技術公司云集在這里。

體育

渥太華氣候寒冷,冬季漫長,冰上運動十分發(fā)達。渥太華市的冰上運動水平在全國處于較高水平,特別是冰球運動。加拿大素有“冰球之國”之稱,渥太華則是“冰球之城”,現代化的室內冰球場遍及全市。

旅游

綜述

國會山

渥太華是一座花園城市,每年有200萬左右游客到此觀光游覽。渥太華市中心區(qū)有里多運河通過。里多運河以西為上城,這里圍繞著國會山,集中了不少政府機關。坐落在渥太華河畔國會山麓的國會大廈是一片意大利哥特式建筑群,中央有陳設著加拿大各省標志的大廳和一個高88.7米的和平塔。塔的左右分別是眾議院和參議院,其后是國會圖書館。國會山正南沿著里多運河的聯(lián)邦廣場中央聳立著國內戰(zhàn)爭紀念碑。在國會大廈對面的威靈頓大街上云集著聯(lián)邦政府大廈、司法大樓、最高法院、中央銀行等重要建筑。里多運河以東為下城區(qū),這里是法語居民集中的地區(qū),擁有市政廳、國家檔案館等著名建筑。里多運河

冬天的里多運河

里多運河全長202公里,由渥太華延伸至京士頓,河道橫貫渥太華全城。它也是首都重要的旅游資源,春、夏、秋三季可乘船游覽觀光,冬季,這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溜冰場。每年深冬,著名的冬季狂歡節(jié)就在結冰的里多河上舉行。里多河邊幾處公園中,屹立著各式藝術品——冰雕和雪雕。

竣工于1832年的里多運河包括47個石建水閘和53個水壩,是19世紀工程技術的奇跡之一。該運河在2007年被命名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阿堤勒利公園

阿堤勒利公園

阿堤勒利公園又名古炮臺公園,是加拿大一處重要的國家歷史遺址。里面有非常重要的兵營和軍用貯藏庫。它曾是魁北克城防御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公園為游人提供了三處別具特色的歷史建筑:建于1712年的王妃城堡、1818年的機關總部以及1903年的兵工廠。因為這三個各具風格世界上不二的建筑,所以早在1959年的時候,阿堤勒利公園就被列為一處遺產遺址。

阿堤勒利公園建于殖民地時期,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兵營和軍用貯藏庫,它曾是魁北克城防御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機關總部里可以看到模仿當時的女仆及其主人、廚子,和住在王妃城堡里的士兵。

加拿大國會大廈

加拿大國會大廈

加拿大國會大廈是渥太華最著名的標志建筑,大廈矗立于國會山麓,俯視渥太華河。構成國會大廈的是三個哥特式建筑,這里隨處可見雕塑,是加拿大政府的所在地,也是加拿大最具影響力的國家標志。

國會大廈建于1859-65年。1916年,原來國會大廈中間的建筑毀于大火。百年火炬壇自1967年至今一直燃燒,以慶祝加拿大的生日。國會山正中威嚴聳立著超過92米高的和平塔,以此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被殺害的近67,000名加拿大人。和平塔的鐘樓收藏總重53,424公斤(60噸)的53座大鐘,其中最大的重達10,080公斤(11噸),最小的重4.5公斤(10磅)。和平塔、加拿大眾議院和參議院常年開放供游人參觀。每年夏季上午10點,游客可以見證衛(wèi)兵換崗儀式。

加拿大總督府

加拿大總督府

自1867年,總督府是歷任加拿大總督工作和居住的地方。前任總督伍冰枝(阿瑞安·克拉克森)是第一個入住總督府的華裔加拿大人??偠礁仁羌为劶幽么髢?yōu)秀公民和接待世界各國領導人的榮譽之處,又是各地游客的旅游勝地。從渥太華市中心只需幾分鐘,就可以進入占地79英畝、四季開放的總督府。維多利亞島

珍貴的維多利亞島位于渥太華的心臟腹地,掩映在國會山的側影之中。歷經幾千年,亞岡昆土著居民在這個小島開會、交易和慶典。在這里,游客通過土著人的實物和舞蹈了解加拿大土著人的歷史,使土著風情體驗得以延續(xù)。

拜沃德市場

拜沃德市場

拜沃德市場是1826年由約翰拜中校修建的,是加拿大最古老和最大的公共市場之一。黎明時分,攤販們在室外布置他們的攤點,上面擺著的是新鮮的蔬菜、水果、鮮花以及藝術和工藝品。游客可以在這里吃午餐或晚飯,也可以去購物,還可以去體驗一下那里的夜生活。

在這個擁有四個街區(qū)的市場內,游客可以找到咖啡館、特種食品店、精品店、畫廊、餐館、理發(fā)和美容店等。步行、駕車或乘公交車都很容易到達。

皇家造幣廠

造幣廠的總部是渥太華市中心的一處歷史性建筑,于1908年建立,生產手工藝收藏幣和紀念幣,還有金幣、獎牌和獎章。這里也是生產制造其它流通及紀念貨幣鑄造工具的地方。加拿大皇家造幣廠生產加拿大所有的流通硬幣,還有其它國家的硬幣,陳列著超過100萬加元的黃金。

上加拿大仿古村

上加拿大仿古村

上加拿大仿古村是反映加拿大歷史的又一個景點,再現19世紀六十年代加拿大的鄉(xiāng)村生活。這里有40多個遺留建筑包括磨房、貿易棧、農場、教堂、家居、工廠和只有一間教室的學校。游客可以乘坐古老的馬車或小船,還可以享受購物、飲食、家庭樂趣。從木屋內轉動的紡車到磨制小麥面粉的蒸汽動力磨房,上加拿大仿古村舉辦各種活動供游客參觀、學習。匠人展示他們的各種技能,例如打鐵、塑形并焊接馬口鐵器皿、制作家俱和掛馬掌等等。村莊中隨處可見身著當時服飾的解說員,他們有的在家忙碌,有的在店鋪里工作,有的走在街道上,還有的在看管圈里和庭院中的家畜。再加上村莊花園里的花草樹木以及田野里的莊稼和果樹,整個景象構成了一幅活生生的19世紀加拿大鄉(xiāng)村生活畫面。加蒂諾公園

加蒂諾公園

加蒂諾公園是一年四季的天然動物園,這 里景色優(yōu)美,有大量的動植物、湖泊等自然景觀。白尾鹿、松鼠、豪豬、兔子、狐貍、浣熊、土撥鼠都可以在這里找到蹤跡。除了觀賞野生動物,還可以參加騎車、長途步行、野營、游泳、探密拉斯克洞、越野滑雪、穿雪鞋雪中行進和山坡滑雪等戶外活動。動物大觀園

渥太華附近有多個自然保護區(qū)和野生動物園,包括奧米加公園,并開發(fā)了多種野外活動,讓游客與千百種野生動植物近距離接觸。這是一個巨大公園,占地1500 英畝。一個10 公里旅游路線經由湖泊、草甸、小山谷、森林和巖石小山等各種各樣的風景。當游客駕車游覽這個公園時,很多野生動物會走到車跟前。公園內設有特殊的攝影地點。奧米嘉公園全年對游客開放。

加拿大農業(yè)博物館

中央試驗農場

加拿大農業(yè)博物館坐落于一個現代化試驗農場之中,是世界上唯一位于城市中心地帶的首都農業(yè)博物館,館內收藏有農具、拖拉機等,最主要的是生活有多種多樣的動物,如奶牛、豬、羊、馬、雞、兔子等。這里有深受歡迎的參觀游覽項目、特殊安排的活動和現場的演示。例如,游客可以參與擠牛奶、剪羊毛等一系列有趣的活動,了解加拿大的乳品加工業(yè)的發(fā)展;另外,游客還可通過手工制品的展加拿大乳品的科學和技術是如何改變加拿大人的生活。所有的動物棚全年開放,各種展覽只在三月到十月供游客參觀。唐人街

渥太華唐人街

渥太華原來的舊唐人街是指阿爾伯特街一帶的華人商場,規(guī)模甚小,只包括幾間小型的餐館、雜貨店及一些零售商店,后來至七十年代已逐漸沒落,被一眾高樓大廈所取代。與此同時,原有的舊唐人街商戶帶同他們的家人向西南遷移,進入當時的市中心區(qū)。

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大量亞洲移民移居加拿大,使渥太華的華人數目也大幅增加。資料顯示,1971年居住於渥太華的華人數目僅為3060人,但到1981年已上升至8250人,他們大部分都選擇Dalhousie North居住,原因是區(qū)內租金低廉,亦容易找到低入息的勞工,由于商機不斷,勞工機會亦大增,以致吸引其他族裔的新移民踴入該區(qū)。

獲得榮譽

2020年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zhàn)略研究院與聯(lián)合國人居署聯(lián)合推出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年度報告》,其經濟競爭力排名第118位,可持續(xù)競爭力排名第181位。[1]

2020年12月,位居2020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104位。[2]

有關事件

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市市長吉姆·沃森當地時間2022年2月6日下午發(fā)表聲明,宣布該市進入緊急狀態(tài)。聲明稱,“宣布進入緊急狀態(tài),反映出持續(xù)的示威活動對居民安全構成的嚴重危險和威脅”,開展相關工作需要執(zhí)法機構和政府提供支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