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世昌,人物名。較為有名的主要有云南大學教授,河北省原副省長,革命先烈等。

性別

出生日期

1958

民族

漢族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四川成都

畢業(yè)院校

云南大學

職業(yè)

教師

職稱

教授

主要成就

中國青年科技獎

人物經歷

郭世昌,1978.03入云南大學地球物理系學習。1981.10大學本科畢業(yè),獲理學士學位,留校任教至今,同時從事DOBSON分光光度計大氣臭氧監(jiān)測與數據分析工作。1996.10去加拿大多倫多YORK U / ISTS做訪問學者一年,學習激光雷達探測與分析?,F任云南大學資環(huán)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LAGEO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國家重點實驗室LAPC客座研究員,WCRP(世界氣候研究計劃)SPARC(平流層過程及其在氣候中的作用)中國工作組委員。

研究方向

大氣臭氧層、太陽UV輻射變化及其氣候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學效應。

主要貢獻

先后主持或參加過12項科研項目。其中,1999年以來主持2項并參加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參加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先后發(fā)表學術論文60篇。

代表性著作

①《1963 –1985年北半球大氣臭氧總量時空變化圖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89;

②《Dobson分光光度計臭氧觀測手冊》,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0;

③《大氣臭氧變化及其氣候生態(tài)效應》,北京,氣象出版社,2002。

代表性論文

(1)中國北京和昆明地區(qū)大氣臭氧層的異常變化,科學通報,1994,39(16):1509-1511;

(2)中國北京地區(qū)大氣臭氧層的基本狀態(tài)及其與氣象要素的相關分析,大氣科學,1983;

(3)中國昆明地區(qū)臭氧層時空變化及其與高空溫壓場的相關,天地生綜合研科技出版社,1989,439-444;

(4)對流層臭氧特征及其研究進展,中國科協(xié)首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1992,5561 (5)云南UVB、O3總量及氣候與農業(yè)產量之關系,應用氣象學報,1994,5(3):347-353;

(6)昆明地面生物有效紫外輻照度的初步計算,大氣科學,1996,20(4):414-421;

(7)昆明地區(qū)氣候變化的多分形特征,氣候與環(huán)境研究,1997,2(4):361 - 368;

(8)地球大氣對抵達地面太陽紫外輻射量影響的模式研究,北京大學學報,2002, 38(3):334-341;

(9)Ground-based Measurements of Ultraviolet Radiation in Yunnan, China,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 2003, 25(3): 240-246;

(10)Comparison of Temperature and Ozone Profiles Derived from Lidar and SAGE II Measurements over Toronto Region: Part I,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 2001, 23(5):357-362;

(11)臭氧層變化與流行性腦炎及鼠疫流行的關系,中國環(huán)境科學,2001,21(1):24 –28;⒀緯度和海拔高度對云南地面紫外線強度影響的數值試驗,云南地理環(huán)境研究,2004,16(1):9-13。

獲獎記錄

①全國優(yōu)秀教師(1993.9人事部、教育部);②中國青年科技獎(1995.1人事部、中組部、中國科協(xié));③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97.3教育部);④云南省有突出貢獻優(yōu)秀專業(yè)技術人才(2002.11省政府)⑤云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3.12省政府);⑥1993.12云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⑦1996.11云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⑧1990.5全國優(yōu)秀青年氣象工作者;⑨1993.9云南省高??蒲谐晒泉劊虎?1992.12中國科協(xié)首屆青年學術年會云南衛(wèi)星會議論文一等獎;主持科研項目情況 ①2002.11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低緯高原地區(qū)臭氧與紫外輻射變化及其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 19萬);②2003.4中科院大氣所國家重點實驗室LAPC客座研究員,開放課題經費2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