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寡婦黃酒是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吳忠市的特產(chǎn),張寡婦黃酒是一種有百年歷史的地方名酒。

中文名

張寡婦黃酒

來歷

張寡婦黃酒

張寡婦黃酒相傳是張袁氏(1867~1946),女。寧夏金積堡(今寧夏吳忠市利通區(qū)金積鎮(zhèn))人。她的丈夫張 青林是湖南湘鄉(xiāng)人,清朝末年被征招為湘軍士兵,跟隨左宗棠大軍來到寧夏。退伍后娶當(dāng)?shù)?6歲的袁氏為妻,在金積堡定居下來,并以賣醪酒為生。幾年后,張春林病故,張袁氏與兒子張永吉苦心經(jīng)營酒鋪,面對激烈的酒鋪競爭,她放棄醪酒,改作黃酒。

鑒賞

張寡婦黃酒

1.要鑒賞品嘗黃酒,首先應(yīng)觀其色澤須晶瑩透明,有光澤感,無混濁或懸浮物,無沉淀物泛起蕩漾于其中,具有極富感染力的琥珀紅色。

2.其次將鼻子移近酒盅或酒杯,聞其幽雅、誘人的馥郁芳香。此香不同于白酒的香型,更區(qū)別于化學(xué)香精,是一種深沉特別的脂香和黃酒特有的酒香的混合。

3.如此二步前奏,則品嘗的欲望陡升。用嘴輕啜一口,攪動整個舌頭,徐徐咽下后美味的感受非紙上所能表達(d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