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他侖府(泰語:??????? ??????,英語:Changwat Phatthalung)是泰國南部其中的一個府。她的鄰近府份(北起按順時針序)為:洛坤府、宋卡府、沙敦府、董里府。

中文名

博他侖府

友好城市

洛坤府

所屬地區(qū)

暹羅

面積

Changwat Phattalung(2018年)

人口

49萬人(2018年)

地理位置

位于馬來半島上,東滂宋卡湖北部

外文名

Changwat Phattalung

著名景點

奧他奴山

地標(biāo)建筑

府徽上的山是府城外的奧他奴山(Phu Khao Ok Thalu),她的高度250米,因為接近山頂有一個流出泉水的大洞眼,所以被稱為「開胸膛山」泰語讀音即「Phu Khao Ok Thalu」,她是本府的象征。

行政類別

氣候類型

熱帶海洋性氣候

下轄地區(qū)

分為10個大區(qū)(ampoe),1個次區(qū)(king ampoe),又進(jìn)一步被劃分為65個社區(qū)(tambon)及626個村(muban)。

主要街道

公拉區(qū)

歷史淵源

博他侖府

博他侖是泰國南部的一座古老的城市。這里到處都是山脈。市里面有Khao Ok Thalu,從遠(yuǎn)處就可清楚的看到。芭他侖被認(rèn)為是皮影表演和諾拉舞的發(fā)源地。從古至今,芭他侖一直和宋卡府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特別是在地理、歷史和多年以來的移居方面。在室里弗遜時期(佛教13世紀(jì)-14世紀(jì)),芭他侖社會在大乘佛教方面受到了印度文件的影響。

博他侖歷史悠久,公元14世紀(jì)阿育跎耶王國國王拉瑪提缽一世(King Ramathibodi I)立博他侖為十二個王城之一。后來在拉達(dá)那哥欣時期的拉瑪一世國王統(tǒng)治時期,國王讓國防部管理芭他侖,將它升級為第二城市的地位,并將它移至Pam河的河口。

公元18世紀(jì)末卻克里王國開國國王拉瑪一世鑒于當(dāng)時新國家暹羅與帕馬(即今日緬甸)依然不斷處于交戰(zhàn)狀態(tài)中,他將整個泰國南方置于兵部的直接統(tǒng)轄之下。

博他侖府——皮影表演

五世泰王朱拉隆功大帝曾設(shè)立洛坤道(Monthon Nakhon Si Thammarat),博他侖歸道都洛坤城管轄。一直到1931年泰國“化道為府”,博他侖便自立為一府。

府徽府花

府徽上的山是府城外的奧他奴山(Phu Khao Ok Thalu),她的高度250米,因為接近山頂有一個流出泉水的大洞眼,所以被稱為「開胸膛山」泰語讀音即「Phu Khao Ok Thalu」,她是本府的象征。

府樹是:Sweet Shorea (學(xué)名:[roxburghii')。

府花即這種樹上開的花。

地理位置

博他侖

本府位于馬來半島上,東滂宋卡湖北部,該湖的這一部分湖水較淺,全府地形多山,洛坤山脈自然延伸而下貫穿本府西部,浦山-崖山國家公園(Khao Pu - Khao Ya National Park)座落在與董里府交界的地域。

邊界

北部: Chauat在Nakhon Si Thammarat和Ranot在Songkhla

南: Rattaphum和Khuan Niang在Songkhla和Khuan Kalong在Satun

東部: Songkhla湖、Ranot, Krasae罪孽, Sathing Phra和Singhanakhon在Songkhla

西部: Nakhon Si Thammarat (Banthat)山脈, Huai Yot, Muang Trang, Na Yong、嚴(yán)Ta Khao和Palian在Tr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