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哲學》是2009年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建安。

中文名

中國古代哲學

作者

張建安

類別

哲學

語言

中文

出版社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開本

16開

裝幀

平裝

版次

1

ISBN

2009年09月

出版時間

2009年9月

定價

32 元

內(nèi)容簡介

周公是個了不起的偉人,在他之前,“尊神、敬鬼”是中國的主要思想,周公制禮作樂,維系社會的平衡與團結,使世人關注的重心從鬼神轉(zhuǎn)向人事。這種以“人”為本的思想深刻地影響著中國文化,并成為中國古代哲學的萌芽。

春秋末年的孔子首創(chuàng)私人講學之風,其學生達三千人之多。孔子推崇周公的禮樂,并提出以仁義治國的主張,開創(chuàng)了中國最重要的哲學門派——儒家。

儒家成為官學以后,其經(jīng)典著作被廣泛推廣,其他哲學門派多潛藏在中國文化的各個層次,有的也融合在儒家思想當中。

那么,在中國古代哲學家眼中,“哲學究竟是什么”?要搞清這個問題,需要知道中國古代哲學的精神內(nèi)涵。

中國哲學,作為一個學科,是百年前現(xiàn)代學者以西方哲學為參照重樹中國思想傳統(tǒng)的一種學術建樹,對于人們溝通中西學術,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國古代哲學》內(nèi)容簡介:哲學是什么?不同的哲學傳統(tǒng)有不同的答案。西方哲學、印度哲學、中國哲學并稱為世界三大哲學傳統(tǒng)。西方哲學發(fā)源于古希臘時代,而古希臘時代的哲學包含著一切學問,是對知識與智慧的追求與熱愛。隨著時代的變遷,西方人對哲學有了不同的理解,哲學曾成為神學的附屬。近代以來,哲學領域更發(fā)生巨大變化,科學革命促使自然科學與哲學分離開來;其他學科,如社會學、邏輯學、倫理學、心理學等等,也都紛紛獨立,脫離哲學的懷抱。最后,哲學成為人們專門探究世界最根本、最普遍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

中國哲學萌發(fā)于西周時期(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771年),西周的第一個統(tǒng)治者是周武王,但他在位很短就病逝,國家的統(tǒng)治權轉(zhuǎn)到他的弟弟周公手中。

作品目錄

引言

中國古代哲學的精神

有為——入世的哲學

中國古代哲學[張建安編著圖書]

“傻子”的精神 從修身說起

為學之道

“為人”與“處世”

“仁”者“愛”人

“義”者“宜”也

禮與法

知與行

從“小我”到“大我”

憂患意識

無為——出世的哲學

辯證統(tǒng)一的哲學思維

逍遙自由的哲學宗旨

獨立超俗的人生態(tài)度

養(yǎng)生達生的人生追求

融通與張力——為“人世”與“出世”搭一座橋

統(tǒng)“一”之道

“融”通之道

“和”諧之道變“易”之道

無所不在的永恒魅力

兵法中的哲學

中醫(yī)中的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