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提尼亞(Bithynia),位于安納托里亞西北部,最早居住的是好戰(zhàn)的色雷斯人。

歷史沿革

波斯時代居魯士大帝吞并了這一地區(qū)以后給予一定程度的自治。后來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攻占了這一地區(qū)。亞歷山大大帝去世以后,比提尼亞利用繼承者戰(zhàn)爭帶來的混亂于公元前297年從賽琉古王朝獨立出去。大約在公元前280年,在芝普特斯

(Zipoetes)

的領(lǐng)導(dǎo)下建立了獨立的王朝,芝普特斯的繼承者尼克美狄斯一世

(Nicomedes Ⅰ)

把尼克美狄亞(Nicomedia)定為首都,開始了比提尼亞的輝煌時代。美狄斯一世、普魯西阿斯一世(Prusias Ⅰ)、普魯西阿斯二世(Prusias Ⅱ)和尼克美狄斯一世(Nicomedes Ⅰ)與賽琉古、帕迦馬、本都不斷爭執(zhí)。本都的米特里達特六世(Mithradates Ⅵ)企圖占領(lǐng)比提尼亞,與之發(fā)生戰(zhàn)爭,結(jié)果

尼克美狄斯

三世

(Nicomedes Ⅲ)

最后臣服羅馬(公元前74年),成為羅馬向東方擴張的重要據(jù)點。圖拉真(古羅馬帝國皇帝,安東尼王朝)時代的小普林尼約于公元110年任該行省的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