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jiān)核桂櫻(學(xué)名:Laurocerasus jenkinsii)為薔薇科桂櫻屬的植物。分布于孟加拉、緬甸、印度以及中國大陸的云南等地,生長于海拔1,000米至1,800米的地區(qū),多生長在山地溝底陰處疏密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命名來源于:[bull. Bot.research 4(4): 48. 1984]

本種果實(shí)大,核堅(jiān)實(shí),在桂櫻屬中較為獨(dú)特。

中文名

堅(jiān)核桂櫻

薔薇科(Rosaceae)

拉丁學(xué)名

Laurocerasus jenkinsii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亞綱

薔薇亞綱(Rosidae)

薔薇目(Rosales)

亞目

薔薇亞目(Rosineae)

別名

阿薩姆稠李(拉漢種子植物名稱)

亞科

李亞科(Prunoideae)

桂櫻屬(Laurocerasus)

亞屬

矮生櫻亞屬

堅(jiān)核桂櫻

命名者及年代

(Hook. f.) Browicz

分布區(qū)域

云南西南部

無腺組

齒葉系

形態(tài)特征

堅(jiān)核桂櫻

常綠喬木,高可達(dá)20米;小枝紅褐色至黑褐色,疏生小皮孔,無毛。葉片草質(zhì)至薄革質(zhì),長圓形,稀倒卵狀長圓形,長(6)8-16厘米,寬2.5-5厘米。先端短漸尖至尾尖,基部寬楔形,葉邊疏生針狀尖銳淺鋸齒,有時近基部或中部以下全緣,兩面無毛,上面光亮,下面色較淺,基部近葉緣常有1對紫黑色扁平基腺,葉脈10-14對,在上面微突起或稍凹陷,下面明顯突起;葉柄長5-10毫米,無毛;托葉早落??偁罨ㄐ騿紊谌~腋,長5-8厘米,具短柔毛;花梗長2-3毫米;苞片長2-2.5毫米,早落,具短柔毛,位于花序基部者常無花,先端3淺裂或具3齒;花萼微具柔毛;萼筒長約1.5-2毫米;萼片卵狀三角形,長1-2毫米,有睫毛;花瓣近圓形,直徑2-3毫米,白色,無毛;雄蕊約20-30,長4-5毫米;子房無毛,花柱稍長于雄蕊。果實(shí)寬橢圓形或倒卵球形,兩端狹,頂端較圓鈍,長17-20毫米,寬14-16毫米,暗褐色,無毛;核壁厚而堅(jiān)硬,表面具明顯粗網(wǎng)紋?;ㄆ谇锛荆诙局烈钅甏杭尽?p>本種果實(shí)大,核堅(jiān)實(shí),在桂櫻屬中較為獨(dú)特。

生長環(huán)境

生于山地溝底陰處疏密林中,海拔1000—1800米。

分布范圍

產(chǎn)云南西南部。

印度東北部、孟加拉和緬甸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