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爾木的沱沱河鎮(zhèn),號稱萬里長江第一鎮(zhèn),歷史上曾先后建起四座長江源頭第一橋,從木橋、水泥橋到鐵路橋,四座大橋的變遷,忠實(shí)記錄了格爾木這座為西藏而生的戈壁之城,在過去近半個世紀(jì)以來的變遷。

中文名

長江源頭第一橋

所屬地區(qū)

沱沱河鎮(zhèn)

建造時期

1950年

第一座木橋

攝影:萍水

最早的橋其實(shí)是1950年,人民解放軍挺進(jìn)西藏時就在沱沱河上修建的浮橋。當(dāng)然,那不是永久性建筑,不算是正式的“橋”。

第一木橋:當(dāng)年通往西藏的唯一生命線

這條河上的第一座橋如今幾乎沒有痕跡了,那是一座水泥橋墩的木橋,建于1959年。那座木橋只有大約七米寬,橋上總是很忙碌,經(jīng)常是去拉薩和從拉薩返回的兩輛軍用卡車在橋上碰了頭,橋身容不下兩輛車同時通過,就要一輛車退回去一點(diǎn)兒??梢哉f,那座簡易的木橋是當(dāng)年通往西藏的唯一一條生命線,因?yàn)檫M(jìn)藏和出藏的物資、人員都要從這里走。

第二、第三座水泥橋

昔日輝煌今日落寞

在2006年青藏鐵路全線通車以前,沱沱河鎮(zhèn)的“長江源頭第一橋”是于1987年和2001年先后修建的兩座鋼筋水泥橋。

1987年,武警部隊交通支隊在原來的木橋旁邊修建了鋼筋水泥的大橋,留下了“長江源頭第一橋”的字樣。橋長324米,寬11米,16孔20米鋼筋混凝土簡支T型梁橋,由于高原凍漲導(dǎo)致橋墩破壞(海拔約4600米),目前該橋也已基本廢棄。

2001年,在最早的木橋上方,修建了現(xiàn)在的沱沱河公路大橋。

第四座鐵路橋

長江源頭上的新第一橋

如今,“長江源頭第一橋”的美名被冠在了2004年竣工的青藏鐵路的長江源特大橋身上。它和舊的水泥橋遙相呼應(yīng),都沉默地橫跨在長江源頭上,見證著歷史。這座大橋全長1389.6米,有42孔,T型橋臺,圓端型橋墩的迎冰面用10毫米厚的鋼板包裹起來,做成破冰棱。在大橋的一側(cè)赫然聳立“長江源”紀(jì)念碑,它位于海拔4600米處的沱沱河大河融區(qū),是多年高原凍土地段,融區(qū)最大凍結(jié)度5米。它的建設(shè)者們解決了在凍土區(qū)建造橋梁的世界性技術(shù)難題。它是青藏鐵路全線的一個縮影,凝結(jié)著中國人用鐵路連通青海和西藏的雄心、智慧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