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銀之,1965 年生于江蘇宜興,國家級工藝美術師。

中學時代就讀于香港鄧鏡波書院,中五畢業(yè)后往加拿大升學。他曾在加拿大新時代電視的溫哥華新聞部擔任記者兼主播。

2005年回港,加入香港電臺新聞部,并在年末加入無線新聞幫助處理世界貿(mào)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的采訪工作,2006年頭成為無線電視翡翠臺午間及晚間新聞主播。

黃大鈞于2008年3月初結(jié)婚,婚后一個月返回工作崗位。有消息指他于2008年5月轉(zhuǎn)職到有線新聞,但最終并沒落實,現(xiàn)還在無線新聞就職

中文名

史銀之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江蘇宜興

國家級工藝美術師-史銀之

史銀之近照

史銀之,1965 年生于江蘇宜興,1988 年開始研制紫砂壺,先后拜呂堯臣、張培元為師,作品曾在“ 2002 年中國華東工藝美術精品展”中榮獲“金獎”,并在“第六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中榮獲“銀獎”,“宜興紫砂藝術澳門交流展”中榮獲“銀獎”“銅獎”,并入編《當代宜興陶藝名家集》、《當代中國紫砂圖典》和《中國當代紫砂精英作品集》常見于《壺中天地》、《茶與壺》、《宜陶人》等書刊。作品“形、氣、神”俱全,壺藝造型雅美,構(gòu)思奇巧,做工精細,主題突出,獲行家一致好評。

成就及榮譽

在“2002年中國華東工藝美術精品展”中榮獲“金獎”。

“第六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中榮獲“銀獎”。

“宜興紫砂藝術澳門交流展”中榮獲“銀獎”“銅獎”。

“第六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榮獲“優(yōu)秀獎”。

“首屆宜興陶藝裝飾展”中榮獲“優(yōu)秀獎”,并入典《當代宜興陶藝名家集》、《當代中國紫砂圖典》和《中國當代紫砂精英作品集》。

作品常見于《壺中天地》、《茶與壺》、《宜陶人》、《中國當代紫砂藝術》、《壺論》、《壺史》、《茗壺賞析》、《紫泥新韻》、《紫砂壺圖》、《中國當代紫砂百杰》等書刊。

其他作品

思祝套壺

思祝壺:對于一件完美的作品來講是,形、工、料、款、精、氣、神、韻等缺一不可,他所要表達的是一個整體的效果,真正的一件藝術品會給觀點感悟、啟發(fā),從中能讀懂人生的道理,欣賞史銀之此款思祝壺相信你會讀懂其中的道理的。

采用原礦清水泥全手工制作而成,此種泥料泥色醇和爾雅,文人氣息濃厚,大小件作品皆可展現(xiàn)紫砂風華;溫暖親和,易與使用者產(chǎn)生共鳴,為明初陶手最喜使用之泥料之一。此款作品用點、線、面來表達,羰莊大氣,整體線條流暢,一氣呵成,瀟灑豪邁,剛?cè)岵瑝匕丫“雸A且手感舒適,有大漢之風,陽剛之氣。

欣賞此壺,質(zhì)樸淡然的氣韻,令人心境清新、安靜,咄一口清茶,拋卻世間煩惱事。老師取名為思祝,用心之深,以此來表達寄托一份深深的濡慕思念與誠摯的祝福之情。

國寶

國寶:此款壺以“國寶”為主題,質(zhì)樸而不失靈逸,再以竹飾之,更顯得飄逸灑脫,整體做工精致別雅,情趣生動,此款作品曾獲得金獎,所謂當之無愧。

精選原礦清水泥全手工制作而成,此種泥料視之古樸,長期使用其老味越濃,被無數(shù)的藝人所喜愛,所展現(xiàn)的紫砂風采亦是可圈可點。壺型豐盈而飽滿,優(yōu)美雅致,泥質(zhì)細膩,手感具佳,壺嘴與壺把均飽滿而有型,與整體協(xié)調(diào)有致,優(yōu)雅之極。壺身貼竹手法所裝飾隨風飄逸的竹葉,那幾片竹葉,栩栩如生,自然飄逸,帶給人一種清雅的效果,一只憨態(tài)可掬的熊貓正垂涎欲滴,以此為壺鈕形象而生動,甚是靈動。

整體敦厚飽滿,曲張有致,氣度渾樸大方,雕刻工藝嫻熟,信手拈來,氣暢神怡而又怡然有趣。

半玉

半玉:此款半玉壺造型渾厚、穩(wěn)重、頗有四平八穩(wěn)之感,線條曲直而含蓄,壺身刻山水,生動自然,整體突顯了穩(wěn)重、大度。壺身呈半圓狀,清晰流暢,圓潤有力,細膩的手法帶給人不一樣的視覺感受,直流壺嘴與圈把制作精細,不凝不滯,兩者相互對望,造就了橫向空間的無限拉伸,壺身“漸入佳境”亦讓你在品味此壺時慢慢的感受的優(yōu)雅情操,刻繪清晰有力,情感特殊,這需要慢慢體會方可。

整款壺端莊大度,氣勢挺拔,跌宕別致,新穎內(nèi)涵,妙成的特色風格,讓人百看不厭,越玩越有味,越玩味越足,直至癡迷于紫砂藝術作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