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都復莊園,位于遂寧市大英縣城以西16公里處的卓筒井鎮(zhèn)安樂鄉(xiāng)辦事處石馬村,是聞名川中的農村私寓園林古建筑精華。始建于清咸豐、同治年(1851—1874)間。莊園坐西向東,復四合院布局,分三部分:前效縣署城防,中仿寺廟戲臺,后采學宮典則。建筑奇特,集防御、教育、娛樂等各種場所于一園之中,保存了清式莊園風貌,實屬川中罕見民居建筑,被收入《四川民居》一書。

中文名

羅都復莊園

所屬地區(qū)

遂寧市大英縣

類別

民居建筑

建造時期

清代咸豐、同治年間

票價

免費

位置

大英縣卓筒井鎮(zhèn)石馬村

建成時間

清咸豐、同治年(1851—1874)

簡介

羅都復莊園

羅都復是原遂寧市中區(qū)分水嶺滾鐘村人士,生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死于光緒元年(1875年),人稱“羅豆腐”。因他視錢如命,不嗜酒、煙,不嫖不賭不善交際,不喜請客送禮,故外地人稱他“羅第侃”,縣人稱他“土肥鱉”。翻譯成現代語言,“土肥鱉”就是既老土吝嗇而又肥實富有的團魚。

建筑藝術

整個莊園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648平方米,規(guī)模宏大。主體建筑有朝門、戲樓、正廳、右廳、廂房,四周有八米高磚砌風火墻環(huán)繞。莊園坐落于老虎坡麓,虎勢頭北尾南取虎腹枕之西向東,前眺異峰凸起的壇敦坡、友依福(佛)地安樂山、左靠龍脈天燈坡,取臥虎爭雄,設壇祭天之勢,意福壽安樂、青云直上之主。真乃群山呼應、萬象拼爭、吐納有致、幽靜通暢、芒不露鋒、建造精細。按《易》象標準建造的羅都復莊園風貌奇特,建筑古雅,是川中聞名的居民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