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趙莊村位于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樊集鄉(xiāng)境南4公里處。東接沙堰的廟寨村,南鄰城郊鄉(xiāng)的青羊村,西與曹莊村、楊莊村相連,北依潦口村。

中文名

東趙莊村

所屬國家

中國

面積

6平方公里(2017年)

人口

2695人(2017年)

民族

漢族

行政類別

所屬地區(qū)

河南省南陽市

行政區(qū)類別

行政村

地理

本村東西長4公里,南北寬2公里,總面積6平方公里。村委轄2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725戶,總?cè)丝?695人,均為漢族。

東趙莊村地處白河故道西岸,形似東西長方形。白河故道和兩條灌溉支渠平行貫通南北。自然資源有竹園150畝,蘆葦30畝,魚塘8個,水域面積200余畝,沿河地有益母草和車前子等野生藥材。全村有耕地4897畝,人均1.8畝。2007年種日本蔥2200畝,畝效益在3000元以上,全村有養(yǎng)豬場1個,養(yǎng)豬1924頭;養(yǎng)雞場1個,年產(chǎn)鮮蛋10萬公斤,養(yǎng)牛575頭,養(yǎng)羊1924只。

文物勝跡

有趙氏祠堂、光武臺遺址、鴛鴦古柏:

古祠堂

東趙莊素有三范六趙、一王一葛說。解放前,有范氏祖祠1座,位于古南陽至新野公路(宛襄大道)西邊,與其相對望有葛氏祖祠。祠建筑為古典建筑,園內(nèi)有約直徑0.6米,高40余米的古柏樹2棵,院外有碑刻10余通,碑樓1座,也于50年代被毀。

光武臺遺址

位于東趙村東側(cè),老白河?xùn)|岸。臺址地勢隆起。相傳東漢光武帝劉秀,興復(fù)漢室,曾聚集兵將于此操練,故名光武臺。當(dāng)初淯水西繞,舟楫往來,臺上綠樹成林,風(fēng)景秀麗。縣志稱此為縣三臺

八景

(備注 八景指:漢臺朝雨、雁浦秋風(fēng)、龍溝夜月、古渡煙籠、內(nèi)苑春云、平湖芳草、蔓山晴雪、淯水湍波。)之——“漢臺朝雨”,明代已成荒臺,清乾隆時,已坍塌大半。今僅存南北長60米、東西寬10米、高1米多的土崗。

鴛鴦古柏

趙莊學(xué)校院內(nèi)有兩棵明洪武年間種植的一雌一雄古柏樹,直徑約0.5米,樹高30—40米,屬縣級文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