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海紀念館位于衡東縣新塘鎮(zhèn)歐陽海村京廣鐵路側旁,是湖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自1967年對外開放以來,共接待海內(nèi)外參觀者400余萬人次。1966年修建了歐陽海烈士紀念碑,1982年新建了340平方米的歐陽海紀念館。歐陽海烈士是新中國成立以來100位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中文名

歐陽海紀念館

外文名

Ouyang Hai Meumorial Muesum

竣工時間

1982年

類別
成立時間

1982年

地址

湖南省衡東縣新塘鎮(zhèn)

館藏精品

烈士生前使用過的軍挎包、腰帶、茶杯、米袋、子彈袋等

紀念人物

歐陽海

展館簡介

歐陽海紀念館

歐陽海是中國 人民解放軍的模范戰(zhàn)士,湖南桂陽人,1963年11月18日,他隨部隊進行野營訓練,在衡山車站鐵路隘口,恰逢客車駛來,馱運炮的軍馬受驚,呆立鐵軌中。為保證列車和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歐陽海奮不顧身沖上前去推開軍馬,自己卻壯烈犧牲。為了紀念他,1966年冬在衡山火車站南端一公里的小山上,修建了歐陽海烈士紀念碑,碑上矗立著歐陽海推馬救列車的塑像。該館占地1980平方米。1982年在碑東側新建了340平方米的歐陽海紀念館。

該館陳列的主要內(nèi)容為歐陽海烈士生平事跡,分為四個部分,即苦難的童年、陽光下成長、熔爐中鍛造和永生的戰(zhàn)士。展品有烈士生前使用過的挎包、腰帶、茶杯、米袋、子彈袋等,另外還用照片、繪畫、文字資料反映了歐陽海的童年、少年生活、以及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后被培養(yǎng)為具有崇高共產(chǎn)主義理想,為人民英勇獻身的烈士的過程。

紀念館和紀念碑常年開放。

歷史沿革

歐陽海紀念館

1967年建碑,1972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塑有歐陽海推馬形象,碑旁建有陳列室,展出歐陽海成長的照片、畫幅和實物,還有黨和國家領導人董必武、葉劍英、聶榮臻等的題詞。歐陽海烈士紀念碑在衡東縣西北23公里的新塘鎮(zhèn),京廣鐵路一側的丘陵上,紀念碑有歐陽海烈士推馬救列車的水泥塑像,高10米,占地3000平方米,旁有紀念館,陳列有烈士的生平事跡與實物。屬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歐陽海墓 位于余慶鄉(xiāng)聯(lián)平村,1964年9月由歐陽海生前所在的6954部隊興建,系歐陽海遺物墓。

1963年11月18日,駐耒陽六九00部隊班長歐陽海(桂陽人),隨部隊野營行至衡山站南鐵路隘口處時,逢282次客車開到。由于火車汽笛聲使騾馬突然受驚,一匹馱馬列車在軌道上掙扎拉不下軌,與疾馳而來的列車相距僅 40米,眼看即將發(fā)生騾馬與火車相撞的嚴重事故。為了旅客的安全,歐陽海挺身而出,躍上鐵路,用肩膀頂開馱馬,避免了撞車事故的發(fā)生,保護了數(shù)以千計的旅客生命和國家財產(chǎn)的安全,但他卻身負重傷,經(jīng)搶救無效壯烈犧牲。

為表彰他舍已救人的高尚品德,他生前所在部隊給他追記一等功,廣州軍區(qū)和湖南省民政廳分別在衡山和耒陽部隊營區(qū)建造歐陽海烈士紀念碑和紀念館。1966年經(jīng)中央軍委同意,把位于耒、桂、永、常交界處的灌區(qū)水民工程命名“歐陽海灌區(qū)”。

人物生平

歐陽海,1940年生,湖南桂陽縣人。

1959年3月應征入伍。1960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入伍前,在農(nóng)村任記工員、會計,他熱心助人,經(jīng)常幫助沒有勞動力的家庭干活,并用自己的糧食救濟本村困難戶。入伍后,工作積極,訓練刻苦,哪里有困難,哪里有危險,就往哪里沖,人稱“小老虎”。曾兩次搶救溺水兒童,一次參加滅火,并救出一位老人。三次榮立三等功,多次被樹為標兵。

1963年11月18日清晨,部隊野營訓練沿鐵路行軍,行至湖南省衡山車站南峽谷時,滿載旅客北上的288次列車迎面急駛而來,馱著炮架的一匹軍馬猛然受驚,竄上鐵道,橫立雙軌之間。就在火車與驚馬將要相撞的危急時刻,他奮不顧身,躍上鐵路,拼盡全力將軍馬推出軌道,避免了一場列車脫軌的嚴重事故,保住了旅客的生命和人民財產(chǎn)的安全,自己卻被卷入列車下壯烈犧牲,年僅23歲。

歐陽海是繼雷鋒之后在人民解放軍這所大學校里涌現(xiàn)出的又一名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1964年,中國共產(chǎn)黨廣州軍區(qū)委員會追授他“愛民模范”榮譽稱號。同年1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為“歐陽海班”。朱德、董必武、賀龍、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題詞,高度贊揚他的英雄行為。

藏品概括

2020年5月,國家文物局關于公布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名錄的通知顯示,現(xiàn)有藏品數(shù)量1件/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