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釋題注:該詩題目,《英華》作《鄴中懷古》。
鄴城:東漢鄴城,今河北磁縣南。后漢以袁紹為冀州牧。鎮(zhèn)鄴。后又以封曹操,三國魏置鄴都,為五都之一。
朝:早晨?!队⑷A》注:“《間氣集》作欲。”
燕:Yān,燕國。今北京一帶古屬燕地,三國時屬魏。
魏家:魏國,因是姓曹家的天下所以也稱魏家。魏,三國時期的三國之一,亦稱曹魏,共歷五帝、四十六年。
闕:城門兩邊的樓觀。
寥落:冷落,冷清?!队⑷A》作“寂寞”?!澳?,《中興》、《紀事》、《英華》均作“寥”。
伊昔句:它從前到處駐扎著軍隊。伊,yī,它或那兒,代“魏家舊城闕”鄴城;昔,從前;屯,聚集,《英華》作“閉”。
曹公句:魏武帝曹操曾在其中面南稱王。曹公,即曹操,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字孟德,小名阿瞞,譙(今安徽省亳縣)人。他的兒子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帝?!队⑷A》作“曹瞞”。中,《英華》作“守”。
北面:面向北朝見皇帝。
白日忽西暮:正如日中天時,忽然太陽要落山了。比喻人世滄桑,昨是今非,歷史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極言朝代更替之快,曾經(jīng)顯赫一時的曹家江山魏國忽然日落西山,永遠成為了歷史。
三臺:即銅雀臺、金虎臺、冰井臺,是曹阿瞞意得志滿之時所建之曹氏游樂場。銅雀臺建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1年)。建安十八年(公元214年)增建金虎、冰井二臺,合稱三臺。后人將金虎臺、冰井臺改為金鳳臺、玉龍臺?!度龂萘x》第44回寫諸葛亮智激周瑜,用篡改《銅雀臺賦》的文字游戲 ,使得周郎勃然大怒:“列雙臺于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挾二橋(古字“橋”與“喬”通)于東南兮,若長空之螮……”
萬事句:什么事都很難固定不變。“事”,《中興》、《紀事》均作“世”,《英華》作“代”;“良難”,《中興》、《紀事》均作“難長”。
雄圖句:消滅蜀吳,稱雄天下的宏圖大略在什么地方呢?安在,何在,在哪里;哉,表反問的語氣詞,呢?!皥D”,《中興》、《英華》、《紀事》均作“豪”。
崔嵬:高大;高聳。《楚辭·屈原·涉江》有,“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本?。
長河:大河,特指黃河。
應(yīng)劉:應(yīng)玚、劉楨,漢魏間文學家,兩位均為“建安七子”之一。
故池:“故池”指銅雀臺東面的芙蓉池,曹丕《臨高臺》詩“下有水且寒”,即此池。
可:《中興》、《紀事》均作“相”。
酹:將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立誓。酹,《中興》作“酬”。
詩人簡介孟云卿(約725-?)字升之,平昌(今山東省商河縣西北)人。唐天寶初赴長安應(yīng)試未第,30歲后始舉進士。肅宗時為校書郎。存詩17首其詩以樸實無華語言反映社會現(xiàn)實,為杜甫、元結(jié)所推重。孟云卿生活在唐代盛轉(zhuǎn)衰的劇變時期,安史之亂中,他家境困頓,瓢泊四方,其卒年、卒地不詳。[1]
作者簡介
孟云卿(725-781),字升之,山東平昌(今山東商河西北)人。天寶年間赴長安應(yīng)試未第,30歲后始舉進士。肅宗時為校書郎。存詩17首。其詩以樸實無華語言反映社會現(xiàn)實,為杜甫、元結(jié)所推重。
查看更多 參考資料 [1] 鄴城懷古 · 古詩文網(wǎng) [引用日期202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