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虎墓志》屬王獻之《夏金虎墓志》法帖(局部),于東晉太元十七年(392年)刻,磚質(zhì),1966年于南京出土,現(xiàn)藏于南京市文保會,《文物》1972年第11期刊布。

作者

王獻之

簡介

王獻之《夏金虎墓志》法帖(局部)

說明

《夏金虎墓志》于東晉太元十七年(392年)刻,磚質(zhì),1966年于南京出土,現(xiàn)藏于南京市文保會,《文物》1972年第11期刊布。此志先書后刻,似照文稿信手刻出,點畫減省,率意真實。字勢攲正跌宕。疏密有致,妙在斜正相宜。細觀點畫,刀痕書意,金石氣息,巧妙融人:篆的圓渾,隸的樸厚,行的隨意,充滿著音樂節(jié)奏旋律。粗放中見質(zhì)樸,跌宕中含“醉意”,別有美感,別有意趣。

總而言之,王獻之善書,正如《書估》所支:“峻險高深,起自此子。然時有敗累,不顧瑕庇??芍^子為神逡。父(羲之)得靈活,父子真行,故為百代之楷法。”評之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