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全宋詞

詞牌名

水調(diào)歌頭

作品類型

壯志難酬

作品類型

懷才不遇

主題

友情

主題

抒懷

主題

感傷

主題

感嘆

主題

悲憤

主題

贊美

寫景

寫雪

寫景

月亮

寫景

登高

寫景

飲酒

寫景

寫水

寫景

寫山

人物

友人

作品賞析

這是作者送給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漢陽使君的一篇詞章,漢陽使君姓名無法知曉,從詞中知道他二人闊別十年,重會于大別山,感觸頗深,因而賦詞相贈。

詞的上片,寫大別山的秀美景色及與摯友之間的深情。起句“大別我知友”,表示他對漢陽使君的親切感情,他滿懷友情呼喚出:我在大別山的知心的朋友啊?!巴回F鹞髦荨庇质菍ε笥训馁澝?,這里是說,你高高地被任命作西方州軍(指漢陽)的長官。十年前,他們曾見過面,而十年后的今天,他們又在大別山重逢,感情特別親切,因而有“十年重見,依舊秀色照清眸”之語。“依舊”言十年中山色秀氣如故,“秀色照清眸”,既寫山,又寫人,“照”字把“秀色”與“清眸”聯(lián)系在一起,把主體與客體相結(jié)合,秀色照于清眸之中,而“清眸”又以明亮有神的目光,表達詩人與朋友的逸興豪情,把人與自然融合為一了。下面筆鋒轉(zhuǎn)入對十年前的往事的回憶?!俺S涻^碕狂客,邀我登樓雪霽,杖策擁羊裘”,寥寥幾筆,他的朋友的性格便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鮚碕狂客”,已點出這位漢陽使君的豪逸狂放,“杖策擁羊裘”,著意描寫朋友的外表,是拄著杖穿著羊裘,一派隱士裝束。這里“鮚碕狂客”并非說他的朋友是一位隱士,而是通過外在形象的刻劃,反映了朋友的曠達。十年前,他們是在一次雪剛停之后上山登樓的,大別山的迷人夜景是“山吐月千仞,殘夜水明樓”,在千仞群山中,月亮慢慢露出。寫景極為形象,運意也極空靈。“殘夜水明樓”出自杜甫的《月》詩,又曾被蘇軾贊美為絕唱,王以寧用其語意,再現(xiàn)了與故友同游的美好回憶:雪天月夜的大別山,景色何等清秀明澈,兩位摯友登山逸興何等豪放。

詞的下片,寫久別相逢的激蕩情緒。十年的漫長歲月,國家的盛衰興廢,個人的宦海浮沉,這一切都好象黃粱一夢?!包S粱夢,未覺枕,幾經(jīng)秋”,下片承上啟下,與上片的“常記鮚碕狂客”一起登樓望月相銜接,表現(xiàn)了這次重游的思想動態(tài)?!芭c君邂逅,相逐飛步碧山頭?!睆母袊@轉(zhuǎn)入重游大別山的敘寫,與“邀我登樓雪霽”又遙相呼應(yīng)。過去“杖策擁羊裘”登上山頭,這次老友“飛步”,表現(xiàn)豪興不減當年。巍峨的大別山,又一次迎接這兩位老朋友。他們在“碧山頭”舉杯痛飲,暢談古今。兩人都壯志未遂,悲憤填膺,“舉酒一觴今古,嘆息英雄骨冷,清淚不能收?!边@幾句寫重游大別山的種種感慨,嘆息過去“英雄骨冷”,現(xiàn)在想來清淚難收,古代是如此,當今又如何呢?他從漢陽鸚鵡洲聯(lián)想到禰衡作《鸚鵡賦》的故事,以“鸚鵡更誰賦,遺恨滿芳洲”結(jié)束此詞,在這芳草萋萋的鸚鵡洲上,只有滿腔遺恨,作者借《鸚鵡賦》為喻,道出了胸中的郁積。

這首詞記敘作者與這位朋友的深厚情誼,上下片寫兩游大別山,第一次游山作者逸興抒飛,還沒有受壓抑的痛苦。第二次“飛步碧山頭”,則經(jīng)歷了世事,感慨萬端。全篇詞感情豪邁粗獷之中見真情,作者再現(xiàn)了大別山縱橫遼闊、莽莽蒼蒼的雄渾境界,體現(xiàn)了一種濃郁的感情色彩。詞篇比擬形象,境界宏大壯闊,大別山氣象雄壯磅礴,大別山間的月色又清麗動人。[3]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是為獻給漢陽使君而寫的,這位漢陽軍的長官,是王以寧志同道合的老友,闊別十年,又相逢了,詞人面對大別青山(在漢陽縣東北),感慨萬端,于是寫下該詞。[4][1]

作品評價

海南大學(xué)教授唐玲玲《宋詞鑒賞》:詞篇所展現(xiàn)的,是躍動豪邁的情感體驗,是壯闊宏大的突兀山峰,是千仞叢山中的月色和令人深思的“殘夜水明樓”,是芳草萎萋的鸚鵡洲的懷古幽怨。詞人在動蕩強烈的思想情緒中,運用動靜相濟的藝術(shù)手段,將大自然的環(huán)境與作者感情的波瀾和諧地統(tǒng)一起來,“相逐飛步碧山頭”,即是寫朋友邂近相逢的萬千感慨,極其激動,在翠碧的山峰上飛步相逐,情緒達到了忘情忘我的地步;本來是靜悄悄的大別山的秀色,大別山頭的月夜群峰,亦為詞家一陣陣飄動的情緒狂瀾所掀動。動靜互相映襯,相得益彰。[4]

作者簡介

王以寧(約1090年--1146年),字周士,生于湘潭(今屬湖南),是兩宋之際的愛國詞人。公元1146年逝世。

查看更多

參考資料

[1] 水調(diào)歌頭·呈漢陽使君 · 古詩文網(wǎng)[引用日期2021-12-28][2] 喬繼堂 . 《水調(diào)歌頭·呈漢陽使君》 . 上海 : 上??茖W(xué)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 ,2012-03 . 194 .[3] 賀新輝 . 《水調(diào)歌頭·呈漢陽使君》 . 北京 : 中國婦女出版社 ,1996-01 . 847-848 .[4] 唐圭璋等 . 《水調(diào)歌頭·呈漢陽使君》 . 上海 :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8 . 1258-1260 .[5] 孟慶文 . 新宋詞三百首賞析 . ???: 南海出版公司 ,1995-03 . 295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