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是劉葆欽設(shè)計的1968年6月18日發(fā)行的臺灣清院本郵票。發(fā)行量為45萬套。

中文名

清明上河圖

別名

《專53、58臺灣清明上河圖1-2組》

郵票規(guī)格

53.1-5 51×33 53.6-7 64.5×36毫米;58. 51×36毫米

發(fā)行量

45萬套

發(fā)行日期

1968年6月18日

設(shè)計繪圖

劉葆欽

版別
整張枚數(shù)

53.1-5共50(5×10);53.6-7 15(3×5)枚;58.1-2共30(6×5)58.3-5 50(5×10)枚

齒孔度數(shù)

專53 12.5度;專58 13.5度

承印廠

日本大藏省印刷局

紙張

影寫版郵票紙

設(shè)計背景

清明上河圖特寫郵票

按清明上河圖原系宋朝張擇端所繪汴京清明時節(jié)民間春游景色,中有不同行業(yè)及各式衣冠之士女,并有各種店鋪、城墻、水門、街、巷、橋、船、及花、木、鳥、獸類等,包羅萬象,實為描。

臺灣郵票上的《清明上河圖》和大陸的不是一個版本。臺灣發(fā)行的《清明上河圖》,從郵票的圖像看,可以知道采用的是清代宮廷畫家戴洪等五人合作的“清院本”,原畫為絹本卷軸,畫幅長752.7厘米,高35.6厘米,臺票的五橫連為“清院本”的最后一段,即北宋皇家池苑“金明池”景色,其余7枚則擷取了原畫其它部分之精華和細部特寫,有嫁娶儀仗雙連、虹橋、牛車、畫坊、飲食攤等單枚。

特寫介紹

臺灣在發(fā)行“清明上河圖”郵票后,又發(fā)行“故宮名畫清明上河圖郵票”一套。原畫包羅事物博大精深,選攝描繪當時社會動態(tài)及人物等題材,印制清明上河圖特寫郵票,共分五種面值,其中壹圓兩枚為二畫相連的聯(lián)刷“迎親圖”,其余三枚分別為“遷居”、“畫廊”及“露店”。

其他情況

續(xù)選故宮博物院珍藏之清明上河圖古畫,印制郵票。該項郵票共有7種圖案,其中5種為5合1之聯(lián)刷圖,面值均為1元;另2種則擷取原圖精華。

臺灣郵票《清明上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