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于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及菲律賓。棲居在低地林地及林木蔥郁的沼澤中。

中文名

瓦氏蝮蛇

別名

鎧甲蝮蛇

外文名

Wagler's Temple Pitviper

動物界

蝰科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瓦氏蝮蛇

有鱗目

分布區(qū)域

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及菲律賓

拉丁學名

Tropidolaemus Wagleri

毒性

有毒,毒性不高

亞科

蝮蛇亞科

形態(tài)特征

本種體色變化大,成蛇中的雌蛇有巨大的頭部,顏色為綠、藍綠或黑色,并綴有黃色短條紋及淡綠、黑色的斑點;幼蛇及部分年紀稍長的雄蛇則全為亮綠色。貫穿過雙眼的褐色條紋有偽裝效果。體長0.8~1.3公尺。

生活習性

夜行性卵胎生,每次產(chǎn)下15-40條小蛇,這是一種是相當嗜睡的樹棲性毒蛇,另外也很耐高溫,至少可以在一星期內(nèi)滴水不沾,馬來西亞檳城著名的蛇廟所供奉的就是瓦氏蝮蛇。本種具有出血性 Haemotoxic 毒,但事實上本種是少數(shù)攻擊性不高的蝮蛇,此外以蝮蛇來說,毒性不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