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風雨橋建于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坐落于貴州正安縣小雅鎮(zhèn)。小雅風雨橋是貴州省最高的風雨橋。

地點

貴州正安縣小雅鎮(zhèn)。

特點

深黑色的木制風雨橋

類型

木橋梁

地點介紹

從廟塘前行去小雅鎮(zhèn),一路都是平整的柏油路。非常好走。

來到小雅,停車詢問熊塘所在,得知就在公路橋梁的左側(cè)。

這里曾經(jīng)是一個很大的河灘,就叫做熊塘,因為這里有過一段凄美的傳說:遠古時期,這里生活著一對熊夫婦,一天母熊聽見外出覓食的公熊發(fā)出凄慘的叫聲,奔跑過去后發(fā)現(xiàn)公熊被獵人捕獲,奄奄一息,母熊肝腸寸斷,跳入懸崖下的深潭,殉情而亡。后來人們就把這個塘叫做熊塘。[1]

右側(cè)觀望,是一條河岸筆直的深槽般的河床,河床的寬度與高度相等,上面架設著一座深黑色的木制風雨橋,其斜撐的木柱非常高大,立足于風雨橋下面的石臺上面。

在貴州,這座風雨橋不能說是最大,但可以說是最高,所在的河床也最深邃而美麗。

透過風雨橋,后面的一座更大的現(xiàn)代拱橋成為了風雨橋的背景。

風雨橋中間較高,兩側(cè)低矮一些。來到橋頭,寬闊的石板壩子連接著風雨橋。

在橋上向?qū)Π犊慈?,筆直的巖壁下方有整齊的Z字形的巨大褶皺,褶皺間有從中迸發(fā)出來的巖溶物質(zhì),就像是一只“毛毛蟲”,走到橋的另一邊,巖壁上也有類似現(xiàn)象。

小雅風雨橋

兩岸雖然是堅固的巖石,上面卻生長了濃密的林木。

過橋登上數(shù)級石階,來到對岸山頂,地面是由天然花石形成的平臺。

創(chuàng)建時間

風雨橋建于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

創(chuàng)始發(fā)起人

鄭六宣就是當年修建風雨橋的主要發(fā)起人之一。他指我向上觀看,橋廊的粱上還有建橋時書寫的建橋工匠的名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