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芝山公園位于鄱陽縣城北。原名土素山。唐龍朔元年(661年),山上產(chǎn)靈芝3枚,刺史薛振上貢朝廷謊稱系靈芝山所產(chǎn)。從此,芝山名揚天下,成為遐邇聞名的游覽勝地,亭臺樓閣相繼建立。南麓有芝山寺,始建于宋代,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重修。

中文名

鄱陽芝山公園

外文名

Jisan park

地理位置

鄱陽縣城北

建造時期

宋代

著名景點

芝山寺

公園歷史

寺后有碧云庵,據(jù)傳是范仲淹游憩處。穿過花圃幽徑,有濃蔭遮蔽的98級臺階,拾級而上有芝山五老亭。范仲淹曾詩贊芝山:“樓殿冠崔巍,靈芝安在哉?云飛過江去,花落入城來。得食鴉朝集,聞徑虎夜回。偶臨西閣望,五老夕陽開?!鲍I計獻策人周道興亦吟詩詠嘆:“九月九日上危丘,止水英風(fēng)萬古留。山外夕陽生雨腳,浦邊帆影出城頭。寥天去雁題(啼)紅葉,高樹棲鴉亂素秋。王范遺詩空在壁,月明夜夜送江流?!痹娭械摹爸顾L(fēng)”是指南宋丞相江萬里。其時元兵南下,饒州(治所鄱陽縣)失陷,江萬里罷相來饒,不甘屈節(jié),舉家投芝山止水池自盡。建國后,芝山主峰上建有人民英雄紀(jì)念碑。2012年9月建成鄱陽樓。

芝山景點

鄱陽樓

鄱陽樓位于鄱陽縣城市核心——風(fēng)景秀麗的芝山公園的芝山之巔,是目前城區(qū)建筑群制高點之一,被譽為“江南第四大名樓”。它是借地勢之靈氣、依歷史之淵源、賦文化之內(nèi)涵,而致力打造的能充分展示鄱陽兩千多年厚重文化的景觀樓閣。由上海復(fù)旦規(guī)劃建筑設(shè)計研究院設(shè)計。該樓為7層仿古樓閣式建筑,建筑占地面積為623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692平方米,總投資概算為2133萬元,建筑高度39.99米。游客登臨,可品讀古城文化,遠眺鄱陽風(fēng)光,俯瞰湖城新貌,成為鄱陽旅游觀光休閑又一新景點。它也將與地處芝山公園的芝山寺、止水池、碧云軒等文化遺跡構(gòu)成更具文化品位的大景區(qū),成為鄱陽城區(qū)的核心景區(q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