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里村位于海陽市東南部,地處東經(jīng)121°25′,北緯36°46′,距鎮(zhèn)政府駐地13.5公里,距市政府駐地30公里。全村轄區(qū)總面積約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13.3公頃,適宜種植的農(nóng)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大豆、蘋果等。

中文名

方里村

地理位置

東經(jīng)121°25′、北緯36°46′

面積

9平方公里

人口

2545人(2002年)

所屬地區(qū)

山東省煙臺市海陽留格莊鎮(zhèn)

民族

漢族

耕地面積

213.3公頃

隸屬

海陽市

概況

明成化九年(1473年),郝姓自江西九江縣遷來定居建村。因村坐落于海濱,即景題門聯(lián)曰“丹陽方麗,黃海生輝”,取“旭日初升”之兆,命村名為方麗。后以村址四周環(huán)山,遂改稱方里。繼之,林、沈、隋等姓先后來此定居。方里村位于海陽市東南部,地處東經(jīng)121°25′,北緯36°46′,東與桃源村接壤,南臨黃海,西與梁家村以山為界,北與乳山市橫山后村隔山相望。

2000年前隸屬大辛家鎮(zhèn)。2000年12月,隨大辛家鎮(zhèn)與留格莊鎮(zhèn)合并,改隸留格莊鎮(zhèn)。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清末、民初時,本村有李玉書主辦的私塾。1940年,成立了方里小學。1954年,成立了方里完小。1956年,成立了方里聯(lián)中。前山、桃源、環(huán)岱庵、方里等四個村的小學、初中學生在此就讀,高峰時學生達800余人。1981年,方里完小改為方里學區(qū)小學。之后,學校教學設(shè)施逐步配套,教育質(zhì)量穩(wěn)步提高。1998年,被煙臺市教委命名為“規(guī)范化管理學?!?。新中國成立以來至2002年,由原藉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有71人。村黨支部重視村民的文化科技水平的提高,經(jīng)常派人外出參觀學習。到2000年,村民有2人獲會計師職稱,15人獲農(nóng)藝師職稱,2人獲水利工程師職稱。曾被海陽縣(市)政府命名為“文化村”。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100公斤左右,只能半年糠萊半年糧。建國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16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290公斤,全村收入18萬元。2000年,全村收入978萬元,人均存款3100元。2002年,全村有各種運輸車輛250輛、摩托車310輛、電話650部、彩電680臺、電冰箱250臺、洗衣機45臺。村莊建設(shè)1955年,村內(nèi)街道不齊,房屋破爛不堪,排列參差不齊,人均居住面積只有6平方米。1972年,建起廠房50間、村委辦公樓34間。1984年后,村貌有了很大改變。為了方便集市貿(mào)易,將村內(nèi)臨街小房統(tǒng)一拆遷,拓寬街道,村中形成了東西兩條路,南北兩條街。又在村的東西兩端劃分了新房區(qū),安“統(tǒng)一面積,統(tǒng)一高度,統(tǒng)一街道,統(tǒng)一拉自來水,統(tǒng)一拉電”的要求,逐步實行城鎮(zhèn)化管理。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17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8年以來,隨著集體經(jīng)濟的發(fā)展,村民福利逐步提高。1981年,村委出資15萬元,用上了電網(wǎng)供電。同年,本村還購置了16mm電影機;投資25萬元,安裝了自來水。1989年投資8萬元,安裝了閉路電視;建起了浴池、老年之家。2000年,全村有650戶安裝了電話,成為電話村。解放初期,村民缺醫(yī)少藥。1956年,本村開設(shè)診所1處。1970年,成立了合作醫(yī)療站,村民常見病服藥優(yōu)惠30%,重病住院報銷50%。2002年,本村有比較正規(guī)的診所3處,村民的健康得到了保證。

組織建設(shè)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shè)1939年,本村村民沈太興在南莊由其岳父介紹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同年建立了黨支部,沈太興任黨支部書記。在黨支部的領(lǐng)導下,村里成立了互助組,并先后開展了反奸、反特、反惡霸斗爭。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沈太興、隋悅生、隋啟洲、隋發(fā)祿、隋孝先、隋成祿、隋桂祥、隋玉法、隋錫法、隋豐維、隋從亭、沈江平。1998年,張海青任黨支部書記。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8個,黨員106人。 1991年,村黨支部被中共海陽縣委評為先進黨支部。1998-2000年,連續(xù)三年被鎮(zhèn)黨委評為先進黨支部?;鶎有姓M織建設(shè)1942年,村設(shè)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8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shè)民政、調(diào)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1999年5月,黨支部副書記隋舉亭當選為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隋全思、隋發(fā)祿、隋成祿、隋啟發(fā)、隋德修、隋桂祥、隋玉發(fā)、隋淑漢、隋占順、辛淑亭、隋錫發(fā)、隋豐維、隋從德、隋從金、楊豐武、隋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