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墓,在戶縣石井鎮(zhèn)曹家堡村西北。呈西漢典型的覆斗形。墓前有"漢曲逆侯陳公平墓"石碑一通,為乾隆四十一年(1776)孟秋,陜西巡撫畢沅書,戶縣知縣汪以誠立石。原有30米方,17米高,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中文名

陳平墓

所屬地區(qū)

戶縣石井鎮(zhèn)曹家堡村西北

地理位置

陜西戶縣

建造時期

漢代

景區(qū)等級

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墓主

陳平

歷史沿革

陳平墓概況

陳平墓(修復前)

陳平墓,位于陜西省西安市戶縣石井鎮(zhèn)曹家堡村西北,墓基東西25米,南北30米,高17米,呈覆斗形。墓前有“漢曲逆侯陳公平墓”石碑一通,為乾隆四十一年(1776)孟秋,陜西巡撫畢沅書,戶縣知縣汪以誠立石。石碑已遷學校保存。墓側曾建過磚瓦廠,故封土受到破壞。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陵墓修復

2011年,戶縣人民政府對陳平墓進行了修復,加高了封土。

修復中的陳平墓

人物簡介

陳平墓碑

陳平(?~公元前178),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陽武(今河南原陽東南)人。少時家貧,好黃老之術,有大志,秦末陳勝、吳廣起義后,他往事魏王咎,不久受讒亡歸項羽,隨從入關破秦。劉邦定三秦時,又歸漢,任護軍中尉。

先后參加楚漢戰(zhàn)爭和平定異姓諸侯王叛亂諸役,成為劉邦的重要謀士。曾建議用反間計離間項羽群臣,使項羽重要謀士范增憂憤病死。高祖六年(前201)又建議劉邦偽游云夢,逮捕韓信。次年,劉邦為匈奴困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七天七夜,后采用陳平計,重賄冒頓單于的閼氏,才得以解圍。

漢建立后,曾因功先后受封為戶牖侯和曲逆侯。高祖死,因呂氏專權,不治事。呂后死,他與周勃定計,誅殺諸呂,迎立代王為文帝,曾升為右丞相,后改任左丞相。文帝二年(前178)卒。

歷史評價

陳平墓

陳平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在秦朝末年,英才輩出,有資格被司馬遷列入“世家”的,只有陳勝、蕭何、曹參、張良、陳平、周勃六人。陳平能列其中,可見其功不一般。

陳平曾在項羽手下做過謀土,但不被重視,后來就投奔了劉邦,陳平的“六出奇計”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歷史典籍中給他總結的六種計策是:

第一:離間項羽、范增,楚勢由此頹衰。

第二:喬裝誘敵,使劉邦從滎陽安全撤退。

第三:封韓信王郊,使韓信耿心效命劉邦。

第四:聯(lián)齊滅楚,劉邦于是戰(zhàn)勝項羽。

第五:計擒韓信,使劉邦翦滅異姓王而固其劉家天下。

第六:解白登之圍,使劉邦脫離匈奴險境。

劉邦做皇帝后,想清除權臣,陳平學到了黃老之術中藏而不露的真髓,成功地保全了自己。陳平最后是病死的,得以善終。

生存策略

陳平墓

劉邦對陳平既欣賞,又有看法。臨終前,他對陳平做出了評價,要點有二:

一個是這個人聰明得過了頭;另一個是只能當副職,不能任一把手。評價是中肯的,陳平的確太有才了,每次身陷險境,總有辦法轉危為安。似乎也是因為過于聰明,處置風險能力太強,所以讓人有點兒不放心。至于為什么不能當一把手,這也和聰明過頭有關,他喜歡走捷徑,出怪招兒,不按規(guī)則出牌,所以,當副職尚可,任一把手就顯得有失體統(tǒng)??鬃诱f過,君子不立危墻之下,大意是說那樣太危險。但陳平不然,在他看來,是否危險,不在墻,而在于墻下的人。

陳平是位智者,一個永遠不敗的大家。他的不敗,是因為他的智慧,其智慧的核心是一套處置矛盾、規(guī)避風險、謀求發(fā)展的生存策略,其策略要點有三:

策略之一就是追求實用。他不搞坐而論道,也沒有花拳繡腿,無論解決個人問題,還是對敵作戰(zhàn),他都以實用為本。

策略之二是精于脫險。他有辦法預知危險的存在,也有能力化解危機,并借此獲取利益。

策略之三是處事有度。他不說過頭話,不辦沒譜兒的事,善于為自己留條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