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熱巴鈴,

地區(qū)

藏族搖擊體鳴樂器。藏語稱熱巴司,漢族稱熱巴鈴、扁鈴。流行于西藏、四川、云南、青海、甘肅等省區(qū)。

形制

鈴體銅體,呈盤狀,形似小镲。鈴高3厘米,鈴口直徑13.5厘米,鈴壁較小镲略厚,圓盤中心隆起部位稱鈴頂,鉆有小孔,鈴頂內(nèi)用皮繩系以山羊角或硬木塊為鈴舌,鈴頂外系以牛皮帶一截為鈴柄,柄端接以紅綢帶為飾(圖)。熱巴鈴規(guī)格不一,西藏歌舞團的鈴高5厘米、鈴口直徑13厘米;西藏林芝縣熱巴藝人羅布占堆的鈴高2.3厘米、鈴口直徑12.5厘米。

演奏時,右手握鈴的皮柄,鈴口朝上搖奏,鈴舌碰擊鈴口邊緣而發(fā)音,音色清脆明亮。用于藏族民間歌舞《熱巴鼓鈴舞》伴奏?!盁岚汀痹瓰槲鞑氐貐^(qū)的一種歌舞說唱形式。舊時對當?shù)厮奶幱巫叩拿耖g藝人也稱之為“熱巴”。后來這種表演形式經(jīng)過提煉和豐富,才成為今日 《熱巴鼓鈴舞》。表演時,女藝人左手持熱巴鼓,右手執(zhí)鉤形鼓棰,男藝人右手執(zhí)熱巴鈴,左手執(zhí)紅色牦牛尾,邊歌邊舞邊奏,熱巴鈴既是舞蹈的伴奏樂器,也是舞蹈的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