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光,男,1970年2月生于山東省乳山市,漢族,中共黨員,工學博士,博士后,北京工業(yè)大學環(huán)境與能源工程學院汽車工程系教授,北京市內燃機學會理事,中國內燃機學會燃燒節(jié)能凈化分會委員,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中文名

張紅光

性別

出生日期

1970-02

民族

漢族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山東省乳山市

畢業(yè)院校

北京理工大學

最高學歷

博士研究生

職業(yè)

科學

任職機構

北京工業(yè)大學

職稱

教授

職務

北京工業(yè)大學環(huán)境與能源工程學院汽車工程系教授

政治面貌

黨員

所屬行業(yè)

教育

人物經(jīng)歷

1988年起,在北京理工大學接受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并于1998年9月在北京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學院獲得動力機械及工程專業(yè)博士學位。1998年12月至2000年10月在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站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0年11月至今在北京工業(yè)大學環(huán)境與能源工程學院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2001年7月任職副教授,2007年12月任職教授,2012年7月獲得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資格。其中,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在韓國機械研究院作訪問學者。

社會職務

擔任北京市內燃機學會理事、中國內燃機學會燃燒節(jié)能凈化分會委員、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研究方向

內燃機余熱利用、燃燒試驗與測試、內燃機電子控制、內燃機代用燃料、能源規(guī)劃與管理、內燃機燃料供給系統(tǒng)、內燃機排放控制、汽車服務工程、可再生能源利用。

主要貢獻

在研課題

(1)垃圾填埋氣內燃機電控燃料噴射系統(tǒng)的開發(fā)研究,北京市自然。學基金項目;

(2)天然氣發(fā)動機電控燃料噴射系統(tǒng)的開發(fā)研究,與企業(yè)合作項目。

科研成果

專利申請

(1)雙燃料發(fā)動機燃料控制機構,實用新型(第1設計人,張紅光、盛宏至、潘奎潤、邢德云、曲延濤),ZL99255986.3,2000年8月授權。

(2)機動車雙燃料發(fā)動機新型燃料控制機構,實用新型(第1設計人,張紅光、王焱、曲延濤、韓建新),ZL02208928.4,2003年1月授權。

個人著作

(1)電控蓄壓式噴油系統(tǒng)的仿真計算軟件 V1.0,登記號:2003SR8768, 2003年8月,設計人:張紅光,孫永霞、李智慧、韓宇石、王焱。

(2)幾種改進的遺傳算法在電控噴油系統(tǒng)中的應用軟件 V1.0,登記號:2003SR8769, 2003年8月,設計人:孫永霞、張紅光、韓宇石、李智慧、王焱。

(3)發(fā)動機裝配過程實時管理系統(tǒng)V1.0,登記號:2004SR00410,2004年3月,設計人:李智慧、張紅光、韓宇石、孫永霞。

(4)內燃機電控蓄壓式噴油系統(tǒng)共軌油壓控制軟件V1.0,登記號:2004SRBJ0149,2004年4月,設計人:張紅光、韓宇石、李智慧、王焱、孫永霞。

獲獎記錄

2009年獲得國家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3),2008年獲得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3),2010年獲得北京工業(yè)大學教學優(yōu)秀獎,2012年被評為北京工業(yè)大學優(yōu)秀教師。[1]